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的愈发成熟,智慧城市建设热潮席卷全国。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也是城市精细化治理攻克的“最后一公里”。伴随着多地关于智慧社区建设规划文件的陆续出台,国内智慧社区建设在政策驱动,系列建设规范的引导之下如今也正发展得如火如荼。
加快智慧社区建设,对于居民、地产物业及政府机构而言,都有着显著的意义。一来可以有效提升居民居家安全、智慧生活体验;二来助力物业单位高效展开停车、访客等社区便捷管理及社区服务;第三,对于政府侧而言,智慧社区无疑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其建设完善与否,也直接关系到城市治理的精细化程度。
智慧社区建设痛点
智慧社区发展多年,经历了从早期社区O2O概念到治安防控体系的智慧安防社区,再到社会综合治理数智化社区的概念变迁。但发展到目前阶段来看,智慧社区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痛点。
▲小视科技销售总经理朱俊
据小视科技销售总经理朱俊表示,当下智慧社区的痛点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1、重建设,轻运营。智慧社区建设参与者众多,早期主要集中在基础硬件设施的部署方面,由于参与建设的企业不同,面向物业管理以及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管理平台之间很多时候也互不相通,导致智慧社区系统无法真正发挥高效运维管理的作用。
2、高投入、低产出。不论是物业或政府管理者及居民用户,对于智慧社区的认知并没有达到一定高度或充分挖掘智慧社区系统的应用价值,从而使得智慧社区系统即使建设得相对完善,但也始终存在着高投入、低产出的落差。
3、标准不一,区域发展步调参差不齐。因为智慧社区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尽管参与者众多且发展时间不短,但目前为止,智慧社区领域仍然缺少大一统的领军企业,并且全国范围内智慧社区建设仍未形成较为统一的建设标准,各地区发展步调参差不齐。
“智慧社区本身是一个区域化、定制化、需求高度碎片化的领域,尤其在制定智慧社区AIoT解决方案环节。这样的行业特性使得智慧社区AIoT方案的可复制性难度大大提高,可谓一区一套方案。如此一来,智慧社区建设很容易落入投入成本大而产出不符预期的情况。”朱俊补充道。
中台服务,赋能社区精细化管理
一方面需要正视现阶段物业管理难、服务难、安防难等智慧社区在应用需求上的共性难题,另一方面,还需要平衡智慧社区建设的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这些对于智慧社区AIoT解决方案提供商而言是不可回避的挑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朱俊表示,小视科技据此构建了一套ADAMS(AI+Device+AIoT应用服务平台+Solution)架构体系,分别是算法、智能硬件、平台和解决方案,采取平台+生态扩展思路。
其中算法层面,围绕着社区治理、社区安全和社区服务这三大维度,小视科技充分挖掘细分场景应用需求,针对社区管理过程中的各类场景发布了20多种原创算法,包括当下处于社会热点的高空抛物、电动车进电梯、遛狗未牵绳等事件分析算法。这些AI服务已成功在多个智慧社区项目中落地应用,以实战服务助力社区物业管理降本增效。
平台方面,小视的AIoT应用服务平台发挥着核心作用,它有相当的基础服务能力和标准功能应用,针对不同诉求,每个层级都可拆分,能够解决50%-70%的基础性问题,剩下的定制化部分,可在应用层提出不同的应用方案,也可与生态伙伴合作,实现多方共赢。 “简而言之,在需求细拢、繁杂的智慧社区面前,小视的AIoT应用服务平台就像一个六角魔方,有逻辑、可变形,在千万个拆解组合中,总能给你拼出一副完整的图案。” 朱俊比喻称。
与此同时,小视科技针对智慧社区的应用,还特别推出了全栈视觉中枢平台,该中台层包含IoT中台、AI能力中台及大数据中台,可实现向上赋能,向下链接的作用。通过IoT中台,可连接各个智能感知终端,构建社区全域感知体系,在此基础上将社区环境“数字化”;而后通过社区全栈视觉算法对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分类、存储和汇聚;同时基于业务逻辑设定,对数据进行预测和预判,最终社区物业可通过智慧社区管理平台执行“人、机、物”的协同联动,从而实现物业管理的可视化和大数据化,提升小区管理精细度和管理效率。
如此一来,面对智慧社区区域化、定制化、需求高度碎片化的显著特性,通过ADAMS架构体系,既可以充分满足社区精细化治理的实际应用需求,同时又能从工程落地的角度保障项目的高效推进,有效解决当前智慧社区建设的多项痛点。
智慧社区将走向综合服务运营阶段
随着多地关于智慧社区建设意见的陆续出台,围绕着智慧社区的宏观建设理念也在逐步落实当中。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微单元,本身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无论社区规模大小,其系统架构上,普遍包含着基础设施、管理平台及末端的各类应用。
基础设施类除了水、电、气、网、通信等公共设施之外,智能安防、智能消防、智能环卫、智能家居等这一类智能基础设施的建设依然是现阶段国内智慧社区建设的重点;管理平台则包括各类数据库、数据服务以及权限管理等应用支撑能力;末端应用方面,针对政府端、物业端及居民端不同的需求,主要囊括了社区服务类应用及社区管理类应用。
2020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国家标准《智慧城市建筑及居住区第1部分:智慧社区建设规范》(征求意见稿)。标准对智慧社区系统的建设,包括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平台、社区应用、社区治理与公共服务、安全与运维保障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规范和要求。
谈及当下及未来几年智慧社区的建设方向,朱俊表示:”原来智慧社区建设主要偏重于安防、技防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待这一部分建设完成之后,未来智慧社区建设的重点将朝着社区内部综合服务运营、政务服务运营、政务服务以及社区服务等方面的应用需求延伸。”
从基础设施建设走向社区运营服务,智慧社区建设依然任重道远。对于关键的发展路径和时间节点,朱俊判断表示:
第一阶段,全国范围内,一二线发达地区围绕着智慧社区建设,基础设施部分基本会在2022年之前全面达成,这些基础部分主要包括车行、人行的出入口管控、社区安防系统、社区消防及环卫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欠发达地区预计将会在2025年之前完成这部分的建设内容。
对于第二阶段,在全面完成智慧社区基础建设之后,智慧社区将继续向上一级街道级管理平台延伸拓展。随着万物互联、数字化转型等前沿概念的驱动,政府希望将社区、街道、公共场所融合构建成一个大型城市级物联网平台。基于这样的发展趋势,未来的智慧社区建设也将是全量整合的过程,最终实现家庭物联、社区物联、城市物联共同形成万物互联网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