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我国长征五号B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从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据报道,长征五号B这次有两大亮点,一是捎上了一台“复合材料空间3D打印系统”,实现国际上第一次在太空中进行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3D打印实验。二是搭建了“时间触发以太网星载原型系统”,相当于在试验船上架起了一个高速局域网。很多人觉得航天航空技术离我们很遥远,但其实它们早已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核磁共振到红外测温技术,都是来源于航天技术的演进。
长征五号B成功发射升空
· 液冷空调技术:航天服内有一层布设了许多密如蛛网的细管,液体可以在里面循环流动,在里面流动着循环液体,有了这种衣服,航天员简直就像把空调穿在了身上,保证在极端气候里仍然可以正常工作。今天,消防队员,炼钢工人,油井工人和潜水员等已逐渐引入这种技术。
·
· 脱水蔬菜包: NASA为了让宇航员在太空里吃到蔬菜以补充维生素,发明了冷冻脱水蔬菜技术。该技术几乎能除去蔬菜中的全部水分,但同时能保留98%的营养成分,这就是方便面调料包里脱水蔬菜包的前身。
· 核磁共振和CT:上世纪60年代中期,NASA为阿波罗登月计划研发出计算机图像增强技术,成为地球资源探测和鉴别地球表面特征的基础技术。应用到医学上后,就成了现在耳熟能详的CT、核磁共振。
· 红外技术:采用红外技术,可以帮助卫星从外太空俯瞰地球的海洋、陆地、河流、森林和矿产资源等。红外探测器通过特殊半导体材料,可以将红外光转换为可以测量的电信号,应用在民用领域,红外测温是应用最广的场景之一。
今年新冠疫情爆发,发热是其中一个症状。因此,国务院早在2月1日就已将红外体温检测仪纳入疫情防控重点物资之一。在住宅小区、大型办公楼、车站机场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如果防疫人员要逐一拿着红外测温枪进行测温,工作量极大,而且容易出现漏检的情况。加上在疫情防控中,人员身份识别和追踪也是必不可少,单靠人手登记排查,低效又不能进行实时数据上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严防疫情传播?
无接触红外测温终端成为许多社区、校园和办公楼宇的“复工神器”,不用人手操作,人只要在测温终端前站定,通过红外测温传感器就能自动测量体温,将以往测温和身份登记的时间大大缩短,更能减少人员接触,降低感染风险。
例如天波最新推出的人脸识别终端TPS980(多人测温版),配备先进可靠的测温传感器,可以在人机距离1-2米之内测出体温,更可支持3-4人同时测温,极大加快测温速度。
天波人脸识别终端TPS980(多人测温版)
除了能实现无接触测温,在身份识别方面,天波人脸识别终端TPS980(多人测温版)自带人脸识别和刷卡功能,结合最新智能算法,让人员在不摘下口罩的情况下进行体温测量和身份识别验证,实现秒级人脸识别和零接触测温。集红外测温、人证对比、人脸识别、口罩识别、数据采集等功能于一身,更支持壁挂、闸机、桌面式安装,高效完成日常场景中的数字化、智能化出入口管控,为人们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天波人脸识别终端TPS980(多人测温版)
品牌简介: 天波智能硬件专注于建设开放的智能硬件定制解决方案,产品包括手持安卓智能终端系列、台式安卓智能终端系列、柜式安卓智能终端系列。提供一站式的智能硬件定制解决方案,已有餐饮、旅游、酒店,物流、零售、百货等行业的成功案例。
TAG: 长征五号|航空技术|NASA|红外测温|身份识别|测温终端|人脸识别|人证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