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研究人员发明了一款芯片,其可用于食物变质识别,并可提醒用户及时食用,减少浪费。例如,冰箱里的牛奶一直没喝,搭载芯片的传感器发现它快变质了,就能提醒你及时喝掉。
该芯片面积大约为指甲盖大小,包含 32 位处理器,处理器中又包含 18000 个逻辑门、56340 个器件、以及 456 字节的只读存储和 128 字节的随机存储。片上系统采用 0.8μm 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技术制造,时钟频率最高可达 29kHz,最大功耗为 21mW,其中 99% 以上为静态功耗。
该芯片生产于厚度小于 30μm 的柔性聚酰亚胺基板上,整个过程依赖薄膜材料沉积、图案化和蚀刻,并通过物理气相沉积、原子层沉积和溶液处理的技术组合得以实现。这意味着在技术上,该芯片仍采用光刻工艺,并辅之旋涂技术和光刻胶技术。
芯片的晶体管,由金属氧化物即铟、镓和锌的混合物制成,比硅芯片中的晶体管更薄。基板材料使用一种名为聚酰亚胺的塑料,并在其上构建了薄膜金属氧化物晶体管。
此外,研究人员改变了芯片的标准单元架构,使路由器更容易连接单元。为了提高逻辑综合的整体质量,库中添加了几个复杂的逻辑门、以及一些高驱动强度的简单逻辑门。其中,标准单元库是预先验证的小型构建块的集合,通过使用电子设计自动化 工具,可将它们组装成更大规模的IC 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该芯片不仅能在食物变质识别中发挥作用,在医疗保健方面其也有较大应用潜力。比如,该芯片可放入医用绷带中,提供感染指标,减轻每年因受伤或轻微感染而死于败血症的患者。
总的来说,该成果迈出了新一代便携式、小型化电子设备的重要一步,希望未来其可以在多个领域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