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你被人假冒,冒名者通过电话要求银行把你的钱转到他的户头上。此时,银行工作人员并未要求对方提供你的个人信息,而只是按了个键,冒名者从听筒里听到了一串嘀嘀的响声,随后银行立即收到了警报:该人属假冒,这宗电话交易终止。
上述安全措施有朝一日可能会被广泛应用,前提是能够判别电话中人物身份的一项新技术获得成功。这一技术的依据是:人耳不仅只是感知声音,它自己也同时在发出声音,即使这种声音的强度只有超灵敏拾音器才能侦测到。
如果能够证明人耳发出的声音是个人独有的,便可极大地提高接听中心以及银行电话交易的安全性,免去记忆众多个人密码的麻烦。而失窃的手机也可以变得毫无用处,机主只需事先设定:若判定使用者非本人,手机即自动罢工。
人耳产生的这种声音称为耳声发射(OAEs),是从内耳的螺旋状耳蜗发出的。一般认为,这种声音来自位于耳蜗外面部分的听毛细胞的运动。在典型的情况下,进入人耳的声音使得这些外部位置的听毛细胞发生振动,振动而后转换为电信号,这些信号传到听神经,人们于是便感知到了声音。我们所说的关键在于,这些细胞在扩展和收缩的同时,自己也制造出了声音。
根据主持这一研究的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工程师Stephen Beeby的解释,这是因为“听的过程是个主动过程:人耳实际上在传入的声波中加入了能量,以便补偿声音被人耳构造吸收过程中的损耗。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听到原来可能听不到的声音,与此同时,听毛细胞增加的这些能量有一部分会逸散出去,即所谓耳声发射。”
早在1940年代就有人预言存在耳声发射,但直到1970年代才出现了超低噪声拾音器,耳声发射才被侦测到。向耳内发送一串嘀嘀声即可引发耳声发射,这些回应耳声中包含0-5KHz各不相同的声讯号。现在人们已经使用嘀嘀声测试来检查新生儿的耳朵有无听力障碍,因为如果内耳有问题的话,耳声发射就会比较微弱。
Beeby及其研究团队感兴趣的是某些特定嘀嘀声所引发的耳声发射,由于个人耳朵内部形状的特点不同,其强度和频率分布似乎也具有很高的可区分性。他说:“虽然听来有些玄妙,但听觉病矫治专家声称能够听音辨人,依据嘀嘀声引发的耳声发射所具有的差异明显的声音类型,即可确定该人是男性还是女性,甚至其所属民族。”
因此,借助英国英国工程与自然科学研究委员会提供的研究基金,Beeby的团队正在探索耳身发射的模式能否用于生物统计学,例如虹膜扫描或者指纹学等等。他承认:“在实验室的受控条件下,所有人的耳声发射的确都不一样。但是,要确定这是否就是真实世界中识别身份的一种有效手段,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他说,还有很多问题必须解决。例如,有饮酒习惯的受试者,其耳声发射就会减弱,不同的药物也会改变耳声发射的振幅,耳道感染或者耳垢堆积也会如此。
Beeby说,如果此项研究能够在2010年中期完成,他的研究团队希望有电子产品厂家有兴趣生产出具有超灵敏拾音器的头戴式设备或者手机,其它相关工作则可以由专门软件完成。
然而,创立一门崭新的生物统计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英国泰丁敦国家物理实验所从事生物统计评测的Tony Mansfield说,该团队需要证明他们的新技术不但具有较低的失误率,而且存档机构的个人耳声发射资料还必须长期与相应的个人耳声发射吻合,“存档资料必须能够长期可靠地区分人的身份。就像某人在20岁时采集的指纹在他60岁时依然还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