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经新闻中文网报道,日前,日经中文网和运营知识产权数据库的日本Astamuse对于AI相关专利进行了分析。截至2019年10月,全球申请的专利数量累计达7.2万件。中美两国分别占到3成多,随后是日本,占到1成多。
从各年度的全年数据来看,2017年以前一直由美国领跑,中国于2017年AI专利为5500件,首次超过了美国的4300件。据悉,申请数量的提升益于被称为“BAT(即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的IT大企业,在2015年以后的申请数量方面,百度仅次于IBM排名第2,阿里巴巴集团和腾讯控股也进入前10。
据悉,三家企业分别在各自的领域打造AI技术,百度负责自动驾驶、阿里巴巴负责智慧城市、腾讯负责医疗等。例如,阿里巴巴等研发的面部识别AI具有很高准确度,可以识别人员并进行结算;腾讯旗下的企业向中国农村地区提供免费体检,用收集到的数据来提升AI能力。
然而数量只是衡量AI能力的标准之一,更重要的则是专利的质量。分析数据的排行榜上,美国企业在前10中占有8席。IBM位居榜首,微软紧随其后,接着是GAFA(即谷歌、苹果、Facebook、亚马逊)。美国以外的企业只有2家,分别是第7位的韩国三星电子和第8位的日本索尼,中国企业没能进入前10。
据了解,IBM和微软很早就在AI领域发力。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统计,两家企业在作为AI基础技术的机器学习领域,相关专利的申请数量也分居前2位。
不过该报道同时指出中国企业的实力不容小视。根据WIPO的调查,在机器学习中的网购相关“推荐建议”和工厂设备的异常检测等领域,中国企业的专利数量飞速增长。中国国家电网2013~2016年的申请数量实现了每年7成的增长。该公司在电力管理领域的AI技术在世界上一枝独秀。由此可见,中国企业在AI专利申请质量的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