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警察署等执法部门抓捕在逃人员或犯罪嫌疑人时,有一个“智能工具”——跨州自动指纹识别系统网络,简称AFIS。美国执法部门负责搜集、筛选、输送嫌疑人图像和指纹等信息,将其录入到AFIS信息库中,并可以随时响应地方的请求,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以便尽快获得嫌疑人的信息,将其抓获。
一个超过2600万资料的指纹信息库
早在1988年5月,美国司法部就建立起第一代跨州自动指纹识别系统网络,由加利福尼亚州司法部率先使用。使用后,AFIS系统网络直接连接到加州各地方警署和执法机构,跟踪、追查和缉拿犯罪嫌疑人效率成倍提高,司法成本大幅度降低。加州之后,AFIS系统在华盛顿、内华达、怀俄明等州推广使用,到现在,系统已经拥有超过2600万份有关嫌疑人的指纹、足印和其他体貌特征数据资料。
AFIS的工作流程均有法律严格规定。2010年12月下旬,美国俄勒冈州有一个嫌疑人因卷入枪击案被警方拘捕。嫌疑人被捕后,警方首先将其指纹等资料在第一时间输入AFIS资料库。根据当地刑法规定,曾有刑事犯罪前科的人员不得买卖枪支。该案中的嫌疑人早已在刑事档案上挂名,那么他的枪是从哪里来的呢?于是俄勒冈州警察对枪支上和弹夹上留下的其他人的指纹予以跟踪追查,加上嫌疑人本人提供的口供,结果很快查到与该枪支有关的卖家,原来是一个非法枪支走私团伙。警方将其一网打尽,俄勒冈州当地社会秩序大为好转。
指纹采集与识别仪
与其他刑事侦查工具相比,AFIS投资成本低廉、信息传播速度快、精确度高、绩效大,而且对执法者不构成威胁。
目前常用的指纹采集设备有3种:光学式、硅芯片式和超声波式。其中,光学指纹采集器使用最早,也最为普遍,还出现了用光栅式镜头替换棱镜和透镜系统的采集器。光电转换的CCD器件有的已经换成了CMOS成像器件,直接得到数字图像。光学指纹采集器具有使用时间长、对温度等环境因素的适应能力强、分辨率较高的优点,但通常有较严重的光学畸变,采集窗口表面往往有痕迹遗留现象,也存在CCD器件因寿命老化而降低图像质量等缺陷。
指纹识别仪就是一台类似半导体收音机或者掌上电脑的设备。随着科学技术水平持续性提高,自动指纹识别系统把生物科技和无线通讯技术合二为一,衍生出台式、车载式和便携式等多种扫描器材,在成本逐渐降低的同时,功能越来越强,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大。迄今,90%的犯罪嫌疑人均接受了警方的指纹扫描。只要美国警方获得准确无误的指纹资料,相关嫌疑人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难以逃脱警方的追捕。
“脑指纹”——美国警方的“新宠”
在指纹识别技术日益发展的同时,一种“脑指纹”技术逐渐浮出水面,成为美国警察和执法部门探究案件真相的新工具。“脑指纹”技术通过对犯罪嫌疑人大脑记忆的信息及其产生的脑电波进行检测,可以确定嫌疑人是否熟悉案情及现场,从而有助于判断嫌疑人是否有罪。
美国神经学专家劳伦斯·法韦尔发现,像电脑的中央处理器在接收或发送数据时会发出特定的声响一样,人脑在处理信息时也会产生相应的脑电波。
这种脑电波被称为“记忆与破译立体脑电图反应”。美国纽约州有一名歹徒持枪抢劫一家商店,后被警察逮捕。到警察局后,警察把一个附带电极的仪器戴到犯罪嫌疑人的头上。此时,在犯罪嫌疑人面前的电脑屏幕上会播放犯罪现场的画面:店主的头像、站在店中的一个打劫者和作案用的手枪等。当电脑中的画面与嫌疑人记忆中储存的作案现场相吻合时,他的大脑就会回应出微弱的电波信号,警察就可以此为依据作出判断。
在使用“脑指纹”技术破案时,警察会挑选出一些只有犯罪嫌疑人和调查人员了解并从未公开过的信息,以判断嫌疑人是否无辜。比如,在检测时,先告诉受检人将要给他看一些凶器,但并不告诉受检人哪件是真的凶器,是枪、是刀还是棒球棍。当受检人看到他在现场使用的凶器时,他的大脑内储存的记忆就会把它辨认出来,并产生与之相吻合的脑电波;如果受检人没有用过那件凶器,就不会出现对应的脑电波。劳伦斯·法韦尔说,犯罪嫌疑人和无辜者的区别是前者的头脑中存有这些物证的细节,后者则没有。现在,“脑指纹”技术以其科学性获得了美国大部分司法机关的认可,被美国科学界广泛承认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