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系统涉及多个方面,而对于平安城市系统来讲,视频监控毫无疑问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这些年来,视频的基础地位丝毫没有改变,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平台的技术处理要求,也随之由标清时代的CIF、4CIF、D1,而升级到高清时代的720P、1080P等格式。
对于一个大型平台系统,高清意味着从编解码、传输、交换,到媒体存储和转发,均要进行相应的技术调整。
呼唤更新更先进的视频技术
随着平安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及公安部门利用视频监控辅助业务的探索,视频监控已经逐渐和早期的“傻录”、“傻存”说再见了,而且也在不断提出应用上的新需求。
这些新需求,多以基础性的计算机视觉分析技术为依托,例如近年来提得比较多的视频智能分析、智能视频诊断、智能视频检索、智能视频跟踪、智能视频拼接,以及基于手机的移动视频采集等功能。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好比为平安城市系统中的视频监控装上了一颗稍显智慧的小芯片,使得视频应用能够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但这些仅仅是一个开始,归结于视频分析技术的当前水平,这方面还有比较漫长的路程要走。当然,术业有专攻,但也要求平安城市系统平台的建设者在设计之初,就应该为今后技术的发展留下接口空间,以不断提升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更多兼容,更多融合
对于如此大型的监控系统,又往往经历了多期的建设,一般而言,很难由单独一个厂家完成建设,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兼容与互联融合的问题。
监控系统的兼容互联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其一是前端设备,对于无论主流抑或非主流的DVR、DVS等编码器、网络摄像机等前端设备,系统平台是否能够做到有效的接入,是接入传统的SDK还是更为灵活、功能更为丰富的标准协议方式。
其二是平台一侧,一个城市的市、区、县之间的平台联网,一个省厅与各个地市的平台联网,互联哪些内容、怎样互联,近两年来,各地的公安部门都下大力气在逐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平台系统能否支持异构系统互联,是否预留了足够的标准接口,以实现资源共享,都为公安部门所重点关注。
2011年,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牵头组织,众多单位厂家联合参与制订的《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正式向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提交送审,这意味着困扰平安城市建设多年的跨系统平台信息交换问题,有望以出台国标的方式获得进一步的解决。
当然,在此讨论中,我们已经不再把数模混合作为一个重点了。兼容模拟监控系统,这个问题更多的是早期平安城市系统中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了。
业务关联,大势所趋
从另一个方面讲,以往的视频监控平安城市系统,从这几年才开始逐步成为应用型的“平安城市”专业化系统。从整个安防及视频监控领域来讲,平台系统的行业化已是大势所趋。毕竟,视频监控虽然可以称之为“基础”,但很多方面都很难称之为“核心”。而真正的核心是什么,从公安部门的角度出发,在于业务。只有视频监控和公安用户的核心业务应用发生关联,视频信息才能成为真正的资源,否则就只能是个视频孤岛,其真正可以发挥的作用大打折扣。
长期以来,公安部门已经建设或者正在建设众多数字化的业务信息系统,常见的如治安卡口系统、电子警察系统、警用地理信息系统(PGIS)、全球定位系统(GPS)、PKI/PMI系统、警用综合信息系统、三台合一系统等等。而以视频监控为主要数据资源的平安城市监控系统,与之或多或少均有一些联系,并且借助与这些系统的关联、整合、协同、互动,也能够使得整个平安城市大系统平台功能更加完善,不再仅仅是单纯的实时监控、录像查询等基本功能,更包含预案设置管理、警力资源实时调度、警卫路线管理、轨迹路径分析、电子巡逻管理、案件信息管理与嫌疑视频关联、案情综合研判等更为实用的公安业务功能,使得平台系统更加贴近公安部门的实际业务应用,更具专业化与实战化,从而实现多个“1+1>2”的效果。在整个业务体系中,视频监控与其他基础数据一样,成为各个业务应用系统一个重要的基础数据与媒体资源支撑。
除了公安部门内部的业务应用系统可以和视频数据有机融合,政府单位的其他相关业务部门也可以实现视频资源数据的共享(如图),从而实现各种行政与应急指挥系统的可视化运行,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