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专业的自动化&安全生态服务平台
公众号
安全自动化

安全自动化

安防知识网

安防知识网

手机站
手机站

手机站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资讯频道横幅A1
首页 > 资讯 > 正文

智能建筑回顾与展望

目前,全国已经建成号称“智能建筑”的各类建筑物上万栋,其中不乏“经典之作”,创造出舒适的建筑环境、方便快捷的业务运营管理手段,并达到一定的能源管理效果。当然也有“滥竽充数”之败笔。其中经验与教训均在不言之中;每一次设计策划、工程实施都充满一种激情,又都因各种各样的缘由而充满坎坷与留有遗憾;从早期全部引入国外的理念和产品,到充满利益与欲望的各种市场炒作,到终于能踏踏实实的完成一种“作品”,这之中经历了太多太多,笔者有幸经历和见证了这发展的15年,从幼稚走向成熟的15年,感触颇多、教训颇多、遗憾也颇多,总结
资讯频道文章B

1回顾
1.1温故而知新

    目前,全国已经建成号称“智能建筑”的各类建筑物上万栋,其中不乏“经典之作”,创造出舒适的建筑环境、方便快捷的业务运营管理手段,并达到一定的能源管理效果。当然也有“滥竽充数”之败笔。其中经验与教训均在不言之中;每一次设计策划、工程实施都充满一种激情,又都因各种各样的缘由而充满坎坷与留有遗憾;从早期全部引入国外的理念和产品,到充满利益与欲望的各种市场炒作,到终于能踏踏实实的完成一种“作品”,这之中经历了太多太多,笔者有幸经历和见证了这发展的15年,从幼稚走向成熟的15年,感触颇多、教训颇多、遗憾也颇多,总结起来也算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与业内同仁共勉。

1.2布线与网络的回顾
    综合布线工程与计算机网络建设是最早引入以办公或出租写字楼为模板的建筑物内的智能化工程系统,称为“通讯自动化”,简称CA。

    早期的综合布线是用一套标准的、结构化的布线系统将数据与语音统一在一个平台上,以适应数据和语音的互换使用,方便灵活办公;其中产品供应商,如AMP、AT&T、Alcatel(阿尔卡特)等是最早进入中国的综合布线产品供应商;由于早期的建设者和投资商缺乏对综合布线工程的实质性了解,一个Cat.5的信息点可以做到2000元/点,甚者可达3000元/点,着实忽悠了一把中国的投资商和建设者。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业内对布线系统的深入了解和逐步掌握,加上世界性铜材上涨等因素,目前的Cat.6的也只不过800-1000元/点,带宽从100M已经增至250M,应用性能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尽管布线厂商为了市场竞争需要,纷纷开出二十年,甚至二十五的质量保证,但如何保证工程实施后,布线工程中传输介质和插接件具有多长的使用寿命周期,如何在扩展应用的基础上保护原有投资等仍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笔者认为布线工程的更新换代周期约是8-10年,君不见有些5、6年前完成布线工程的建筑物已经提出更新的需求,更不用说10年前的布线工程了。

    综合布线工程的拓扑结构取决于网络拓扑结构,而不是简单的由建筑面积决定,这是设计上存在的一个应用误区。只有使用性质不确定的建筑物,如功能定位不明的办公楼,出租出售模式未定的写字楼才能暂按建筑面积预留信息点位;对有功能明确,应用模式基本确定的建筑物,如医院、酒店、政府办公楼等,必须依据使用功能和管理模式来确定信息点位,才能在工程建成后好用和实用。

    早期的百兆以太网目前已升级为千兆以太网,甚至万兆以太网,而早期的以太网和ATM网谁更适合于未来网络发展的争论,业内也早有定论;微软的垄断性经营,windows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全球的普及应用,网络带给人们越来越多的便利和快捷,正在改变着世人的生活观念和生活质量。

    语音通讯更是如此,从中国人传统的“家书抵万金”到“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是一个传统通信跨越式的飞跃,目前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已全民普及,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信应用市场;E-mail、MSN、网络视频传输、视频聊天、3G等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拉近了人群间的距离;使地球村的人们相距不再遥远,无论何时何地何处都能面对面的交谈。

    数据网络工程的传输介质从刚开始的Cat.5/Cat.5e/Cat.6/Cat.6a/Cat.7,由于世界性的铜材价格的大幅度提升,铜缆制造成本的增加,同时光纤产品(包括光缆和接续件)的成熟稳定和价格走低,无源光网络的逐步成熟,“光进铜退”的发展趋势正在加强,促进光网络的应用走向一个更高的层次。[nextpage]

    产品制造地的变化也是如此,从早期工程的设备和产品全部是欧美品牌到目前的国产品牌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且很多欧美品牌也纷纷在中国内陆建立国产化生产基地,除供应中国市场外,还返销到欧美发达国家;相信不久的将来,在智能化工程领域中“madeinChina”的设备和产品将越来越多。

    综合布线工程所涵盖的内容,也从常规的简单的数据和语音的融合转变为多媒体信息的融合与传输;“综合布线”也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意义,什么叫“综合布线”?笔者认为,在建筑物中,综合策划和设计多媒体信息中涉及的所有布线材料、管路、路由等才能称得上是工程意义上的“综合布线系统”。

1.3安防工程的变迁
    我国的安防工程强调的是“人防、物防和技防”三结合的防护理念;“技术防范”只是安防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技防”起步于探测报警(如早期故宫博物院对保护国宝文物的探测侦听),发展于视频监控,完善于身份识别与定位,从而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技术安全防范系统,简称“技防”。目前技防手段日新月异,新产品、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推出并应用于工程中。从2003年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2005年的英国伦敦地铁爆炸案,到俄罗斯地铁车厢爆炸案和日本东京地铁毒气案等揭开了世界性的反恐行动;促进了我国平安城市建设和应急/预警机制的建立,同时又推进了技防工程的更大发展。

    除各企事业单位为了加强内部管理而建造的安防工程外,公共建筑、公共场所、公共交通等安防工程随着各地平安区县、平安城市的创建,也正在逐步趋于成熟和完善。公共场所预警机制得以健全,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安防市场方兴不衰,用于技防工程的设备和产品不断推新,从每两年举办一届的“全国安防展”的火爆场面可窥一斑。其应用的设备与产品与其它智能化工程相似,从以欧美产品为主导逐步向以国产制造为主导,国产设备和产品从仿造和自主研制,其可靠性也有了极大的提高。有些核心技术甚至有所突破,如视频压缩编码和解压缩技术,大容量音视频资料的存储和管理技术等。但视频监控领域中如何提高视频图像录制和回放的清晰度,如何解决超大容量存储问题,如何将事后“复核”变为主动的“预警”管理模式等仍是需要提升和解决的技术性难题。

1.4建筑设备管理(楼宇自控)的自我发展
    建筑物中机电设备控制系统(业内俗称“楼控系统”)的发展是比较具有戏剧性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00年版将俗称的“楼控系统”规范称为“建筑设备监控系统”,2006年版又改称为“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由“监控”功能到“管理”功能是对整个系统功能的大力提升。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中的机电设备监管部分已由原来简单的控制指令发布和操控到BMS系统的建立;再到可以作现场环境分析、与历史数据比对,自动形成最佳的控制策略,由开环监控到闭环监控;由原来的简单操控到目前的“节能降耗”的整体能效管理,其建设目的和操控管理功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建筑智能化工程范畴内,该系统是技术含量最高的子系统,是与建筑节能联系最紧密的子系统,也是唯一可以通过节能降耗收回投资成本的子系统,当然也是目前业内存在问题最多的一个子系统。建筑物内建设了“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就一定能“节能降耗”吗?回答是否定的;“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只能解决控制和管理问题,系统是否受控、是否受管?控到什么程度、管到什么层次是与整个暖通空调系统、所有受控的机电设备本身的运营工艺流程密切相关的;不解决受控设备的工艺流程问题,“节能降耗”仅是停留在宣传层面。[nextpage]

    “节能降耗”、“开源节流”、“建设节约型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目前的基本国策之一。该子系统在智能建筑中应该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急需制定该子系统的设计、施工、检测、验收、工程移交的规范作法和提高系统移交后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水平,才能真正做到投入产出的配套性和“物有所值”。

1.5标准与规范不断完善
    早期刚刚引入智能化工程理念之时,其涵盖的范围有限且系统是离散的,如布线、消防、安防、楼控等,工程设计和设备安装、系统调试等技术规范和标准在我国基本上是空白,早期的工程实施基本采用了诸多产品制造商的企业标准。个别子系统,如网络架构、数据传输链路、防雷与接地、风险等级评估等,也等效采用了相关的国际标准;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目前业内已经全面制定了我国自己的设计标准和技术规范,包括部分施工和验收标准,虽尚不十分健全,但还是有效的规范了业内从设计、施工和验收的过程。尚有许多技术标准和规范已经纳入编制或修订计划,从而适应行业的最新发展。

1.6垄断经营被打破到多家竞争
    智能化工程涉及的子系统多,设备和产品品种繁多,技术含量高;早期仅有几家具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如布线产品供应商AMP、AT&T;楼控产品供应商霍尼韦尔、江森等,安防产品供应商松下、派尔高等,消防产品供应商霍尼韦尔、日探、能美等的基本垄断经营,目前已转变为多家供应商公平竞争,如布线工程产品供应商目前已有二、三十家,楼控产品供应商目前在业内比较活跃的已有二十家左右;安防设备和产品的制造商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增加,有几百家,甚至上千家;其它子系统如会议、广播、LED显示等产品也是参与竞争的供应商越来越多。

    产品制造商间的可选竞争、招投标过程中工程承包商间的竞争,其激烈程度越来越甚;为业主和投资者选择更合适的产品,选择更有利的工程承包商提供了市场条件;但无序竞争、低价竞争等加剧,将原本高科技产业变成了简单的工程、廉价设备的竞争是不正常之事儿,需要业内自律和相关部门尽早出台相关政策。

2尚存在的问题
2.1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行业虽然逐步长大,趋于成熟,但业内仍存在浮躁之风,市场宣传过热,实际工程偏冷;有许多智能化工程建成后并未达到开始策划和设计的功能和效果;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技术层面的不够深入不能不说是一个主要原因。

    何为“设计”?“设”是设置,“计”是计算。对某些智能化子系统的设计,首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生产运营流程、管理模式等的需要进行设置,还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设置”,设置后是否能满足必须的功能,需要进行必要的计算来进行验证才行。而目前的“设计”是设置的多,计算的少;设置也是凭“想当然”,或类比、或拷贝设置为主,用计算来验证设置的较少;再进一步,工程完工后通过检测数据来进一步验证设计计算正确性工作基本没做。通过设置、计算、检测、验证再修正下一个设计的正确链路,目前在业内还没有能形成风气。如何提高设计水平是需要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

    建设智能化工程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建筑物的应用价值,创造优良舒适的人文环境,而不是“摆设”;设计不能仅站在建筑结构和平面的角度,更多的应站在应用、管理的角度;目前设计院站在建筑角度考虑问题偏多,站在用户应用与管理的角度考虑较少。当然这一问题并不完全是设计院的责任,是因为设计之初,用户还不能对日后的应用和管理提出比较完善的方案;特别是对于那些建设方并不是应用方的项目;建设方只是如期追求完成建设任务,最终应用方的使用和管理要求得不到充分体现和满足,是目前我国投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而我国目前建筑体制的现状,大部分项目的建设方都不是使用方,这就为日后的应用和管理的缺憾埋下了伏笔。[nextpage]

    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查询设备和产品样本,依据标准图集进行工程设计无疑是正确的;但设计是有技巧的,设计技巧来源于工程应用实践。同样的工程、同样的理念,不同经验的设计者设计出的东西可能差别很大;设计者需要到工程实践中锤炼,才能设计出更好、更完善、更实用的工程。

2.2系统集成商的水平亟待提高
    目前业内具有建设部所谓“双甲”资质的系统集成商已超过150家左右;这些系统集成商在各自的领域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平心而论,笔者认为,目前业内系统集成商的整体水平亟待提高。

    系统集成商是干什么的?是整合智能化工程系统资源的!目前能纳入智能化工程中的子系统越来越多,从最早的3A、5A等到多媒体、信息引导和显示、会议、机房工程等,全部都将纳入到智能化工程中统一策划、设计和实施。系统集成商的任务就是需将若干个本相互不搭界,不同国别、不同标准、不同制造商、不同功能的设备和产品,利用网络技术和平台技术整个在一起,形成一整套有机融合的系统,就象一部复杂机器一样,在操控人员的管理下能有机的运行,为建筑物、为管理创造出有用的价值。

    而目前集成商作为竞标商和管理商的较多;即利用其本身的资质优势、资金优势、业绩优势等参加智能化工程的竞标,竞标和实施中的技术支持多以设备和产品制造商的技术人员为主,施工则以长期签约的施工队为主;集成商虽有项目管理人员在现场,但也是以协调管理为主,所投入的其自身的技术人员很少,基本上没有起到集成商的本质作用。这倒不是说“设备和产品制造商”的技术人员水平不行,更是站的角度不同;“设备和产品制造商”的技术人员大多站在各自的设备和产品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而系统集成商的技术人员则是必须站在“系统集成”的角度考虑问题,来整合系统内所有的资源,包括信息资源、平台资源、接口与界面资源、存储资源等才能完成所谓的“系统集成”功能;而这一功能是“设备和产品制造商”的技术人员所不能完成的。

    系统集成商不能只沦为工程承包商,而应该是研究、深化设计、整合、测试等具有综合素质和水平的集成公司。可喜的是,目前业内已有的集成商已经认识到这一任务,正在朝着这一目标而努力。

2.3招投标程序需进一步完善
    我国制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七部委的《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目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也均建立了相应的招标投标管理机构。但将智能化工程作为一项简单的工程对待,在二级劳务市场上简单的进行“工程”招标,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不少问题在近几年的招投标过程中已经逐步显露;智能化工程与普通的土建工程和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具有很大的不同,更具有其技术含量高,系统复杂、门类学科多等特点,讲究的是系统的完整性和配置的全面性,才能保证其使用功能的最终实现;仅作为简单的“工程”对待是不合适的。将原本连续性很强的一个系统工程人为的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分别招投标也是不可取的.

    同时,不到位的初步设计、程式化的招标文件,大量抄袭产品样本的技术指标,极不完整的工程量清单;科普式的竞标文件、模块化的施工组织设计等都对智能化工程的招投标具有太多的负面影响,亟待改进。

2.4工程质量检测与验收需进一步严谨
    工程质量的保证是靠工程过程的有效监管,目前虽然我国对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工程项目实施强制“监理制”;但对智能化工程的监理工作显得比较苍白;截止目前为止,我国尚没有专门培训智能化工程监理的机构,大部分智能化工程监理是由机电工程监理代管的,缺乏对智能化工程的全面了解,工程中没有起到监理的实质性作用;“技不如人”如何起到监管别人的作用?工信部(原信产部)曾培训过信息化工程监理,但其专业覆盖面明显偏少;使工程的过程控制流于形式,工程过程数据的时效性难以鉴定。[nextpage]

    对于智能化工程竣工前的检测和验收,也存在较多的问题,目前国家虽制定有《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但其中仍以感官验收为主,定性指标多,定量指标少;即使是定量的指标对检测方式方法、检测现场环境、仪器仪表等也都没有提及。“用数据说话”是最好的验收,但目前还做不到。GB50339—2003目前正在修订,希望能尽快出台,能真正起到指导检测和验收的作用。

3展望
3.1纳入智能化工程的纳入越来越多

    智能化工程从早期的3A融合(CA、BA、FA)到5A(在3A的基础上增加SA和OA),再到目前的多媒体技术的融合(机房工程、会议工程、信息显示和引导等),纳入智能化工程项目中的子系统越来越多,更需要兼容和融合,更需要整体策划和整合,更需要体现出集成商的整合水平。

3.2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创新
    智能化工程技术发展很快,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如多媒体式的综合布线、EPON技术的采用、3G模式视频传输、高清晰度视频图像的传输和存储、大容量存储技术、高密度信息化机房、地板式送风技术应用等;激励从业人员(包括业内专家)必须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行知识更新,不断的进取才能适应行业的发展。

3.3自主知识产权和国有产品大力发展
    国产布线、国产楼控、国产安防、国产广播、国产消防,国产一卡通、国产管理软件……等,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产品在业内不断涌现,有的已经占据半壁江山,有的起码也具有了一席之地。

3.4更规范更有序
    智能化工程涉及的学科较多,需要跨行业融合,由早期制造商和工程商的“随心所欲”到目前业内起码要“规矩行事”,从工程设计到施工、验收、检测、监理、移交、日常管理等正在逐步规范化。同时原有国家标准通过不断的修正而逐步完善,如《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06),已从2000年版的以办公大楼为基本设计模式,而尊重实事改为不同的十种建筑类型;目前每种建筑类型细化的设计规范也正在紧锣密鼓的编制之中。施工技术规范正在编制,验收规范正在修订完善。

3.5未来更美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工程是检验设备和产品、施工等是否规范的唯一标准。

    业内风风雨雨十五年,已经为下一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相信未来5-10年间,建筑智能化工程将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中国具有全世界最大的“智能建筑”市场,其数量之多、体量之大、子系统之多、技术含量之高是前所未有的,是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不能比拟的。业内同仁、业内专家应该抽出必要的时间做出研讨和规划,总结出中国智能建筑的特点和应用,研发符合中国国情的设备和产品;利益和生存不能不讲,中国气魄和中国魂更重要。“努力向上、拼搏进取、自主开发、洋为中用”等这些激励了中国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豪言壮语,至今仍不落后。

参与评论
回复:
0/300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a&s观点。
0
关于我们

资讯是全球知名展览公司百科展览集团旗下的专业媒体平台,自1994年品牌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安全&自动化产业前沿产品、技术及市场趋势的专业媒体传播和品牌服务。从安全管理到产业数字化,资讯拥有首屈一指的国际行业展览会资源以及丰富的媒体经验,提供媒体、活动、展会等整合营销服务。

免责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如使用任何字体和图片文字有冒犯其版权所有方的,皆为无意。如您是字体厂商、图片文字厂商等版权方,且不允许本站使用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请联系我们,本站核实后将立即删除!任何版权方从未通知联系本站管理者停止使用,并索要赔偿或上诉法院的,均视为新型网络碰瓷及敲诈勒索,将不予任何的法律和经济赔偿!敬请谅解!
© 2024 - 2030 Messe Frankfurt (Shenzhen)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兰克福展览(深圳)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7266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264号
用户
反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