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的核心在于根据环境选择最为合适的产品或系统,并利用合理、高效的整合管理平台使之和谐运行,从而产生出一加一大于二的应用效果。真正的融合解决方案是以一种开放的技术来整合特定的产品或系统,以一种统一的形态来面对最终的使用者,提供其一个愉悦的应用体验。
经常有人问我:“你觉得是视频矩阵方案好还是DVR好,还是选择编码器方式或者IP摄像机呢?”也有人问我:“高清摄像机存储很大,会投入很大成本在存储上,是否合适呢?”我总是给出一个千篇一律的回答:“脱离环境的解决方案毫无意义”。安防的意义在于对某一区域提供人、物和技术方面的安全保证,区域本身的特点必然影响安全措施的实施,要选择最适合该环境的解决方案才能得到应有的效果。解决某个环境下安全问题的技术手段可能是很多种技术的组合。融合,是将各种技术手段取长补短,从而形成达到应用要求并具有应用舒适度的最具性价比的方案。
工业厂房的安全监控
某工厂在原址上扩建,原有厂房使用模拟视频矩阵,后期临建又使用了部分MPEG-4格式数字摄像机,新建多栋厂房除综合楼较为常规外,多栋厂房具有超长超宽的特性,纵深达到150m。面对这种环境如何选择解决方案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在这个案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由于工业厂房的长和宽都相当大,以主厂房为例,仅纵深90m左右的通道就有12条之多。如果选择快球进行监控,虽然单台35倍快球足以覆盖如此长的距离,但是由于其旋转特性,单一时刻只能覆盖通道的某一个方向,同时其变焦的特性即使当时发现目标也往往需要人工变焦操作后才能清晰看清目标,当然这种特性在视频录像上毫无价值。
从这个情况分析,一条长通道只有安装两台快球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覆盖,但人工操作依然不能避免。如果选择标清半球覆盖,由于半球焦距的限制,90m左右的通道要使用9台左右的半球才能真正实现覆盖式的监控。不妨试试采用高清摄像机,根据像素和覆盖范围的计算,90m的通道采用3台720p的高清摄像机即可完成覆盖。
投资角度,如果单纯从摄像机本身的成本来看,3台720p的高清摄像机似乎是最贵的,两台球机次之,而9台固定半球则最为廉价。然而一个完整的系统必然需要后端的处理系统配合,同时施工成本、线缆成本都是必须加以计算的因素。众所周知,如果采用模拟摄像机,则后端的编码器是必须的产品,而IP摄像机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点击查看大图 [nextpage]
由于IP高清摄像机并不需要后端的数字化设备(但是会占用较多的网络端口),因此不存在编码器的成本,9台固定半球则需要9个编码器(端口),2台快球需要2个编码器(端口)。一旦计算入这些成本,另外还有线缆和施工成本, IP高清摄像机的优势非常明显。
那么存储成本和网络带宽占用情况又是如何呢?3台高清IP摄像机,每路带宽大约2.5Mbps左右,3台总和是7.5Mbps,而9台模拟摄像机带宽总和大约是9Mbps。另外,我们不能忽略纯IP摄像机在工程上的便利性,一根网线就可以完成供电、视频乃至控制信号的传输,这是模拟摄像机所无法企及的优势。因此,在大通道、大空间的厂区,使用IP高清摄像机要优于传统解决方案。
当然,一个厂房不可能完全由大通道组成,不少楼梯间、电梯间空间并不大,当前绝大部分楼层显示器都是针对模拟摄像机,而绝大部分电梯都只有视频随缆而没有网络或者光纤随缆。因此,在厂房的电梯中选择模拟摄像机是比较合理的选择,整合电梯模拟摄像机的方式则是在后端采用小型单路的PoE供电编码器,使后端统一为数字信号。
基于生产应用的视频监控
作为厂区,生产是其核心工作,在生产区域也需要视频监控,但是并不用于安防,而是应用于生产监控,因此球机是满足应用的最好选择。在此场景下可以选择IP球型摄像机,原因同样是简洁。近年来HI-PoE技术被广泛使用,即使IP球机也仅仅需要一根网线就可以全面完成供电、视频和控制的过程,只需要依赖于综合布线系统和一台交换机(附加HI-PoE设备)就可以完成整个系统快速而低成本的布设。
低成本覆盖非主要区域的监控
在厂区还有多栋面积较小、出入口单一的楼房,一般只有一层或者两层,大多用于机修备件的储存或者司机、清洁工人的休息,其安保要求并不高,一般只需要在门厅布设一台半球就可以满足要求。在这种场景下选择IP摄像机并不是最佳的选择,IP摄像机的布设必定需要交换机的存在,为一台摄像机而布设一台交换机显然不合理,而且交换机要接入综合布线的环境中还必须利用SFP端口占用两芯光纤才能完成。针对此场景我们选择了传统的模拟摄像机和光端机,将所有此类场景的摄像机都集中在中心采用统一集中编码器编码,既完成了监控的需求,同时降低了造价。
厂区中外场空间的监控
再来看看厂区路面摄像机和周界摄像机的选择。从技术本身的角度来看,选择IP摄像机同样能完成路面监控的工作,但是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很多IP摄像机的特性在此并不能得到发挥。
其一,PoE供电在外场特别是周界区域很难真正实施,即使要实施也会导致成本上升;其二,CMOS的IP摄像机低照度能力有限不适合外场夜间监控使用,而CCD的IP摄像机选择较少,价格较高;其三,在外场(特别是周界)室外放置交换机具有成本高,稳定性差的特点。所以针对外场我们还是选择了使用光端机就近接入(厂房)编码器和集中接入中心编码器的方式实现,既保证了低成本,同时也得到了稳定性的需求和夜间低照度的能力。
管理平台整合不同监控系统
不同空间应用模式不同,再加入原有的矩阵和临建MPEG-4 IP摄像机,系统中具有五种摄像机形态:H.264编码的高清720p数字摄像机; H.264编码的标清D1数字摄像机;MPEG-4编码的标清VGA数字摄像机; H.264编码的D1模拟摄像机;纯模拟摄像机(矩阵)。同一个大系统中,不同的清晰度、不同的编码格式、模数并存,如果没有统一的管理平台,系统的效用将难以得到发挥。
根据设计的要求,我们在厂区的监控中心配置了两台DVM(Digital Video Management数字视频管理平台)主管理服务器(Database Server),两台主管理服务器具有冗余能力,任何一台设备故障,另一台设备都将主动接管系统控制工作,保证系统控制管理稳定可靠。主管理服务器通过网络和不同的IP摄像机、编码器进行“交流”以达到管理调度的目的。
DVM主管理服务器本身依托Windows Server的高安全性能,具备和Windows 域用户混合验证的能力,从而实现有条不紊的权限管理工作。9台DVM的存储服务器(Camera Server)在监控中心完成了通过网络记录视频影像的工作,且针对不同的摄像机特性具有不同的分辨率和格式。和主服务器一样,DVM的储存服务器具有主动式的冗余功能,8台主存储服务器分别记录不同区域的视频图像,而第9台备份存储服务器则会在任何一台主存储服务器发生故障时接管其工作。
在操作层面,针对该工厂安保人员的操作习惯,平台提供了操作键盘(矩阵式操作键盘)和电视大屏的操作模式;并且,在分控中心提供了PC机安装专用操作客户端的模式,而针对两个门卫的监控PC,则提供了以IE浏览器为核心的最为简单和可靠的操作模式。确保从平台功能到最终操作都能将效益最大化。 [nextpage]
融合:覆盖不同系统
融合,是将各种技术手段取长补短,从而形成达到应用要求并具有应用舒适度的最具性价比的方案。从微观的角度看,融合不同的摄像机系统是视频监控层面的融合,而从宏观的角度看,将更多的应用子系统进行整合管理而发挥更大的效益则是更深层次的融合,而这种宏观面的融合也恰恰是带给用户舒适应用体验的过程。
就安防本身而言,门禁、周界都是安防所需要融合的子系统,我们为该厂区选择了一套全IP门禁系统的解决方案,只需要依靠具有PoE的综合布线系统就可以全面完成读卡器到中央管理平台的连接和管理,完全符合IP数字化视频的“步伐”,一套布线系统完全解决视频和门禁。厂区的周界则选用了总线式报警主机完成。
Honeywell Enterprise Building Integrator管理系统完成了针对门禁和周界的整合,同时依托强大的平台功能完整地实现了视频、周界和门禁的联动管理。
让我们把视野移出安防系统,我们可以看到,完整的楼宇管理实际是需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的:生命保障(消防)管理系统(Life Safety Manager),楼宇自控管理系统(Building Manager)及安保管理系统(Security Manager)。如果说,摄像机技术的融合是微观层面的融合;那么多个安防系统的融合也只能称之为中层的融合;而宏观面的融合则应该包括对于楼宇管理多个层次的融合。完整的楼宇集成解决方案可以为企业提供全面的建筑设备监控,同时使企业的内部各部门运作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不妨从应用者的角度来看上述枯燥而晦涩的概念,作为一个生产企业的厂区,特别是生物、制药等企业,楼宇自动化控制,其重要性绝不亚于安防监控,而监控,特别是前文提到的生产监控又往往对楼宇的自动化控制本身提供了很大的决策依据。以消防为例,一旦消防事故发生,门的启闭,对逃生路线的视频复核,公共广播对于逃生过程的指挥,灯光系统对于逃生路线的照明,是直接关乎到生命的行动;再以危险气体泄漏为例,一旦报警系统的探测器发现某处危险气体泄漏,启动空调系统正确的排送风,控制出入口,视频复核区域内人员状况,也同样是关乎到生命的行动。这一系列的自动化控制动作绝不是简单硬件设备的堆砌就可以完成的,也不是依靠割裂的单一系统能够完成的,只有有机的,真正意义上地将多个相关环节的子系统从信息到动作到反馈,乃至于正确的时序过程进行结合才有可能无差异地自动化执行。而这个无差异的自动化执行一定是依靠一个完美的管理平台来体现的。从一个管理者的角度来看,使用多个控制界面来完成各个独立子系统的控制来实现一系列的楼控关联动作,特别是在紧急状态下,几乎是很难完美的,即使在正常情况下也很难说得上舒适的应用体验。一个完美的管理平台,一种真正集成化的楼控管理对系统硬件和各个子系统是提供了一种可靠而多形态的管理和工作机制,而对用户则是提供一个统一界面却又多种形态的良好的应用体验。统一界面在于用户可以在单一界面和软件的层面上实现对楼控的方方面面作出反应,且能够有效且可靠关联各个方面;而多种形态则体现不同应用场合的操作模式,针对控制台前的用户,PC或许是最佳的选择,而处于移动状态的管理者,PDA就成为了另一形态的管理界面。
所以融合的驱动力在于以最为简洁的手段来最大化地管理各种层面的事件,而其核心又在于有机、有序的整合下所得到的最大可靠性。需要指出,融合和简单的开放接口是有着很大差别的。对设备和子系统内部来说,融合不仅仅是开放的通讯接口而是数据库层、通讯接口协议层、功能应用层面以及动作反馈层面的关联;从用户观感而言,融合不仅仅是多个系统间信息的互通,而是可以在一个应用层面上自由地“提取”各个系统的信息和功能,组成一种新的具有特定环境应用价值的动作和控制过程,以符合特定环境的应用场景,也就是1+1>2的价值体现。
一个平台,一个目标,多种应用,有效联动最终形成融合之美。
结语
正如本文开头所说,“脱离环境的安防解决方案毫无意义”,总有最适合的产品适合某一个特定的应用环境,推而广之,完整意义上的楼控(包括安防在内)自动化管理亦是如此,真正的融合解决方案是以一种开放的技术来整合这些特定的产品,特定的系统,转异为同,互为协调,以一种统一的形态来面对最终的使用者,提供其一个愉悦的应用体验。融合的力量在于取寸之长,补尺之短,达到功能的最大化和成本的最低化,在于应用体验的最佳化以及差异的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