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指纹支付功能的开启,也侧面反映了生物识别技术在信息产业技术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生物识别技术行业报告预测,2007-2013年,全球生物识别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22%左右,预计到2020年全球生物识别市场的规模将达到250亿美元。生物识别在现代化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手机、门禁、支付等都出现了生物识别的身影。今后数年内,生物识别将成为信息产业最为重要的技术革命。
应用生物识别技术的产品与解决方案日趋多元化
随着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成熟,相关的产品不断涌现,而多重生物识别技术的融合发展,必将推动更多一体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于大型系统乃至个人设备,服务于专业市场及商业和民用市场。
自2001年生物识别产品发端以来,目前全球生物识别市场根据不同的应用主要有电子门禁控制与考勤管理类、计算机终端进入控制类、政府及司法类、商用及消费类产品。目前,国内市场主要以指纹类产品为主,如指纹门禁、考勤设备等,人脸及虹膜识别类的产品也开始普及,在司法、金融以及社保、证照、出入境管理等大型系统中也已采用相关产品。
随着更新、更先进算法的出现,在嵌入式计算平台上运行生物识别算法已经成为现实,移动和便携式人脸识别系统构成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全新领域。上海安威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战略部经理游锋指出,多重生物识别技术会在个人消费领域有更为广阔的发展,比如苹果5S手机的指纹识别功能、Googlenow语音指令功能、以及三星安卓手机人脸开机应用等。
然而,对于大型生物识别系统而言,单一的产品无法分析比对庞大的模板数据,只有融合的多重生物识别技术解决方案,才是未来发展应用的必然趋势。对此,深圳市科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汉平举例指出,目前人脸识别的门禁考勤产品已经在很多的领域如银行、政法机关、法院、检察院、监狱、看守所等等部门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这种应用并非单一设备的使用,而是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的应用,又如银行的门禁,就是一套庞大、复杂的系统。
对于多重生物识别而言,据北京嘉德恒安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市场总监秦德虎介绍,目前相关的产品及解决方案仍较为稀少,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提供中间软件平台,在采集点使用多种生物识别采集设备,将多种生物特征数据和识别技术集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另一类是多模态生物识别采集仪,它们以指纹、人脸和虹膜和身份证识别技术为主,但在人机交互、识别精度、应用接口等方面均有所创新。
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体生物识别远程化、大规模的数据库搜索比对也已经成为可能。随着生物识别技术的不断革新,在全球信息化的移动互联时代,以及在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兴起的背景下,预计将有更多供应商大量推出新设备和新软件,多重生物识别的应用面会越来越广而深。
生物识别技术应用欲多个重要领域,实现智能分析
经过十多年的技术发展和应用市场培育,生物识别技术已经在诸多应用领域规模化应用。国外生物识别应用市场中,大中型生物识别系统如警用指纹、生物特征护照系统、社保系统等占据了生物识别应用市场中的绝大部分;就中国市场而言,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在过去还主要是以指纹识别技术为主,但随着生物识别技术应用的逐渐普及和广泛,应用系统已经从简单的商业产品和消费类产品逐渐扩展到涉及公共安全、国家安全及公共利益等的大中型系统。
归结起来,当前全球生物识别主要应用包括:
●商业应用:包括考勤门禁、锁类、逻辑门禁(验证授权等)、智能卡等,其主要用户为商业企业;
●司法应用:司法鉴证系统(指纹、人脸、DNA识别等)、监狱管理系统等,主要用户为司法机构;
●公众项目应用:医疗、教育、社会保险等应用,主要用户为政府及公共机构;
●公共与社会安全应用:如警用证照系统、社保系统、出入境管理(如护照)系统、选举系统等,主要用户为政府机构;
●个人消费类应用:门锁、与PC、PDA、手机及其他IT产品等的结合应用,其主要客户为个人消费者。
科葩高汉平认为,在当前生物识别的应用领域都会对多重生物识别产生需求,因为融合了的多重生物识别优势明显而劣势较小,因此,所有场合几乎都可能对融合算法和融合产品产生需求,但相对而言、金融、社保、通关、公安、司法等领域,比如护照、签证、出入境等等,对融合的多重生物识别技术会有更多的需求和应用。
在安防领域,多重生物识别技术也已经开始得到应用,并有望与视频监控的智能分析应用加强融合,形成更丰富的跨领域应用。对此,安朗杰亚太区电子产品研发技术经理陈膴认为,要将多重生物识别技术实现跨领域的融合应用,就需要多门学科协调研究发展以达到完美的融合应用,但目前这种的应用仍处于摸索阶段。
生物识别技术与高清视频监控智能分析技术是相辅相成的,两者都是基于图像识别技术属一脉相承,且在实际应用中,两者一般都会进行联动。安威士游锋指出,将生物识别技术融合应用到网络视频监控平台,即将识别算法融合到视频监控的智能分析中去,将有助于智能分析的精确识别,同时借助高清视频监控技术,促进生物识别从近距离识别借向远距离识别、从静态识别到动态识别、从小群体到大群体识别应用的方向发展。
此外,深圳市威富安防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许红薇认为,随着各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在全球信息化、网络化的大背景下,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应用面会越来越广,深度会不断深入,并将呈现出网络化发展、融合应用、和跨界应用的发展趋势。
生物识别技术仍需继续完善与发展
作为21世纪对人类社会带来革命性影响的技术之一,生物识别技术是目前最为方便、安全、有效的身份识别技术,它认定的是人本身,不需要身外的其它标识物。
当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生物识别技术也不是完美无缺,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身份验证系统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技术漏洞。例如,曾经流传于网上的“指纹膜DIY教程”,只要将自己的指纹制成指纹膜,就可以让别人代打卡。
人脸识别也有诸多困扰存在。在技术方面,这主要是由于人脸的外形很不稳定,人可以通过脸部的变化产生很多表情,而在不同观察角度,人脸的视觉图像也相差很大,另外,人脸识别还受光照条件、脸部遮盖物(如口罩、墨镜、头发、胡须等)、年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加上整容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脸部可以作出更多的改变。如果一个在逃犯通过整容改变自己的相貌,那么对于海关、机场等公共场所的安检措施,将如同虚设。在社会心理方面,一些人对其并不接受,认为存在对个人隐私等人权的侵犯,国际上已出现反对的声音。
实际上,任何一项生物识别技术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缺陷,在生物特征中,生理特征相对稳定,行为特征则可能被人为改变和掩饰。在身份识别方面,更科学的方法,既需要该项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也需要通过将单项识别技术进行组合,使用多项技术同时进行验证。
必须看到,任何技术都在不断进步,扬长避短,才能充分焕发其生命力,才能真正成为推动时代变革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