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媒体报道十三陵思陵一对石烛台(蜡扦)被盗。这对石烛台于2016年6月24日19时由十三陵思陵一名护陵员发现被盗,设置在思陵的视频监控已在被盗前失效停用,安防设施全面瘫痪。
经国家文物局核实,十三陵的13个陵园中,除长陵、定陵、昭陵三个开放陵园分别设有管理处外,其余10个陵园日常安全保卫由十三陵特区办事处保卫科负责,聘用周边38名村民作为护陵员,分别驻守在陵园内看护。13个陵园均设置了一定的安防设施,长陵、定陵、昭陵设置了视频监控和一些入侵报警探测器,其余10个陵园设置了视频监控。其中,思陵的视频监控为2008年设置,在这对石烛台被盗前已失效停用。
针对此次案件,北京市昌平区政府表示将通过增加人防力量、完善安防技防设施等措施,进一步消除文物保护中的安全隐患。
目前被盗的烛台已被警方追回,但这件文物被盗案背后,更令人警觉的是文物安保措施的缺失。
村民即人防 技防形同虚设
由于文物项目类型的不同,如十三陵这类的陵园安全防护,到目前为止,最主要的手段仍然停留在以人防为主,十三陵特区办负责人在采访中也曾表示,由于人力、财力不足的现实问题,十三陵聘用的是周边的村民作为护陵员,这种做法在田野文物保护领域并不少见,但就“人防”而言的确埋藏安全隐患。
相对于博物馆等这类室内文物的安全防护,田野文物的安保措施实施起来要困难很多,因其面积大,且多分布在野外,人力和技防设备都比较难以全面的布局,曾经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馆长景宏伟就曾对人防的现象作出形象比喻,他表示:在方圆二三十平方公里的陵区内,文物没有任何技术防护措施,习惯于夜间巡护的文物保护人员在老百姓眼中就是“一年两条腿,破鞋十余双,手中大木棒,见影心就慌”的形象,这也是田野文物被盗率极高的主要原因。
田野文物安防项目,人防为主的情况下,当然也有投入视频监控、入侵报警探测器等技防系统,但由于长期置于室外的风霜雨露环境中,设备的使用寿命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此次失窃的思陵视频监控系统于2008年装置,至今已使用近10年,对于平均使用周期在5-10年的视频监控设备而言,这些已属于“高龄”设备,急需进行设备的更新。也正因此,思陵的监控系统在石烛台被盗前便已经失效停用。即使设备仍然坚守,我们可能看到的也将是10年前的老旧设备所传出的分辨率极低的视频画面,对于案件的侦破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一年143起文物安全案件:盗墓和火灾最严重
据据2015年国家文物局通报的文物行政执法与安全监管工作情况中,共接报各级文物安全案件达143起,其中包括文物火灾事故23起,文物盗窃盗抢案件29起,古文化遗址、墓葬被盗掘案件83起,其他文物安全事故8起。全国古墓葬被盗掘、文物建筑构件和附属文物被盗卖情况较为严重。
这些是两年前的数据,涵盖了馆藏文物和田野文物被盗案件的总和。
目前,我国馆藏文物三千多万件,十二五期间国家投入10个亿用于对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并且,随着智能化的领域不断扩展,文物保护产业也开始引入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等高端设备,国家还为此设立了专门的专项补助资金。
但对于田野文物的保护措施,目前我们还鲜少看到有专项资金或可实施方案的推出,针对田野文物的被盗案发率更高的情况,是时候加大安全防护投入力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