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28日,长春市连续发生两起燃气泄漏事故,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这引起市长崔杰的高度重视。日前刚刚从外地返回长春,崔杰就专程来到长春燃气股份有限公司,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研究解决燃气安全的“治本”措施。
来自长春燃气的信息显示,长春市现有燃气用户67.8万户,燃气管线总长度达2484公里。管线材质分钢管、PE管、镀锌、铸铁、球墨铸铁五种。其中,存在安全风险的主要是镀锌管和铸铁管,占管线总长的62%。尤其是在2000年前,按照当时技术水平安装的945公里铸铁管,由于材质较脆,在季节交替、土层载荷增加的情况下,极易断裂。这也是近期发生两起燃气泄漏事故的主要原因。2008年,“自然断裂”排在我市燃气事故原因的第二位,第一位则是“施工破坏”。
为应对燃气管道安全问题,长春燃气为全市燃气管线建立了“电子档案”,通过电子信息系统,可以随时查到长春任意一处燃气用户的楼宇信息,燃气管线的材质、安装时间等信息。
与此同时,燃气部门制定了未来5年的管网改造规划,计划每年投资6000万元,根据“安全系数”高低,逐年对长春市燃气管线进行更新改造。
燃气连着千家万户,这是城市的“生命线工程”,崔杰说,无论是燃气企业还是用户,都有保证燃气安全的义务,从城市安全角度讲,也决不允许燃气事故频繁发生。崔杰提出,要组织企业、专家制定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从根本上解决燃气安全问题。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降低违法施工对燃气管线的威胁。燃气公司要使用先进的材质、最新的技术进行施工,确保新建管线安全达标,并加快现有铸铁管线的更新力度。近期,要加强对高风险管线的监控力度。市民则要积极配合燃气企业工作,排查家庭燃气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