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中国企业纷纷以走出国门,特别是在美股上市为荣。时至今日,这种局面却在发生逆转。不少中国企业选择了并购重组,将业务做大做强;更有不少已经在美股上市的中国企业选择了退市,转而回归中国A股市场。
这种戏剧性的变化,让人不得不感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仔细分析起来,其背后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由阿里巴巴率先提出的“去IOE”化得到了各方响应,让国产IT品牌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二是“棱镜门”事件的爆发,让世界各国都对信息安全投入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包括中国也成立了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将“自主可控”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三是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力推“互联网+”和“工业4.0”概念,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互联网转型和国产化热潮;
四是最近一段时间,中国A股市场的科技股遭到资本市场的热捧而一路疯涨,诞生了诸如中科曙光、暴风科技、分众传媒、紫光股份等一系列让人瞠目结舌的股市奇迹,让众多在美股上市的企业羡慕不已。其中停牌五个多月的紫光股份在复牌后发布了定增预案和高达225亿元的募资收购,换来的则是连续16个涨停板和4.6倍的股价增幅,可以说是中国企业通过收购业务实现腾飞的典型范例。
2.中国企业收购经典案例回顾
事实上,早在紫光宣布收购新华三之前,联想、吉利、万达、小米等多家中国企业就有过一系列的成功收购案例。下面我们不妨来对这些经典案例做一番回顾和盘点。
1)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与摩托罗拉移动
2004年12月,联想集团宣布以12.5亿美元收购IBM全球PC及其研发采购业务。对于联想而言,对IBM旗下PC业务的并购,意味着公司在国际扩张的道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并成功实现了联想Lenovo品牌在海外的上市,可以说是中国企业通过并购走向国际化市场的一个典范。
2014年1月,联想又宣布以29亿美元从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联想藉此快速进入包括欧美在内的全球主要手机市场,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智能终端市场的地位,缩短了与苹果、三星等公司的差距。
2)吉利收购沃尔沃
2010年8月,吉利宣布完成对沃尔沃轿车的全部股权收购。一方面,吉利藉此实现了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梦想,并收获了沃尔沃的产品、网络、人才、供应商、知识产权及技术,在企业的战略转型中顺利达成了对技术与品牌的诉求;另一方面,一直为经济压力所困扰的沃尔沃也抛出了这一烫手山芋,在更好地发展福特品牌的同时,还进入了广阔的中国市场。双方可以说是各取所需,优势互补,皆大欢喜。
3)万达并购AMC
2012年5月,亚洲排名第一的院线商万达完成了对负债累累的AMC的并购,从此一跃而成为全球最大的院线运营商。万达通过并购获得了AMC先进的经营方式和好莱坞经验,实现了从地产到文化市场的战略转型,并快速从亚洲影院进入了全球影院市场;AMC则在万达帮助下获得了强大的资金支持,不仅偿还了债务,而且品牌也得到了大范围推广。双方的结合和“双品牌”效应,不仅有利于占据更广阔的市场,而且还可以为争取进口片发行牌照增加筹码。
4)小米收购赛格威
2015年4月,小米宣布收购赛格威,从此结束了与后者之间的版权之争,彻底摘掉了“山寨”的帽子。这次收购不仅为平衡车在中国找到了更大的消费群,有利于推动平衡车技术向更稳定、更智能和更多功能的方向发展,而且也为小米带来了更多中国创新元素,打开了更多的海外市场渠道。与此同时,它也与中国政府希望通过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来推动经济发展的目标不谋而合。
3.紫光收购新华三的非凡意义
随着“国产化”的热潮席卷全国,“野花没有家花香”已经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紫光股份收购新华三的举动,也就具备了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此次紫光股份以不低于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新华三51%的股份之后,后者将成为紫光股份和惠普的合资公司,旗下拥有一系列业界领先的服务器、存储、网络和技术服务业务。这里笔者要特别提一下惠普企业集团的技术服务业务,这个事业部不但能够提供端到端的企业服务解决方案,还拥有强大的技术资产和行业洞察、完善的IT支持服务体系;同时还具有在中国本土的成熟的服务经验和方法论,以及大量的成功案例。而惠普企业集团包括x86服务器、关键业务服务器、存储在内的全面产品线、专业的咨询顾问团队以及覆盖面广阔的服务支撑网络,都能够大大丰富和加强紫光在云计算、大数据、数据中心等企业级业务的技术实力、产品组合和服务能力,以及落地能力。也由此,紫光将率先成为国内具备端到端的企业级服务提供商。而除了传承惠普在中国企业级市场的领先技术和优势地位之外,来自惠普的先进管理经验、企业文化和国际化管理人才,无疑也将对紫光大有裨益。
因此对于紫光集团来说,这次对新华三的收购,可以说是其在ICT产业进行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事实上,从2013年12月收购展讯,到2014年7月收购锐迪科,再到2015年6月宣布对在美股上市的豪威科技、世纪互联股票展开回购,我们不难体会到紫光其实正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作为中国企业的一个缩影,紫光这一次的展翅腾飞究竟能够创造出怎样的奇迹?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