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知识网】价格昂贵,无法屈尊降贵
一套IVS系统融合多种模式,要检测出多种行为必须在内部建立不同的算法,需要有专门的科研人员进行算法软件编制,而在安装过程中需要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调试,以致成本过高。在07年智能视频曾创下一路36万人民币的记录,虽然目前价格已有所下降,但还没有达到大规模破冰,一路价格仍在几万人民币左右,且根据功能的不同应用,价格差距颇大。美国VERINT公司 Ady Meretz说:“中国人工成本低,大多数公司认为可以雇用更多安全工作人员来加强设施安全,完全忽视 IVS所带来的好处。”正是由于价格的居高不下,国内的消费水平无法达到,使得IVS只能在高端领域中进行使用,难以“飞入寻常百姓家”。
技术不够成熟,功能无法全部实现
虽然近年智能视频技术迅速发展,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市场上已经有了网络监控的各种产品,如网络摄像机、网络矩阵等,但由于这些系统的质量还有待提高,图像看起来有明显的延迟、跳动、不够清晰等缺陷,由于硬件本身性能不够稳定,易出现死机、重启、误漏报等问题。而IVS本身算法的局限,在理想环境下才可实现其全部功能,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只能初步实现较简单的功能。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模式图像识别资源经理浦世亮说:“目前机器不能象人一样对所有的场景进行识别,产品的覆盖面与适用范围决定着产品的功能是否能够全部实现,具有针对性。”
用户期望值过高,难以完全接受IVS
虽然IVS技术飞速发展,但国内的安防业起步较晚,目前仍然处于第三代IP监控的普及和成熟阶段,不管是甲方还是工程商都很难一步跨越这个阶段而直接接受智能视频。某些厂商大力吹嘘其功能,使得用户期望值过高,过度注重功能化,而在实际运用中,却难以满足较复杂的运用。上海瑞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凌宁说:“用户期望值过高,将技术想象的过于完美,但是由于目前技术还不够完善,对环境等要求过高,用户使用后会发现不完全是自己所想要的,因此满意率不够高。”
缺乏专业的技术和人才
中国的安防行业起步较晚,视频监控技术还处于较低水平,与国外的技术仍然存在差距。国外的产品经过长时期的测试与改善,包含了大量成熟的处理异常情况的技巧。而国内除了借鉴国外的核心技术外,产品尚处于最初级阶段,在算法、适应能力等方面尚有不足,技术方面也缺乏大量专业的人才,因此,要形成完善的产业链,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来完成技术和人才的积累。
美国Verint公司 Ady Meretz对于中国的市场有这样的理解:“在中国,IVS 的采用被资源限制。技术相当落后,缺乏熟练的员工。我们有必要教育市场,让他们跟得上技术。但是我们相信其他垂直市场会很快地理解IVS并采用I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