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摘自海康威视《2020年9月7日-2020年9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的问答环节:
Q:在 AI 赋能这一块业务里面有没有一些代表性的案例或者爆品的案例,他们的商业模式究竟是怎么样的?
A:海康提 AI 开放平台,实际上跟我们 EBG 业务的增长也是息息相关的,因为越是进入到细分的行业和业务领域,AI 怎么应用,就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我们过去讲的人脸识别、车辆识别,都是一些通用化的算法,因为这些是 AI 的应用大场景,除了人脸和车辆车牌识别这两个应用大场景之外,其他场景没有这么大的体量,可能就谈不上所谓的爆品应用。剩下的都是一些小场景碎片化的应用,比如工程现场的安全帽识别,小区垃圾桶有没有溢出的识别,如果单单就某一个物业公司园区来说,它其实是小场景;但这个需求如果放在全国的物业场景当中,它是一个大场景,背后有规模化应用的空间。小场景的 AI 算法需要 AI 开放平台,我们的 AI 开放平台入门的速度是特别快的,它支持小样本的算法训练,用少量的数据就可以生成比较高性能的场景化算法,它背后实际上是有一个累加训练的技术在里面。比如说现在我看到的是 A 公司的训练需求,但实际上过往可能 B 公司、C 公司就相同领域都训练过类似的算法,那么这个算法的提升是可以累加进步的。第二个是我们的 AI 开放平台技术门槛也比较低,操作也非常简单。第三个是我们提供云端调用 API 和设备端的一个部署能力,训练好的算法跟我们的硬件可以比较快速的衔接起来。所以基于这样一个目标的设定,用户用我们的 AI 开放平台,可以比较简单的就能够训练想要的算法,最后能够用得起来,所以对我们做 AI 产品的推广、AI 算法的推广上面有比较大的帮助。我们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爆品,而是追求更加宽泛的 AI 能力的应用。
Q:咱们 AI 这一块的商业模式是否会从以前的项目类型转向更多的偏重服务收费或者年化收费的模式?
A:就 AI 开放平台来说是免费的,我们的业务收入还是在我们的产品和技术服务这一块。你说到的年化或者按时间来收费,是跟我们的萤石云平台对接的一块业务,比如远程巡检,我们提供设备,用我们的萤石云服务,这个可以按路数或者是按时间来收费。
Q:按路数或者按时间收费这一块收入的比例是否在这种新的项目里面有明显的提升的趋势?
A:我现在没有可披露的数据,但据我所知是有提升的,只是这个规模跟海康的体量相比较而言比较小。
Q:看到机器人业务增长也还不错,其实它跟工业企业也是相关性很高的,想了解一下这个主要驱动力原因是什么?
A:其实机器人帮助工业企业做工业自动化,这个也有点类似于我们帮助头部企业做数字化转型,内在的诉求都是比较接近的,就是降本增效,尤其在经济大环境不是太好的情况下,降本或者降费用从而提高能效这样的诉求反而也会更加突出。
Q:EBG 这块业务上半年表现非常的亮眼,是不是跟我们整体的业务从原来传统安防向智能化以及企业信息化转型有关?还是纯粹因为 EBG 的客户性质是大企业,资本开支能力相对在这种情况下比较稳定,您是怎么看待 EBG 业务的韧性的?
A:首先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能够逆势保持一定程度的增长,肯定是这些龙头企业的实力展现,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海康这些年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投入成果。我们构建的整个大的系统和平台是基于这样一个定位——我们可以做各个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合作伙伴。我们在安防这个领域,有比较早的 AI 技术落地的场景。传统安防来说,我们通过开发一些行业场景的算法,实现比如说像车辆、人脸、周界这些普适性的 AI 应用,但是随着 AI 进一步的渗透之后,在更多细分的领域,越来越多的碎片化场景涌现出来了,这些碎片化的场景是企业实实在在要去解决的各方面的业务诉求。比如说我们在物业的场景中,可以识别垃圾桶有没有溢出,小区的绿化植被有没有遮挡,以及车辆违停的识别,这些细分的应用需要比较强的一个中后台的支撑。我们不仅要把 AI 的技术落地,还要把过去比较难深入到这些碎片化领域的能力更为细化,渗入到这些细分的行业市场里面去,我们的 EBG 恰恰就做的就是这样一个工作。在做这个工作的过程当中,海康威视还是有比较明显的优势。首先在感知的技术层面,我们从可见光到非可见光,我们的红外、毫米波雷达等等,我们的感知技术类别比较丰富,我们感知的手段比较完整。在产品这个层面,我们的产品大而全,有各个细分场景的各种类型的产品。在解决方案这个层面,从大的行业到细分的领域,我们可以就个性化方案进行定制。在整个过程当中,我们依托统一软件架构平台,能够产生一些规模化的效应,所以现在呈现出来是海康这几年布局的结果,谢谢。
Q:前端 AI 摄像头芯片现在相对普通的摄像头还是比较贵,所以如果 EBG 可以通过普通摄像头+结构化分析就能实现的话,那么 EBG 的数字化转型方案的进程是否会比 PBG 这边铺的面要稍微更广一些,您觉得是这样吗?
A:以我目前对智能化芯片的了解,数字化转型方案的进程不会太受限于价格的问题。因为现在能够供应这一类芯片的公司已经越来越多,从不同的性能定位上来说,门类也非常丰富,所以完全可以挑一个性价比更合理的芯片去做方案。我们前端其实也不断在推出性价比比较好的智能化设备,所以应该不太存在前端芯片贵这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