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专业的自动化&安全生态服务平台
公众号
安全自动化

安全自动化

安防知识网

安防知识网

手机站
手机站

手机站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资讯频道横幅A1
首页 > 资讯 > 正文

IVS:“破冰”中国

资讯频道文章B

尽管IVS(Intelligent Video Surveillance,智能视频监控)已经被媒体和IVS厂商们津津乐道了很久,但是对于要开垦中国市场的IVS厂商来说,挑战仍然巨大——在使用端和大部分工程商或SI的眼里,IVS依然是一个新鲜事物——不解、质疑,同时也夹杂了憧憬和期待,这是他们对IVS的总体印象。


文/储铃


李志明是国内一家著名安防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设计开发人员,一年前,两家声称“核心团队为美国智能视频监控(Intelligent Video Surveillance-简称IVS)科研机构的研发人员、现专注于在国内开发IVS解决方案”的公司向他邮寄了IVS产品的资料。今年,李志明和同事们陆续在另外三家国外公司的IVS推介会上,体验了相关产品,其中有一家公司将其产品带到他们一个工地上进行了实地测评。之后,李志明总结出他对目前IVS产品的看法:


一、具备人像识别、行为识别就是智能化的监控,想得太简单了吧?——那些产品(有的叫IVS系统的),一般功能多是比较单一,整合的力度不够,特别是很难整合到整个监控系统里去;


二、识别率和性能(可靠性)。一台高配置的主机,每秒钟也只能处理不到100帧的数据,如果是多路数的监控系统则太受局限,尤其是样本数据量很大,采样时间较长,识别速度慢。另外,算法对环境的要求太高,参数配置极其复杂,如果周边环境变化、天气变化等,都要重新配置,增加了使用的难度,并且误报率高。所以,一般都是演示的时候还可以,一到实用则不太“灵”;


三、价格过高。一路检测,一般价格都要过万。

 
因此,李志明的结论是:尽管有诸多不足,但是IVS还是值得期待,只是短时间内仅适合类似于刑侦、机场等极少数特殊的单位。因为这些地方,不必苛求很准确,只要能有效缩小人工检测的范围就很好。但如果在其它普通、需求量大的单位,基本不会买。李志明以他们公司现正在做的某省中行系统的全省联网为例:“整个系统的监控点大约在8000路左右,设想一下,如果要对每个摄像机图像都进行实时的人像分析、数据比对的话,需要多大的计算能力啊?假设准确率能达到50%,又要有多少人力对误报进行处理?”


IVS(智能视频监控)自近年逐渐由概念变为现实以来,它的理念和功能都认为是“颠覆了传统监控(由被动变为主动)”,因此,被业界普遍认为是未来监控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笃定的前景之下,一些嗅觉灵敏的开发商们开始不遗余力地来开垦这块市场,特别是中国这块广袤的大地,以期抢占先机之势。


时至今日,IVS在中国市场上的认知度和接受度真地如李志明所见?惊人相似,A&S近期在对20多位工程商/SI,以及金融、公安等大型用户做调查时,虽然受访者对IVS的体验或观察后的具体感受情况表述有所不同,但基本的疑惑大多是上述几点:IVS到了实用水平了吗?能在哪里用?如何去用?......2007年的酷暑即将过去,但是这些问题好像是覆盖在IVS江面上的层层冰块,消融之术在哪里?


多少“智能”可以用?
就是像机器人的大脑远远达不到人脑的思维,IVS人工智能也不能完全取代人的作用。对于这一点,虽然在IVS厂商近年的市场教育下,多数人已知IVS并非万能,但是问题是:可以用的“智能”会有多少?它的实用性在哪里?能为传统的监控带来什么?


众所周知,IVS是通过简单的操作,来提高监控系统的侦测率、降低误报率,并主动提示操作的告警系统。它的功能主要有:如绊线和区域报警、人脸识别、人数统计、物体跟踪等技术功能。由于在前期,一些厂商过渡宣扬IVS各项技术的“智能性”,因此目前很多用户对每项技术都寄予了很大的预期。比如对于区域防范、进入、越界、逆行等行为,用户往往期待能利用一套IVS系统,可以同时判断:进入是否合法、方向是否正确、甚至要辨别出进入和出来的人“是否为同一个人、一共进去了几个人”等。“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这里面就用到了很多技术,如进入、越界用到的是运动分割技术,而判定两个运动目标是不是同一个人就变成了识别技术。”海鑫赞科技张进分析道。


虽然用户有这样的预期,但是试图做一套功能齐全的IVS产品或系统,来为各类场合提供一个通用方案的作法却是不可取的。


首先,要满足系统的各项配制功能,会对IVS核心技术的储备和水平,以及产品的平台及应用模式都要提出很高的要求,而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一些公司可以提供较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并且,现有的系统硬件平台,最多只能支持4路视频的分析,如果要做到很好的分析和处理的话,IVS厂商则需要自己在摄像前端添加带有DSP处理芯片的前端设备。“从开发商的角度来说,太多技术功能的产品或系统开发会很麻烦,需要考虑很深入、复杂的系统架构问题;而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在配置比较复杂、没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情况下,通用性的系统甚至无法针对应用场合制定合理的规则。”李小村进一步表示。


很明显,如果需要在系统中部署IVS,那么就需要用户(或引导他们)有所选择。由于IVS相关技术和算法相当复杂,有些还没有达到实用的水平。但是针对一些特定的应用场合,如今一些技术还是具备很大的实用性,比如室内运动目标较少时的区域防范和出入口的车牌识别等。不过,遇到运动目标密集、遮挡现象严重、行为复杂的场合,这些算法就很难发挥作用。


可见,在现阶段,对于使用者来说,真正有价值的IVS系统,不是一个泛泛的产品或系统,而是根据具体应用环境的不同,在能优化传统监控系统的基础之上,提供不同的配套策略和选择相对成熟的技术,以实现高度自动化的系统。例如在电子警察系统中,结合IVS的绊线报警和车牌识别技术,就可以很好地实现对违章逆行车辆进行抓取识别;在道路监控中,利用车流量统计、越界告警等功能,即可帮助路管部门在交通疏导或事故处理时,提供有价值的路面车流量信息和即时的现场路况分析等。


同时,有针对性地选择或向用户推荐需要的IVS系统,对于厂商来说更是受益无穷。因为在需求非常明确、配置清晰的情况下,降低了系统对核心技术储备和水平的要求,也降低了产品研发的难度;同时,用户能在重点提高关键部分的防范力度的同时,还不需要过多地干预,可明显提升系统自动化水平和安全防范的真正效力。


第一块“破冰之土”
按照明确的需求,就可以选到合适的IVS系统,但是现在看来,IVS的市场好像仍然如冬日,急待春风吹来生机。和所有新事物一样,IVS在中国遭遇的第一块冻土同样逃不脱掉高价笼罩。A&S曾在多篇文章有提及,由于当前中国IVS研究成果离产品化和商业化的距离仍较远,故核心技术依然主要集中在国外为数不多的厂商处,这使得当前IVS产品的知识产权费用非常高,并且短期内难以快速降下来;而在形成产品后,通常一路的平均费用约在1-3万元人民币。另一方面,现在国内的传统监控行业的生产力却非常发达,导致一般的产品价格非常低廉,这造成了整个监控项目的成本会很低;再加上较低的人力成本和IVS目前仍存在的技术难点,所以它在一般项目方案里可发挥的余地很小,用户主动选择的意愿比较低,即便有,比较容易接受的价格也是在几千块一路左右,显然这在当下是不可能的。


如此看来,IVS中国的第一块破冰之土,就先要从那些“成本不是首要考虑、且IVS最能发挥明显效能的地方”作重点突破。“这些场所一是对防范的要求级别非常高,也即以防为主的;二是因为疏于防范,造成的损失是无法逆转或挽救的行业;因此,在这里对成本的考虑不是放在首位,安全才是第一。”WPG system是ObjectVideo亚太区的总代理,在该公司技术支持部经理沈刚看来,或许他们已经找到突破点了,“有些地方,人们期待IVS自动代替部分人力无法精确完成的工作,以减少人为因素造成不可挽救的损失。”因而,值得重点突破的第一类群体有石化工业、电厂、核电站等特殊“重地”。比如发电厂,如果因监控疏忽而造成停电,那带来的损失将是不可逆转,而石化、核电站等场所,如果因为监控不力造成事故、有害气体泄露等后果更不用多言。


同时,政府、金融等部门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例如体育场馆特别是经常举办大型赛事的场馆、高级别的会议堂等公共场所,因为这里如果出现异常情况,造成人员伤亡事件,舆论影响将非常恶劣,因此安全防范要求非常之高。而金融(银行、证券业、金库、典当行)等行业,则是因其经济效益好,并且这些行业对于安全防范系统认知度高,投入大。“目前,基本上最先进的安防解决方案在这些行业中都有应用。自然地,现有监控系统只记录、存储,没有智能视频分析的弊端也困扰着他们,激发了他们对IVS的需求。”浙江大华高级产品线经理李小村表示。


其次,另有一类极有潜力的终端客户,是那些非常希望IVS产品能逐步减轻传统检测的劳动强度、加强即时反应能力,从而明显提高监控效能的终端用户。例如“铁路、地铁、机场、公路等大型运输行业及服务提供者,他们具体的需求应用有非法入侵侦测、主要针对人流的反方向行驶侦测、非法停泊、人数侦测和统计、手提包侦测和可疑行李的追踪等等到。”NICE APAC公司安防事业部副总裁Eytan Gilboa介绍道。


“虽然市场的推动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可喜的是,通过我们跟这些重要用户的沟通,这些地方已经在小批量地使用IVS,虽然还只是一些试点性的项目,但重要的是我们已经撕开了突破口。”WPG的沈刚表示,在经历了一年的市场推广后,从2006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他们代理的ObjectVideo的IVS产品已经在中国市场上形成了真正的销量,如今他们已经参与了上海浦东机场的投标。


如何用到项目里?
寻找到精准的细分市场,这对IVS在中国的突破之旅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但是市场的规律是,只有技术推动与市场拉动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市场前进。至于IVS,那就需要利用好样板的效应,推出真正的性能好、可操作性强的产品,去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并使对IVS有潜在需求的市场对IVS的认识提升到理性水平,才是IVS市场真正成熟和热络起来的关键。


必须是一套解决方案
“现在让SI困惑最大的是不知道怎么将IVS用到整个方案里去。”不少受访的IVS提供商表示,目前从国外到国内的IVS产品,还鲜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的(如前文所述,有的只能称之为单个技术的模块),这让工程商或SI在做项目时很难将IVS整合到系统里去。“所以,工程商也不愿意去推,同时也造成他们和用户对IVS的不解和抵触。”因此,客户首先需要的必须是一套完整的方案。“单纯的智能技术是无法满足客户要求的,关键是要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组合各种技术来实现比较实用的功能,或者这样说,客户的需求实际上就是智能技术在具体环境下的功能实现。”浙江大华的高级产品线经理包军指出。


对此,WPG的沈刚表示,除了提升产品本身的技术性能外,WPG还重点加强与配合密切的SI和国内科研机构的合作;例如国防大学等相关院所,以期借助他们优秀的研发能力和SI的行业经验,共同协作完善方案,然后呈现出一个完整的平台,去做一些试点性或有代表性的项目。“目前这些做法效果非常好,因为按照用户的行业需求着手去做,这会是一个很人性化也容易理解的整合平台,如此一来,客户就很容易去接触和被说服。”现在,他们基于OV平台之上的IV-BOX已经用到一些军方武警部队里面去。


代价不能太高
鉴于当前中国市场的接受度和有限的物力条件,这也意味着IVS产品的价格以及IVS集成到现有监控系统中的代价不能太高。而对目前已有的监控提供良好的升级方案是尽量降低成本的好方法之一。“如果要完全取消现有的监控系统的话,这对于用户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浪费,而整个项目都要重新投资,客户也是不能接受的。”不少IVS厂商介绍道,比如有些客户已经有一套完整的监控系统,但是他可能会碰到一些重要的点需要24小时重点监视,那就可以针对这些点做个别的方案,将IVS和传统的点放在一个平台上去控制;这对整个监控预算也不算很大的一笔支出,还可以大大提升监控的效能,这样就比较容易被客户接受。


此外,现在用户的需求也非常明确,各个行业也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如果根据这些特点将用户所需的功能提取出来,并尽力帮他们将IVS的软件做成嵌入式,提供更加细化的产品,这样对于客户来说,也可有效降低成本。

参与评论
回复:
0/300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a&s观点。
0
关于我们

资讯是全球知名展览公司百科展览集团旗下的专业媒体平台,自1994年品牌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安全&自动化产业前沿产品、技术及市场趋势的专业媒体传播和品牌服务。从安全管理到产业数字化,资讯拥有首屈一指的国际行业展览会资源以及丰富的媒体经验,提供媒体、活动、展会等整合营销服务。

免责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如使用任何字体和图片文字有冒犯其版权所有方的,皆为无意。如您是字体厂商、图片文字厂商等版权方,且不允许本站使用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请联系我们,本站核实后将立即删除!任何版权方从未通知联系本站管理者停止使用,并索要赔偿或上诉法院的,均视为新型网络碰瓷及敲诈勒索,将不予任何的法律和经济赔偿!敬请谅解!
© 2024 - 2030 Messe Frankfurt (Shenzhen)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兰克福展览(深圳)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7266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264号
用户
反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