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后,在窗台“欣赏”上海的云中仙境时,笔者惊闻徐汇观测站PM2.5读数破600之噩耗。下意识地喝口茶润润喉后,不由慨叹,原来从首次制定PM2.5标准到当下雾霭锁国经历了不过短短两年!此间,多地PM2.5指数争相爆表,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有趣的是,同样是这两年,号称可以“让生活更美丽”的智慧城市也在以极其相似的势头发展,从无到有,再到席卷全国,也是两年!于是,笔者不禁疑惑,智慧环保、智慧交通等号称有助降低雾霭的应用不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么?如果有效,怎让这雾霭近乎成为国难?哪怕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智慧城市对雾霭暂无良策,可这两者并驾齐驱的增长趋势就颇显得诡异了。
下述两则场景很好地说明,智慧城市与雾霭如何在两年间席卷全国:
场景一:政府力主信息消费,万亿投资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实现新型城镇化,已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中央高层也频频表态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信息消费”。据预计,2014下半年智慧城市建设将提速,各个试点城市的项目或将陆续落地,未来10年与智慧城市相关的投资有望达到2万亿元。
场景二:以一线城市为典型,雾霭席卷全国祸及万民
当下,雾霭首次遍布全国!上海:吸毒上班,拿命在拼生活!南京:摸路上学,全中小学停课!杭州:烟雾朦脓,果真成了天堂!武汉:自强不吸,才能再创灰煌! 成都:咽炎犯了,医生开一口罩!北京:你幸福吗,昨晚又秒射了!雾霾影响生殖能力或造成腹中胎儿畸形,责任保护下一代,务必出门戴口罩!
雾霭之成因,智慧城市到底行不行?
说起雾霭天的成因,无非是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不少专家特别喜欢强调自然因素,比如说,气压低导致扩散条件不利,或者周边存在空气污染源,扩散至本地云云。其实,雾霭说到底还是人祸而非天灾。自然环境千百年没多少变化,倒是污染物排放却与日俱增。
正如北京奥运会期间,政府不仅将首钢搬迁,还让首钢在奥运会举办期间停产减产,最大程度地减少其对北京空气的污染,这才给各国运动员一个美丽的蓝天。而在奥运会结束之后,工业卷土重来,开足马力,排出的废气又再次笼罩在京城上空。说到底,污染源依然在,雾霭就不会少。
因此,如果指望智慧城市建设能够解决当今的雾霭之祸,那么必须从两大污染源:工业污染和尾气污染做文章。
智慧环保——工业污染监控预警
智慧环保处理工业污染的手段,理论上包括“止排”,“减排”两类。
所谓“止排”,指的是通过污染监控,限制相关工业企业的不合法排放。采用的主要是环境监控预警技术,即通过大气、水、声等环境的自动监测体系建设,推进数据的自动采集、展示和分析,使管理者能够准确把握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从而为环境管理部门“止排”举措提供参考数据。
下面介绍一则案例:
案例一:浙江某开放区环境保护监控案例
开发区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大平台,拥有众多工业企业。如果给企业的排污口安装上“千里眼”,就能实时了解企业的污染排放情况。
这个“千里眼”,就是智慧环保工程。今年起,开发区将启动包含“三系统一中心”的智慧环保工程,这也标志着开发区的环境保护监管迈入了“智慧”时代。
智慧环保中的“三系统”,是指环保信息化软件应用系统,重点污染源全过程监管系统以及污染源视频监控系统。“一中心”是指环境监控预警指挥中心。
“智慧环保工程量大,今年先启动第一期。”开发区环保局工作人员说,虽然开发区工业企业众多,但是近几年的投诉热点大多集中在化工味和橡胶味上。智慧环保一期工程,直指这些投诉大户。
据悉,工作人员将在企业的污染治理设施上加装传感器等监测设施,对这些治理设施的运行状态进行监管。同时,结合对污染源排口、企业生产过程参数的在线监测以及企业厂界的实时监测,实现对污染源的全过程监管。
其实早在智慧环保谋划前,开发区环保局就大力推进了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控工作。目前,已有20家企业安装了污染源在线监控设施。这次智慧环保一期工程,将进一步整合提升这20家企业的污染源在线监控设施,实现智慧管理。据了解,一期工程建成后,开发区50家重点工业企业中的26家将纳入全过程监管,监管覆盖率超过50%。
除了重点污染源全过程监管,工作人员还会在区域至高点安装两套高空瞭望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控企业的大型排气筒。今后,在环境监控预警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巨大的DLP屏,实时查看全区所有环境监测点的相关数据。智慧环保好比一张“天罗地网”,任何一点细微变化,都逃不出它的法眼。
“目前国内的智慧环保工程已有较多成功案例,每个项目的做法也不相同。在工程启动前,开发区充分考虑了自身实际,量身定做了专属于自己的智慧环保系统。”工作人员说,较之以前,开发区将从“末端监测”向“全程监管”转变。不仅实现了排污量到减排量、减排效率的同步监管,还首次在橡胶、化工、印刷等行业引入全过程监管,监管手段创新突破。
至于“减排”,则是通过工业污染源排放进化手段,直接对工业污染进行“净化”处理。相比通过行政、管理手段制约工业污染排放就显得直接了许多,不过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智慧环保实践中,尚没有具体的案例引入如此“减排”、“净化”的内涵。
智慧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智慧交通对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所发挥的功效,并不是如电动汽车一般立竿见影。也就是说,智慧交通并不能阻止汽车排放尾气,但是,它却可以减少尾气的排放。
道理很简单,不管是寻找短出行路径,还是根据即时路况选择最佳线路,都有助降低排放,毕竟,在路上时间少了。所以,智慧交通就是通过移动通信提供最佳路线信息和一次性支付各种交通费用;对路况进行监测并在危险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将所有公共交通车辆和私家车整合到一个数据库,提供单个网络状态视频;适时进行跨网络交通数据分析和预测,可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并且能够大幅度降低碳排放量、能源消耗和各种污染物排放,从而给市民提供更加便捷、安全、高效、可预测、环保的健康出行生活。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智慧交通也仅能一定程度上减少尾气排放而已,虽然统计全国可减少的尾气排放总量势必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不过咱们要说实话,不玩数字游戏,智慧交通所能减少的尾气排放相比导致雾霾的尾气排放总量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不过能有一点就一点,对不对。
下面,也介绍一则落地案例:
案例二:嘉兴市智慧交通案例
对于嘉兴的出行便捷度,大家差不多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打的难、等公交难,加上过去几年,嘉兴市区汽车数量增长迅猛,给城市交通带来诸多烦恼。根据《2011年嘉兴城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预计到2015年,市区机动车保有量将在2011年底31.53万辆的基础上增长到52万辆,届时,交通拥堵或停车难的问题会更加突出。显然,完善城市公共交通,推进嘉兴“智能交通”建设,是未来几年交通建设工作的重心。
根据规划,到2014年,嘉兴“智慧交通”建设的计划投资总额约为6.15亿元,除了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集智能调度、视频监控、定位管理、运营分析等应用服务于一体的“智慧交通”应用以及交通领域各行业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交换,也将加快推进数字道路、数字航道的建设,建立综合交通指挥调度和应急指挥系统。
实际上,“智慧交通”是一个基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面向交通运输的服务系统,以信息的收集、处理、发布、交换、分析、利用为主线,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多样性的服务。
据了解,嘉兴“智慧交通”系统由众多的子系统组成,其中,公众出行信息系统、停车诱导信息系统、行车诱导信息系统、交通事故报警与处理系统、公路出行信息与诱导信息系统、路况监控系统、公共自行车智能调配系统、不停车收费系统ETC等,与市民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
比如公众出行信息系统,包括电子站牌:显示来往公交车辆信息、离站距离、预计到站时间等;掌上公交:用手机发送短信,就可知要乘坐的公交车的实时信息、通行线路的交通情况等;信息查询:通过网络,就能查询气象、交通限制、车流量、路况、换乘信息、服务设施、班次、票务等信息。
公路出行信息和诱导系统,则向在途车辆提供道路线形显示、主动引导、盲点黑点提示等雾天行车引导功能;停车诱导信息系统更能方便市民出行,以后在火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以及市区主要道路、购物中心等公共或者临时停车场都将设置停车诱导信息系统;而行车诱导信息系统在市区一些交通干道也将设置,便于提示司机哪条路上车少人稀,以分流车辆,缓解道路通行压力,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评论:
回到初始提出的问题,为何智慧城市越发展,雾霭越严重?答案就在我们上面介绍的智慧环保、智慧交通解决方案中。
智慧环保所能扮演的角色是辅助监管而已。以往,政府监管部门及企业环保部门可能缺乏足够的污染监控手段,以致不能对工业污染即时做出反应,现在,当他们因为智慧环保变得“耳聪目明”后就能彻底根除工业污染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单位GDP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这意味着高能耗的产业结构才是如此严重工业污染的重要原因。可是,产业结构调整绝非能够一蹴而就,若非如此,首都钢铁为何在奥运会结束后就立马开工了呢。当然了,大家也不需要因此而心灰气冷。以前,相关部门或许因为缺乏污染监控手段而陷入管理被动境况,现在,在智慧环保的支持下,就可以有依据地、循序渐进地、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工业污染问题。但这最终成效的落地,肯定需要企业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技术与污染处理手段的升级,资金投入是少不了的,这就要看政府的相关国字头企业的魄力了。
至于智慧交通,上文也说了,对于减少尾气排放的作用,有甚于无。不过向好的方向推进总是好事情。不过貌似车辆增长速度吃掉这点省出来的尾气红利也不过分分钟的事情。因此,彻底解决尾气排放问题,关键是政府在拓展公共交通、限制公私车用车、发展电动汽车方面的举措。
结语: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尽管智慧城市无法成为战胜雾霭的主力军,但是大家也不要对它失去信心。
有这么一个比方,智慧城市的作用就像是给城市增加IQ,正如人一样,脑筋儿机灵了,做事也就靠谱多了,这么一来,对付雾霭也增加了几成胜率。
除此之外,我们也不妨YY下据称能够彻底解决雾霭问题的“黑科技”,城市吸尘器:
一位荷兰艺术家兼设计师发明了一种装置,他希望借此装置能够为北京烟雾笼罩的天空清除污垢,为那些戴着口罩的北京市民创造新鲜的空气。
雾霭笼罩下的央视大裤衩
通过铜线圈制造的电磁场可以将漂浮于烟尘中的颗粒物吸附到地面上,很轻易的被清理干净。
荷兰艺术家戴恩·罗素格地说,“就好像如果你有一个带静电的气球,头发就会被气球吸附一样。烟尘也会被吸附。”
他的工作室已经和北京政府签订了协议,允许他在北京的一处公园中测试这项技术。
城市吸尘器构想图
北京的天空常常被灰色的污浊烟尘覆盖,短短一周,北京就可以数次发布了空气污染红色预警。
罗素格地说,他已经在室内进行过模型试验,证明这个方法有效。他有信心,在一组科学家和工程师团队的合作之下,这一装置在室外也同样有效。
“北京的地形和气候条件都很适合。空中的烟尘高度很低,而且它地处谷地,空气流动性不强。这种地形气候条件很适合测试该装置。”
“我们可以净化空气,但真正的挑战在于,要将烟尘清除彻底,重见天日。”
罗兰格地承认,这种致力于净化空气的工程更多的是想 增强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使人们更多的关注切实有效的净化空气的方案,而不仅仅是可能有效的治理空气污染的方案。
“这不是根治烟尘的方法。根治烟尘的方法是环保汽车、转变工业结构和转变生活方式。”
但同时,他希望这项空气净化工程能够给市民们敲响警钟,使他们意识到洁净空气和污浊空气之间的差异。
或许艺术家真能拯救雾霭下的中国,谁说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