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及AI技术的蓬勃发展,算力资源需求急剧增长。算力网络作为支撑计算、存储以及网络资源按需灵活调度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已成为承载算力服务及应用的关键底座,其中,算力的输送和调度均以高质量的网络连接为基础,算力网络运载力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国家多重政策持续引导提升算力网络传输效能,强化算力网络质量监测。2024年3月,工信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算力基础设施统筹监测工作的通知》,提出“深化网络质量监测”等重点任务。2024年8月,工信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要统筹规划骨干网络设施,鼓励网络与算力设施协同发展。为准确、全面地掌握我国算力网络总体发展情况,开展算力网络运载力指数量化评估迫在眉睫。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长期深耕通信网络技术与业务研究领域,在工信部的指导下,积极支撑开展算力网络质量监测工作,牵头制定《算力网络运载力指数评估技术要求》标准规范,开发完善算力网络运载力监测系统,联合三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深入开展算力网络质量监测数据采集上报工作,在此基础上,编制形成《算力网络运载力指数评估报告(2024年)》。2024年9月28日,中国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在“2024中国算力大会——全光品质运力分论坛”上正式发布该报告,技术与标准研究所所长张海懿对报告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报告系统化提出算力网络运载力评估体系,并基于该体系对我国截至2024年二季度的算力网络运载力指数总体发展状况进行了量化分析,数据涵盖八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以及各省运载力关键指标。面向城市1ms时延圈监测三大难题,提出“算力接入1ms城市”行动倡议,以推动我国算力网络运载力质量不断提升,支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赋能算力应用创新与行业数字化转型。
报告主要内容
1. 算力网络运载力指数评估体系涵盖2大维度9大指标
为准确、全面、指标化和规范化地评估我国算力网络运载力发展情况,针对枢纽间网络与算力接入网络两大场景,算力网络运载力指数评估体系涵盖枢纽间运载力指数、算力接入运载力指数2大维度,共9个具体指标,包括枢纽间光层和IP层5ms/20ms时延圈、枢纽间一跳直达光缆数量和链路容量、高速光传输网络端口数量、枢纽间直连IP带宽及带宽利用率、1ms时延圈城市数量,以及重点应用场所OTN覆盖率等指数。
2. 算力网络运载力整体发展良好,部分省市时延性能仍需优化
综合评估时延达标率、高速光传输网络端口数、光层容量、IP层容量和综合接入节点OTN覆盖率5个运载力指数,广东、江苏、湖北、四川、浙江、山东、河北、上海、贵州、云南的运载力综合水平位列前10。
在时延达标率方面,枢纽间及枢纽到各地市的时延情况良好,各枢纽均已基本形成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市的20ms时延圈,以及覆盖周边省市的5ms时延圈,部分省市光层、IP层时延性能有待进一步优化。
在高速光传输网络端口数量方面,面向智算业务等大带宽传输需求,高速端口数量和占比持续增长;省际干线400G端口数量已近9000个,占比达到4%;省内干线仅北京、江苏等7省已部署400G端口,具备较大发展潜力。
在光层容量方面,各枢纽集群地市间光层链路配置总带宽达923.6Tbps,总体配置带宽远大于实际使用带宽。
在IP层容量方面,各枢纽集群地市间直连IP网络配置带宽达300.75Tbps,可基本满足当前行业应用需求。
在综合接入节点OTN覆盖率方面,全国平均覆盖率达73.31%,对用户全光品质入算的支撑能力逐步增强。
3. 中国信通院倡议发起“算力接入1ms城市”行动,推进算力接入网络质量提升
通过城市1ms时延圈上报数据分析和现网核查,发现城市1ms时延圈监测三大难题急需推进解决,一是城域网缺乏端到端的时延监测手段来衡量业务体验,二是基于IP Ping的软探针技术无法满足1ms时延监测精度要求,三是城域数据中心的时间同步能力建设有待完善。为解决以上问题,加快建立和完善城市1ms时延圈监测能力,推进城市算力接入网络质量提升,中国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倡议发起“算力接入1ms城市”行动,重点推进三方面重点工作,一是标准领航,推进城域异构网络端到端高精度时延监测、数据中心高精度时间同步等系列标准制定。二是应用牵引,推进1ms时延圈及综合接入点OTN覆盖率监测和采集上报能力建设。三是以测促优,推进全国重点地市开展现网1ms时延圈能力核验。通过两个指标综合评估某个城市是否满足算力接入1ms时延和支撑算力应用创新发展要求,评定“算力接入1ms城市”:
指标1:城市内基础电信企业和互联网服务企业的各核心数据中心节点间两两互联时延满足≤1ms;
指标2:城市内基础电信企业的各核心数据中心节点1ms时延圈所覆盖的综合接入点数量之和占所在城市综合接入点数量总和的比例≥60%。
报告目录
一、算力网络运载力评估背景
二、算力网络运载力评估体系
(一)枢纽间运载力指数
(二)算力接入运载力指数
三、算力网络运载力评估分析
(一)运载力指数综合评估
(二)枢纽间时延情况
(三)枢纽间直连光缆
(四)枢纽间光层直达链路及容量
(五)高速光传输网络端口数量
(六)IP层直连带宽及带宽利用率
(七)综合接入节点OTN覆盖率
四、“算力接入1ms城市”行动倡议
五、总结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