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此矛盾需要病人和医生互相理解和信任。对于医生来说,医院要加强医德教育,树立医生救死扶伤的基本理念,对医院当中存在的不良现象要加以及时地修正;对来病人来说,要理解医生、信任医生,医生既要注意给病人治疗又要注意制度,辛苦超乎寻常。
在医患纠纷频发背景下出台的《意见》中,所发表的观点涉及面已经非常全面,所阐述的目标亦明确而透彻,即“落实十八大精神,塑造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创建平安医院,按照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改用人防、无妨、技防三防来解决”。为实现缓解医患纠纷,创建平安城市的目标,在认真学习《意见》之后,我将结合自己多年的实战经验,从技防的角度,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成立医院安防中心
医院安防系统有自身的独特性,不同于企事业单位或者其他建筑工程,医院是一个人流量大、往来人员复杂的场所,二甲以上的医院基本上是一小型社会。在这个小型社会里,安防建设面临的突出目标是既能保障患者权益,又能维护医务工作者的安全。我个人有一个建议:医院应该建立一个安防中心。安防中心应该包括人防、技防体系,可以放在保卫科统一管理。譬如,在手术室、医患矛盾处理办公室、医患矛盾可能发生的现场,以及其它存在安全隐患的公共区域,以分散布防和集中力量相结合的模式,合理布置预出警点,确保紧急时刻保安人员的快速出动。
加强紧急按钮系统建设
《意见》中突出“增加紧急按钮系统”尤为重要。目前,包括入侵探测器系统的紧急按钮系统,对于普通大众而言,在操作上也简易方便,还能节省成本。在增加点位的安装数量的同时,紧急按钮不会像其他设备一样产生使用、查看等带来的人力、财力负担。拿摄像机来说,如果医院每个门诊部都要实现监控全面覆盖,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这样的大医院,摄像机可能要增加到500个以上,如此一来,不仅在建设成本上是一笔不菲投入,在监控智能化水平较低的形势下,监控室人员也无力顾及周全。
我个人也支持加强紧急按钮系统的建设。每个医生都有可能会遇到医患矛盾,因而紧急按钮系统需要分配在每个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地方,例如,手术室内外,医院就诊处、护士办公室、领导办公室以及含重点设备的科室(CT、核磁共振等等)。
那么,系统运作方式应该是怎样的呢?一遇到突发性安全事件,便通过紧急按钮报警,传递到安防监控中心,安防中心通过有线电话或无线对讲机通知保安人员,在最近的出警点派遣安保人员前往处理,或安排正在事发地点附近巡逻的安保人员一并出警,使得安保人员在短时间内赶赴现场。与此同时,安防中心应及时告知医院管理部门以及派出所(或者拨打110),将事故损失影响降低到最小。
出警点设置:固定点和流动点相结合
提高安保人员现场处警效率,医院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分布出警点。例如,三甲医院建立三个以上的出警点。在时间控制上,从接到报警讯号到事发现场,最好控制在十分钟之内赶到;二甲医院出警点设置两个以上,出警时间也需确保十分钟内可到达现场;一甲医院就近点和出警点则可以在一起。
从《意见》来看,安保人员设置医院总人数百分之三的数目,虽然看上去很可观,但没有一个条理的规划,在派遣人员的时候来仍有可能出现“人力紧张”问题。因为医院面积很大,十分钟之内也不一定赶到,所以要采用固定点和流动点相结合的“小方块”概念,即就近派出。而要使得安保人员的救助有效,在出警的这10分钟之内,还需要医务人员保持冷静,拖延时间稳住医闹者的情绪,实现获得援救的最大可能。
门禁:刚柔并济
医院,尤其是三甲大医院,在手术室、重点医疗设备、医患处理办公室、重点办公室以及需要的地方,应当建立门禁联网系统。但是门禁系统的设置可能会引发一些新的矛盾。比如,门禁系统一多,刷卡次数越多,人员进出越加不便。假若医生给每个病人发放一张卡,管理就更加复杂。
如何实现既能方便医院管理,又不会给患者进出造成不便的门禁系统,需要进一步调研、探讨,总结出一套科学的方案。在门禁系统设置上需要刚柔并济,采取比较灵活的方法。比如CT室,如果刷卡,医护人员只可在工作时段凭刷卡或打指纹进入,而病人的进出,需由医务工作人员根据具体情况人性化地管理。
以实战效果为评价标准
我为何会产生以上想法呢? 2012年上半年以前,我也曾经参与过上海瑞金医院、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等十多家医院的安防系统评审和验收工作,加上2012年下半年自己生病,曾5次入住医院,对医院的情况有了进一步地了解,因而对医院安防系统建设的问题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一家医院安全技术防范项目的好坏评估,不在于金钱投入额度的多少,而在于实战效果。例如,一个医院配备一千多个摄像机,每个公共区域、每个科室都配有摄像机,这样不仅会遇到经济投入问题,还会带来诸如布线传输、运维管理等问题。总之,按照《意见》来建设平安医院是非常好的,提高实战效果还是要看各家医院投入力度和管理策略,各大医院要根据自身现状和实际需求来灵活细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