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第二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3111”工程试点建设等相继结束。这之后,安防行业的“金矿”在哪里?业内许多人都把敏锐的目光聚集在平安城市建设上。那么,平安城市建设还有多少商机可以把握?全国各地平安建设情况如何?经济危机,平安城市建设会不会受到影响?10万亿投资有多少会投入到平安建设上?能为我们安防行业带来多少商机?
试点城市示范效应正在释放
“平安城市”是一个宽泛的概念,2004年以来先后开展的第一批城市报警与监控试点(北京、杭州等4个城市)、第一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试点(北京、上海、郑州等21个城市)、第二批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试点(包头、衡阳、大同等22个城市)、“3111”工程试点(全国470多个县、市、区)、第二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试点(天津、重庆、昆明等38个城市),其实都与平安城市建设有关。这些试点,有些是独立的,有些是交互的,也有些城市既是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试点,同时也是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试点(比如广东东莞)。五批试点其实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让我们的城市更安全!
随着2008年22个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试点和第二批科技强警示范建设城市先后验收,标志着试点工作圆满结束。但这并不意味着平安城市建设的结束,因为,公安部进行试点的目的,就是为了探索、总结和推广试点城市的经验,从而以点带面,推动全国平安城市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其实,在这些城市试点过程中,已经产生明显的带动效应。2006年以来尤其是2007年后,全国许多地方都在不同程度、不同范围地开展平安城市建设。
“治安危机”促平安建设再上新台阶
曾几何时,业界许多人猜测,由于金融危机,各级政府将不同程度地压缩行政性开支,因此科技强警和平安城市建设资金将首当其冲。果然如此吗?
金融危机下,社会各种矛盾普遍上升,近期频繁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因此,稍有不慎,金融危机就会演变成“治安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讲,越是社会不稳定时期,越是需要社会和谐,需要平安建设。对此,许多地方政府都有清醒的认识。在这种前题下,各地的平安建设“停步”的可能性不大。而恰恰相反,“治安危机”将会促进科技强警和平安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这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然。
地方政府、公安系统压缩行政性开支,减少办公、攀比性硬件设施等方面开支的可能性较大,但对攸关社会稳定的治安防控系统建设资金,压缩的可能很小。如果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恶化,甚至还有增加的可能。这,对安防行业来说,是利好的因素。
后奥运时代,平安建设商机将成为主导
北京奥运会已经降下帷幕,奥运商机成为过去。但接下来即将举办的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其各项投资并不低于北京奥运会,“三会”投资相加,其对安防系统的需求可能还要超过北京奥运会。以上海为例,2007年上海市投资600多亿元启动13项重大工程建设,包括全面推动轨道交通、机场改扩建等。这些项目对监控、停车场管理系统、门禁、GPS、车载硬盘录像机等安防设备都有庞大的需求。但是,相对来说,这些商机都抵不上平安建设商机。
我们以北京奥运商机为例,北京奥运安保总投入为3亿多美元,也就是相当于30多亿元人民币。这一商机与平安建设商机相比,只是冰山一角。实际上,自2005年开始,随着全国各地平安建设热潮的掀起,北京奥运商机已经退居其次,前者所带来的商机要远远大于后者,因为北京奥运商机只是集中在一个城市,加上青岛等协办城市,也仅仅是局限于几个城市,只有“点”而没有“面”的效应。而平安建设则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一项活动,“面”的效应突出,商机巨大。
近年,全国各地平安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平安建设所带来的商机要比北京奥运商机大十倍甚至几十倍。专家估计,各地平安建设投入,加在一起每年估计都在100亿元以上。而且,继北京奥运之后,平安建设将仍然是安防产品应用市场的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