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城市都已经拥有了不止一条的地铁线路,跨线运营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需求。通过各车站的监控系统和总控中心,对图像进行智能分析,一旦地铁出现紧急事件,可通过网络监控系统实时了解现场情况,全局掌握各地情况实现人力资源集中调动、管理。
而智能分析要想发挥较大的效应,首先得确保能够对监控对象进行高清监控,对人的每一个动作都看的清楚。我国目前大部分轨道交通模拟前端采集的图像清晰度不够高,编码后只能达到D1的分辨率,以致模拟矩阵为核心的系统在数据分享、远程传输等都存在着局限性。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上海国际技贸联合有限公司何伟提到:“目前真正使用IP摄像机的系统还不是很多,主要采用模拟摄像机+视频编码器的方式,这些系统称为准数字系统,真正的数字系统,无论是系统结构、设备选型与准数字系统还是有一定差别的。至于高清数字系统则对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摄像机高清是不行的,还要求传输系统和存储设备都要满足高清的带宽要求,显示设备也要达到高清的指标,一个环节不能满足要求,就不能达到高清的要求。”这般看来,人脸识别、滞留物的检测报警等智能分析功能,距离实际应用还有一定距离,如何面对大型和特大型城市高密度人流实现智能视频技术,是从业单位需要解决的问题。
博康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上海技术支持部工程师吴晓明也提到:“目前来说地铁轨道的传输网络就三种:mstp多业务传输平台RPR弹性分部/OTM ,这三种每一种都对网络带宽有一定的限制,而高清的码流相对标清的码流要大很多,所以网络传输会变成高清监控的瓶颈。据我了解国内目前只有一两条地铁是全高清的,其他都是标清与高清混合的系统,即标清基础上在重要的监控点会采取高清布点。如果我们的网络能够提供更高的带宽、硬件性能更好,就会逐步过渡到全高清监控。”图像越清晰,智能分析的准确性以及效率也就越高。采用高清监控实现高清实时监控与录像存储,以及更精确、更高效的视频应用,不仅仅是智能监控的需求,同时也是网络化的需求。网络化以后,数据分享、远程传输也会更加容易和灵活。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高级产品经理吴平同样表示:“高清化、数字化、以及智能技术的应用趋势对地铁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可以建设大规模的系统,扩容变得容易,跨线及城市汇聚中心建设架构更简单,基于多系统的融合;视频数据呈现更多细节更有用,数据与业务流程的整合及数据挖掘将带来更大的业务价值。
随着各种新增、改造调整的地铁线路的不断汇聚与交叉,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必将形成一个完整的交通网,而实现大联网后高效地统筹运营、管理,则须依赖网络化视频监控。
推荐阅读:
【监控】轨道交通持续火热,发展稳步进行中
【标准】政策利好,轨道交通安防建设前景大好
【监控】智能分析成为轨道交通新技术需求
【监控】视频监控是系统集成核心,平台兼容性是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