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下半年,AI创企们亏损上市的新闻一次次打开了传统业者的新世界——在AI创企华丽的旗袍下爬满了虱子,成为最引人关注的问题。
据这些企业的招股书上数据显示:
旷视科技2019年上半年亏损52亿元,依图3年亏损72亿元,云从3年亏损20亿元,云天励飞3年亏损16亿元……
笔者曾在6月份写过一篇《旷视科技最艰难的IPO之路有感》中提出——“外表风光的AI企业,10家企业有9家亏损,还有1家在申请破产”的观点,近期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安晖也同样指出“全球近90%的人工智能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中国AI产业链中90%以上的企业也处在亏损阶段”。
同时在这些企业的招股书上也明确提出,未来仍会有持续亏损或者退市的可能性,因此业内也有人称这种行为为“带血上市”,对于是否真的能找到接盘的,目前还是一个问号,但这些更多被忽略,在更多的科技媒体中,变成了冲击AI第一股的竞技游戏。
针对这种现象,旷视科技CEO印奇表示:“AI经过2016~2017年的快速爆发,已经进入产业的深水区,步入“死亡之谷”。当前是各界对AI的高预期向下回落的阶段,哪个AI企业能穿越这个死亡之谷很难预测。互联网的下一个时代是物联网时代,AI更像当年的搜索引擎。所以,AI是物联网里一个核心技术的能力,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技术创新的主轴,但不是产业落地的核心点。”
言下之意,AI技术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需要企业将这个技术拆解再融合,在目前阶段寻找适合的应用场景落地更为重要。
疑问一:技术门槛及壁垒存在吗?
AI创企在初期,以算法傲视群雄,但在经过短短几年的商业合作后,不少企业已经可以自研算法,单一依靠出售算法的模式已经无法支持企业在行业中生存。尤其是在一些传统行业,例如安防,巨头们天生就有吸引顶级算法、软件及硬件人才的优势,进入到真枪实弹的市场竞争之中,AI创企缺乏行业认知及客户积累,竞争力并不突出。另外ICT及互联网巨头们同样对传统行业虎视眈眈,掌握核心AI视觉技术的能力已经不仅仅在于AI创企手上。
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或者更换赛道,或者孤掷一注研发芯片,前者要相比后者简单许多,尤其在巨头尚未重兵部署的行业中,例如物流等,这个领域缺乏统筹全局,解决智慧物流周期长、成本高、落地难的问题的龙头企业。
至于芯片,与国内市场环境不同的是,在美国硅谷不少芯片公司正不断摆脱自身“芯片公司的称号”,例如高通将自己定位为“平台公司”。英特尔的公司定位从“PC公司”变为了“数据公司”,英伟达将其图形处理器描述为“增强人类智能”。
在芯片领域,初创企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除了有来自资金和技术实力都很强的巨头之外,如何平衡市场、技术以及投入都是影响中国芯片初创公司成功的关键。
目前来看,AI初创公司想通过架构创新找到市场客户,但创新便意味着产品仍需不断打磨,商业化的时间需要更长,是一场烧钱与创新的竞技赛。另外从硬件设计角度看,国内大部分AI芯片都不算完全的自主设计,由于时间紧迫,企业不得不购买IP,对于自研GPI或者定制神经网络核心的能力基本没有。
……
那么从这些角度看,技术门槛及壁垒并不如AI创企们宣传的一样,只是这部分的东西不能很好地讲故事罢了。
疑问二:如何在技术迭代快的AI行业中占据优势
虽然很残酷,但可以说“AI四小龙”已经成为过去式。无论是财报数据,还是各地办事处在收敛,技术无法商业化已经让四小龙们开始走下神坛。AI行业属于技术迭代速度快,持续研发新技术与落地应用场景是企业在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因此被卡在场景落地上的大部分AI企业而言,已经错失了继续保持优势的大前提。美国著名的投资人弗雷德・威尔森表示:“我不想企业表现得像是个一味强调现金流得怪胎。但我们作为投资方所做的事情,确实就是为了允许所投资的企业在就算亏钱的情况下,也能将产品推出到市场,并将该生意和团队进行发展壮大,从而为创始人以及利益相关者赚取更多的利益。我们公司现在所投资的很多投资组合其实都是在亏钱的,我们常常做的事情就是低头看看他们提供的充满赤字的收入报告,然后抬头远眺,看下现有的资金在什么时候将会烧光,以便做好下一步(融资)计划。”
如此的恶性循环,未来的路将会越来越难走。
疑问三:降现金涨股权等一系列问题
引用业内其他媒体朋友的话:
在今年前三季度中,云天励飞支付员工薪酬为3630万元,而云天励飞在说明书中表示:“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公司不断引进各方面的管理人才以加强公司的管理能力,因此职工薪酬在报告期内有所上升”。
由此可见,云天励飞员工数量应呈现出上升状态,但薪酬方面并未实现全面提升,而“股权支付”的意思是“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
由此可见,今年云天励飞员工在待遇方面并未得到以现金为主的支付,而是以股权作为支付手段——股权支付可以在后期与公司进行交易。
这种模式主要是由于绝大大多数非上市公司都属于中小型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公司能够适当地降低经营成本,减少现金流出。与此同时,也可以提高公司经营业绩,留住绩效高、能力强的核心人才。
但其背后也有不少的问题:例如员工不能自由离职全身而退(各种约定),间接持股方式不能直接出售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不处理好也会产生很大的问题。
在死亡之谷面前,AI(企业)会消失对吗?目前AI企业已经到了选择场景的末期,随之会是适应及改造的阶段,洗牌仍在继续,毕竟估值不等于一切(2019年创企死亡名单,50家估值过亿),对于缺乏技术门槛且没有持续盈利能力的企业而言,活着已经用尽全身力气,更别说创造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