由于这款产品要 9 月份才能出工程机,所以对于产品的具体细节也无法了解太多,但就产品的思路来说,他们将这款行车记录仪的体积做小是因为给它设计了不同的使用场景,让用户在行车记录仪的玩法上有更多可能性。
有哪些玩法?
事实上这种玩法与 GoPro 运动相机非常相似,针对不同的场景使用不同的配件,相当于一个可穿戴的摄像头。
这款小产品在使用方式和工业设计上决定了它与传统行车记录仪在应用方式上有所不同。后者只能固定在一个位置,而前者已经摆脱了这种形态,可以把它放在车外、车顶、车尾等任何位置,变成倒车雷达或 360 度全景影像;自驾游的时候放在轮胎附近或其他视角,满足用户娱乐、自驾游的分享。
对于供电问题,它可以通过线连接到点烟器接口。 他们还会提供类似风力发电或太阳能发电的配件实现电能回收,为行车记录仪提供续航。
除此之外,它还能配合车内的 OBD, 在车主授权的情况下,如果车速低于某个速度超过一分钟,行车记录仪会自动拍摄一张照片,而这张照片相当于交通路况,通过与用户相关的地理位置(比如前后 1 公里),提醒车主/用户哪个路段的交通拥堵。
依靠行车记录仪能做什么?
AutoBot 团队打算在将来运营社区:通过行车记录仪让用户分享交通的实时路况,这是他们对产品延伸服务的一种设想。不过这得积累足够多的用户才能将社区做起来。
在软件层面,它可以配合其他设备包括 OBD、智能车充,在数据上互通,通过手机控制它拍照、录像,从而提升用户与设备之间的交互频次。
他们想做的事情就是要把只用于防碰瓷、低频次使用的行车记录仪通过不同场景的应用与用户形成一个高频次的互动。
在产品思路上,AutoBot 并没有像其他公司那样打造所谓的爆款单品,事实上只依靠 OBD 这种低粘度产品也很难做起来,于是除了 OBD 之外他们先后推出了手机支架和智能车充,一直到现在的行车记录仪,在丰富产品线的同时,他们似乎想在车内场景使用上占据一个有利位置。
有关车载硬件类的产品越来越多,竞争也将愈发激烈,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同时,怎么将产品做得更加有趣或许也是获取用户的另外一条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