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2012-2020年中国智能交通发展战略》的发布,国内将再度掀起一股智能交通建设热潮。不过由于投资量大、覆盖范围广、决策权过于集中,市场竞争也显得尤为激烈。尤其在高节奏的IP时代,除了集成商之间的短兵交接日益频繁,视频设备制造商们也在为抢占地盘而暗潮涌动。
对于视频设备商而言,不同于司法、智能建筑等行业,城市道路监控市场具有严格甚至“苛刻”的门槛。一个明显的趋势,即是行业标准愈加规范化。一方面,招投标文件明确规定视频设备必须符合公安部交通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出具的GA/T497-2009《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检测报告,检测报告上必须体现视频检测。检测依据包括GA/T496-2009《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 /T832-2009《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497-2009《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标准以及2012年出台的GA/T995-2012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视频取证设备技术规范。
同时,城市道路监控设备由于已逐步完成数模交替,所以现在上的基本都是数字系统。对应产品的选择要求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且满足包括GB/T28181-201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在内的城市平台软件接入要求。
通常,用户方根据业务需求,对主要设备进行了几轮评估和筛选,在招标文件上会给出倾向性的技术指标要求。对满足要求且可靠性高、性价比高的产品,会有明显的倾向性。
“因为道路监控应用要求较高,它对于设备性能指标要求也高,对于一些大品牌厂商有优势。” 施耐德电气楼宇事业部渠道战略分部门经理张亚楠谈到。
在顶层行业标准渐次推进的同时,各省市公安单位也在摸索智能交通新的运作模式。其中最为激进的当属江苏省“320项目”中的前端设备入围制。据连云港市公安局科技处副处长牛卫国透露,2009年7月,江苏省通过公安厅招标,经过一轮筛选、一轮实测以及技术方案的认证、报价后,最终从83家参与者中筛选出:江苏友上、南京三宝、海康威视、镇江天和、浙江大华、南京盾华、杭州展翔、江苏怡和、江苏鸿信、深圳桑达、江苏尤特斯、金鹏电子等12家设备供应商。其还规定,江苏省内的所有卡口项目前端系统必须来自中标厂商的入围产品。
目前江苏的“入围模式”也为辽宁、合肥、衢州等多个省市效仿,其还要求各厂家设备满足室外防水、耐高温、防尘。
“入围模式”的出现也是间接支持了相应的龙头企业,使得其进一步做大做强。
性能完备、兼容性强大的品牌更能抢占先机。
推荐阅读:
智能交通领域技术较量?用服务说话
智能交通市场资本做后盾 越开放越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