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该如何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 - 安防知识网 - 资讯 - 法兰克福展览(深圳)有限公司
前言:疫情带给企业的困扰大抵相似,对于AIoT企业而言,该如何化解“不确定”因素带来的挑战?2022年的经历或许让大家更加迫切的要去思考和解决这个问题。
2022年回顾展望之际,我们一边感慨于过去一年行业市场的变化,一边要在这些变化之中敏锐的捕捉新兴的市场趋势,为新一年具体的市场规划做方向铺垫。AIoT行业市场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变化?数字化浪潮给行业市场带来了哪些新的机遇?接下来的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和走向如何?
a&s希望通过#回顾与展望#系列报道,反馈一些企业的真实观点,也期待能给到业界同仁些许参考。
本期嘉宾:宇视科技副总裁张晓琳
变化:用户更关注AI技术实际成效
过去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国内和国际市场环境风云涌动,疫情、国际贸易形势每一项“不确定”因素都可能演变成不利风险,让企业倍感压力。
宇视科技副总裁张晓琳对这样的市场形势也深有体会,谈及对2022年行业市场最大的感触,张晓琳直言:“一个是用户需求不足,有较多的项目预算缩减或者是推迟建设;另一个是疫情带来的沟通交流不便,有些区域市场耽误的时间较长。”同时,他也表示和往年相比,一个比较好的变化是国内外用户对AI的需求依然也很旺盛,用户对人工智能的需求和认知也变得更加理性,不再是纯技术导向,而是更加关注技术的实际成效。
纵观这两年的人工智能市场,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AI在诸多行业市场的应用如今正在从以前的科技化概念,高精度算法炫技阶段逐步演变成实实在在能够助力企业安全生产、高效作业的技术手段。
尤其数字经济的“大旗”近两年开始被高高举起,进一步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的有效结合成为当下人工智能等科技产业政策的侧重点。张晓琳提到,数实融合的显著趋势之下,行业市场基本上已经是“无方案不AI”。
“其中,视觉又是人工智能的主战场之一,AI在云、边、端产品中的渗透率在不断提升。”张晓琳在采访中表示。
挑战:AI应用的供需矛盾
虽然数字化进程极大地推动了AI在行业市场的渗透率,但AI的实际落地情况依然有些差强人意,谈到目前AI落地的痛点,张晓琳提到,现在项目建设中遇到的主要矛盾是AI技术本身还不够完美,而用户的业务流程又期望100%的确定性。
AI技术与场景需求的矛盾仍需进一步磨合,这也将非常考验企业对于AI方案标准化和客制化比例的把握,而对于用户而言,此前对AI的超高预期也将在实际的项目经历中逐渐回归理性。
整体而言,当前AI技术单拎出来,一定程度上已经相对成熟,很多AI企业拥有系列超高精度的算法,但当AI真正应用到实际场景,涉及到使用环境、识别物的多样性、软硬件系统的配套、专业人才的配合、合规性等诸多问题,AI技术方案的落地就变成了一个复杂问题,市场仍需要给到AI产业发展更多的时间。
除上述问题外,对于AIoT企业而言,还存在不少行业共性问题和挑战等待着去解决。
张晓琳在采访中还提到需求碎片化的问题,他表示每个行业都有自己较为独特的需求,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同时,他也提出了解决思路,“不同行业也有很多共性的地方,比如说不同行业的AI算法模型需求会有不同,但算力平台、算法模型管理、事件的处理流程,这些都是共性的。从产品及解决方案设计的角度,需要尽可能多的去抽象和提炼共性需求,共性需求提炼的越多,组织效率就会越高。”
如何应对宏观市场的不确定性?
宏观市场环境对行业市场而言是无法预测的变量。近两年来疫情、贸易战、通胀升温等宏观市场环境让行业市场充斥着诸多不确定性,在也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相关企业2022年的运营情况。
作为行业头部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张晓琳认为市场的不确定性确实不可预测,但如何应对这种不确定性并不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主线。
“遇到问题时,最重要的还是与用户、渠道、供应商等上下游保持坦诚的、紧密的沟通,相信合作伙伴。比如2021年的芯片供应问题,影响非常大,但最终还是比较好的度过了这个难关。”他谈到。
智能物联网产业大框架之下,人工智能、物联网以一种通用技术的形态下沉到各大行业领域展开了诸多创新应用,原本相对独立的行业市场边界逐渐模糊,企业之间的业务交叉增多,这也使得AIoT产业上下游之间联系愈加紧密。
张晓琳认为,无论是对抗来自宏观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还是要准确判断未来市场趋势以保障企业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其中关键的一点都是要深深的扎根于产业链中,与用户、渠道、供应商等上下游紧密沟通。
写在最后
疫情放开后,行业市场项目需求有望陆续放开,企业商务活动也在逐步恢复,这些都给2023年的市场带来活力和希望。
对于新一年市场的趋势展望,张晓琳乐观的表示“各行各业的数智化大趋势是不变的,AIoT也必定是数智化浪潮的主力军。在AIoT的大赛道上,我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核心竞争力,取得了较好的行业地位。我们期待宇视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能够服务于更多的国内外用户,共同守护安全美好生活。”
※本文出自 # a&s 2022回顾与展望 # 系列,关注《安全&自动化》公众号,查看更多系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