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强暴雨袭击广州导致城市严重内涝。成都能应对如此强度的强降雨避免城市内涝吗?记者昨日从成都市排水设施管理处获悉,用于监控城市下穿隧道的30多只“天眼”已经完成调试,并于5月汛期开始时投入使用。此外,对重点部位下穿隧道,已经建立了远程监测控制系统,即使坐在办公室内,也能对抽水泵站进行控制。
天眼监控
隧道地面积水看得清清楚楚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市排水设施管理处,移动发电机组和排涝抢险车辆整齐地停靠在停车场。值班室墙上的数台显示器随时切换着不同下穿隧道的实时画面。工作人员说,成都市城区目前共有48座下穿隧道,其中该处管理的有22座,其余26座分别由辖区街办、三环路公司、各区交通局、经发局等部门和专门公司维护管理。目前天眼监控的隧道共有30多座,根据规划还将陆续增加监控点位。整个系统由一台电脑控制,选择不同的点位,就会呈现该点位的实时画面。记者点开“商贸大道下穿”,隧道口的情况一览无余。通过点击方向指示图,天眼摄像头还可以360度旋转,周边情况也全部展现在眼前。若要将地面积水情况看得更清楚,只需要轻点“放大”按钮,甚至连过往车辆的车牌也看得清清楚楚。
“从汛期开始,值班人员都要24小时值班,并填写值班记录,下雨时会随时切换不同的点位,密切关注隧道内积水情况,即使在晴天,也会如实记录信息。”工作人员说,天眼只是辅助监测,每个隧道都配备有专门的值班人员,只要下大雨,值班人员就会立即赶到现场蹲守,并采取防涝措施。
泵站装“芯片”
在办公室就可远程启动水泵
同时,成都市多个隧道已安装了泵站自动控制系统,在水位到达一定高度后,泵站就会自动开启。为了更直观便捷地控制泵站,成都市目前已经有三座下穿隧道还给泵站安装了“芯片”———远程控制系统,工作人员在办公室内就可知道隧道内积水池水位、可以远程人工启动水泵。这三座隧道分别是羊市街泵站、万和路泵站和中医学院泵站,今年还将新建红星路下穿和水碾河下穿隧道泵站远程控制系统。
通过远程控制系统,如果水位达到水泵启动高度,水泵是否正常运行都会直观地显示出来,若没有启动,则可以通过“手动控制”进行远程启动。工作人员说,为保障水泵正常运转,下穿隧道都配备了不间断供电系统,如果电源断掉,移动发电机组可以通过事先划定的防汛抢险绿色通道,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
从某种意义上说,成都市排水设施处承担着隧道防涝的“总协调”的角色。该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值班人员都是24小时值班,根据应急预案,当接到有大雨、暴雨信息时,各隧道泵站管理和巡查人员必须到现场值守。值班人员到达后,检查隧道内有无积水情况,每5分钟观察一次,并向防汛值班室报告。发生大雨或暴雨1小时后,值班人员就须将收集到的各隧道运行情况进行记录整理,及时通过群发短信平台传递给信息收件人,收件人包括水务部门从局长到分管负责人等。若大雨或暴雨不足1小时就停了或变小了,值班人员也要将信息收集并传递给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