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北京市交通管理局交通科研所高级工程师 冉绍军
伴随着技术发展和业务部门的需求,电子警察演变到现在,也经历了很多的过程:从模拟到数字摄像机、再到标清以及现在的高清系统。与此同时,其关注的内容也有很大改变。
八十年代初,美国视频检测技术在中国应用,人们开始对视频图像计算机处理感兴趣。确实,以往交警的概念里,只要看到图像即可,当然越清晰越好;现在更“苛刻”,被要求把看到的东西量化,从最早对速度、数量、占有率的检测,发展到车驾人员的面部、行为分析。虽然这确实有一定技术难度,但基本上已被逐个攻克。就目前而言,国内在智能交通方面,技术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标准也在逐步趋于完善。不过管理体制弊端依旧。
创新技术难推广
笔者所在科研所曾与北京一家外资公司合作,研发出自动识别车型的技术。时至今日,这项车型自动识别仪技术,依然没有应用到实处。当时走访广州、深圳等多个城市,并预测到这项技术将对套牌车和盗抢车辆识别、肇事车辆逃逸追查提供显而易见的帮助。最初推广时与技术业务的人员交流,觉得其似乎能接受,但是到了行政决策部,却无下文。
最初规划城市交通控制系统方案时,用户都希望建设的系统能够多应用新技术。但因创新技术的推广往往会受到较多的阻力,加上新技术本身未经过较多市场的考验,故最终多数未能被应用。
平台理念错位
国内探索建设城市智能交通综合信息平台,最早是从北京开始。其后也先后被上海、广州等城市请去做针对性系统培训。不过,笔者认为现在规模越搞越大,倒变成“面子工程”。毫无意义的铺张浪费,有点攀比式的大肆建设。真正老百姓可以感受到的好处愈发少,最终获益的往往还是商家。
如某些道路交通控制信号技术,可能是全世界最先进的系统,但最优秀的系统并不一定适合每个城市环境。故任何技术或系统的选用都要结合当地的城市交通结构,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摸着石头过河
现在是只要交警提出想法,如某月交通事故频发,分析一下原因,然后形成一个课题,并将课题交到某个企业研发针对性设备。这家公司得到课题后,会根据利益最大化,引进国外还处于实验阶段的技术并带到实际项目中。而这往往得不到很好的效果。比如某城市的移动交警平台设备。最初便是由国内某大制造商接手开发的。其实企业自身都没有信心做到,包括要不要采用云计算都有点云山雾罩。典型的“摸着石头过河”。
事实上,一套合适的平台,要经过严格的环境需求、技术实际考察。且参考国内标准、国际标准,之后还要通过一定时间段的现场测试才能被确定。
应用从需求出发
早期运行的系统按系统寿命周期10年计算,大都进入更新阶段,随着技术的发展,面临着升级改造、扩展更新。同时,经济发展带来的城市基础设施、道路环境的改变,也对原有系统提出新的要求。城市交通控制系统已经从起步、适应、改造,逐渐进入到“后开发”时期,这时期的特点是,应用的系统要更适应当地的交通需求和管理特色,具有丰富交通控制系统成熟应用经验的技术和手段来满足新时期的新要求,这需要大量的实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