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住建部发布的《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我国城市公共交通主要分为四大基本类型:城市道路公共客运交通,包括公共汽车系统、无轨电车系统、出租汽车等;城市轨道公共客运交通,包括地铁、轻轨、市域快速轨道等钢轮钢轨系统,单轨、导轨等胶轮导轨系统,磁浮列车系统等;城市水上公共客运交通,包括客轮渡系统等;城市其他公共交通类型,包括架空索道和缆车系统等。
由于公共交通的重要性突出,我国正全面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事业有序发展、健康发展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满足新需求的必然选择,是抢抓交通运输发展新机遇、应对新挑战的迫切需要。
目前,我国城市公交建设已有显著进步。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城市公交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线路总长度已达49.02万公里,截止至2017年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线路总长度增长至接近80万公里,达到了79.59万公里,同比增长9.12%。初步测算2018年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线路总长度将达84.23万公里左右,同比增长5.83%。
在客运总量方面,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也从2010年的686.74亿人次增长至2017年的847.06亿人次。初步测算2018年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将达853.67亿人次左右。
在各类型公共交通中,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承载量最为庞大。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营线路总长度达到79.13万公里,同比增长9.05%;但客运总量有所下滑,2017年为662.76亿人次,同比减少2.91%。
公共汽电车客运总量近年来一直在减少,主要原因是我国公共交通建设正逐渐转移到轨道交通上来。进入新世纪,尤其是2008年以后,我国通过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带动了国内基础设建设的发展,同时我国大型城市逐渐面临交通拥堵的问题,加快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我国大陆地区共34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并投入运营,共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165条,运营线路长度达到5033公里;年度新增运营线路长度创历史新高,达880公里,同比增长21.2%。2018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运线路长度继续提升至5767公里。
中国城市公交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未来发展集中“四化”
基于当前发展现状,未来城市公交行业发展将集中以下四个方面,即智能化、综合化、绿色化、立体化。
首先,公共交通实现智能化。公共交通要发挥更大的作用,还需要运用全球定位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各种智能公交技术系统将公交车辆到站动态信息、停车动态信息等提供给乘客,从而实现公交车辆运营调度的高度智能化,公交车辆运行的信息化和可视化。
其次,公共交通走向综合化。由于城市功能多样化及城市用地资源稀缺等缘故,交通枢纽设施将在未来走向综合化,其内部功能将不仅仅局限于为乘客提供搭乘所需的购票、候车、乘车等,而将纳入购物、办公等多种功能,交通设施将与商场、办公楼结合形成城市综合体,有的甚至会发展成为未来的城市中心或区域中心。
第三,公共交通趋于绿色化。绿色交通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它强调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以最少的社会成本满足人们的交通需求。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将明显的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三者的统一。
最后,公共交通趋向立体化。由于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未来城市正趋向于向高空、向远郊、向地下发展。而公共交通,如环形高架桥、轻轨、高速公路、地铁等促使这一构想成为现实。未来的公共交通建筑也将由于城市中大量的人、车流通采用立体化的分层形式。从而使其容量更大、涵盖面更广、内涵更丰富,并极大地改善城市路面交通的混乱状况,使城市空间更加美好、生活质量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