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专业的自动化&安全生态服务平台
公众号
安全自动化

安全自动化

安防知识网

安防知识网

手机站
手机站

手机站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资讯频道横幅A1
首页 > 资讯 > 正文

软件创新:泛安防行业的增值引擎

谁致力于软件创新,就等于持续投入建造增值引擎,终将获得远航的胜利。
资讯频道文章B

  前言:在传统安防行业中,软件平台一直作为硬件产品的附属品而存在,其商业价值并不太明显。但随着泛安防时代的来临,软件平台的价值日益凸显,并愈发重要,本文立足出入口控制行业的变化趋势,试谈软件创新在泛安防行业的发展价值。

  随着移动互联、工业互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的广泛渗透融合,我国安防行业早已跳出传统视频监控领域,阔步迈进泛安防时代。泛安防行业广泛地吸引了不同技术渊源、不同运营模式、不同产业布局的行业玩家,着力于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楼宇对讲、周界报警、智能家居等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融合场景化应用。这些应用的技术和市场发展特点是更加关切系统和用户的交互能力,凸显“安全、智能、便捷”的用户感受。与之呼应的,泛安防时代软件端的技术性、功能性,乃至商业价值都呈现出与传统安防单一化管理软件显著的差异。

20201118253_76461092_xxl.jpg

  软件在传统出入口控制的传统角色

  我国出入口控制系统早期基于国外非接触式智能卡技术架构路线,与安防监控、报警等系统为并行联动型发展。信息载体、识别模块、鉴权及网络模块、执行机构、管理软件模块是出入口控制系统应用要素。由于依赖于非接触式智能卡为信息载体,与之配套的管理软件主要承担授权管理、信息记录、报警追溯等功能,使用对象面向安防系统的管理员、物业管理值班员等,基本要求就是“方便、能用”。软件端一直作为硬件产品的附属品而存在,相当于“配角”,至多达到“金牌绿叶”的层次,因此商业价值不高。

  “一卡通”是长期以来出入口控制行业的技术框架和市场卖点。“一卡通”一方面确实概括系统的显著特质“一张IC卡,多种应用”,促进了关联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却逐步限制了行业的技术想象。“一卡通”强调使用IC卡为载体,通过门禁、停车、通道、访客、电梯、消费、考勤等不同场景的应用集成,为终端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历经多年竞争,逐步形成稳定的市场态势:设备厂商制造读卡器、控制器、执行器件(锁、车行道闸、通道闸机)、标准管理软件;集成商则开发软件集成平台兼容各家设备厂商产品,提供场景化应用。软件的价值主要由项目的功能个性定制、系统集成实现。技术发展缺乏迭代,市场发展波澜不惊。

20201119144_110694297_xxl.jpg

  软件在移动互联泛安防时代的角色转变

  进入移动互联泛安防时代,移动互联行业渗透而来的智能手机识别技术、深度学习人脸识别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深刻地影响了出入口控制行业的发展。不管是创新企业寻求技术突破还是新晋的移动互联品牌跨界,都带来了诸多创新场景解决方案或商业模式创新,以智慧商业、智慧社区、智慧政务等场景为竞争主战场,对传统出入口控制设备厂商和集成商发起冲击。

  组织或企业B端(Bussiness端)、终端用户C端(Customer端)、管理M端(Management端)、政务G端(Government端)应用软件层出不穷,快速拓宽了技术和市场的边界,重要性不断增强,有摇身成为“主角”的明显趋势。

  软件的角色定位随着泛安防行业市场的发展而发生转变:

  ●以获取用户流量为目标,强调软件随时可触达链接用户

  ●积极推动商业价值变现,强调软件提供交互、交易、留存能力

  ●关注用户便捷趣味体验,强调软件多样性兼容多种识别技术

  ●挖掘智慧管理数据价值,强调软件的可视化、大数据处理能力

  就当下的行业观察来看,上述的角色转变趋势几乎是不可逆转的,现存争议也只是不同的发展策略选择,主要原因如下:

  ●非接触式智能卡的技术瓶颈:2008年Mifare1卡破解事件造成严重的信任危机,虽然业界推出安全CPU卡进行迭代,但是智能卡的安全性、便携性、授权困难等技术瓶颈依然存在,“一卡通”已经难以留住终端用户和管理者的心;

  ●移动智能手机的普及发展:我国移动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支付发展,使蓝牙iBeacon、二维码技术等作为身份识别信息载体迅速普及,同时也为C端应用提供强大的硬件载体;

  ●硬件向标准化模块化平台演化:随着技术的迭代,越来越多的嵌入式识别设备、网络通讯设备都向标准化模块化发展,硬件的开发目标不再是面向单一场景任务,而是具备强大的通用性,依托于不同嵌入式或交互软件以满足更多场景任务,例如大量的精简版安卓终端正通过不同软件的加持,已经可以灵活应用于各类交互场景;

  ●人工智能技术的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便捷性、无感应用体验,大大改善用户体验获得广泛青睐,例如深度学习机器视觉人脸识别技术,普及趋势明显;

  ●可视化精细化智慧管理:不管是物业管理、安保部门还是政务部门,对运营管理的大数据可视化汇聚、业务细粒度化管理都提出明确的需求;

  ●大规模行业化场景应用:出入口控制设备已经脱离常规单一建筑局域网的应用范畴,而进入城际应用;不管是在智慧商业、智慧园区、智慧校园、智慧医院还是更大尺度的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等行业应用,都呈现大规模集团化应用趋势,终端用户数量动则十万甚至百万等级,设备数千点上万点部署。

  上述技术变革和多方用户需求迁移,正使出入口控制系统的软件创新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事实上,本行业的发展空间和商业价值也依托于软件应用端的不断迭代得以持续拓展。

  出入控制行业创新进化思路

  长期以来,出入口控制行业设备厂商和系统集成商之间呈现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态势,面向硬件和软件的发展策略亦不尽相同。

  传统集成商设计开发组态软件、共性软件架构,通过统一的数据中台配合中间件开发,兼容接入不同设备厂家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模块,并辅之以行业化场景业务定制,最终形成诸多行业解决方案形态进行推进演化,软件功能尤其是管理端软件是其核心竞争力。

  为了应对外来竞争,部分系统集成商又积极通过OEM、ODM或自研等诸多路线,建设自主硬件品牌产品。实际上,但对于集成商而言,其对于硬件产品的投入产出价值比远不如软件,而且还可能因此错失大量行业发展的潜在机会,无力应对移动互联商业模式革新的冲击。例如:近年来,不少头部地产下属的物业管理企业、O2O移动互联企业尝试自建平台,跨过集成商直接关联或对接厂商设备,通过简单好用的软件和良好社区生态,面向B端和C端用户提供场景解决方案,进而成为业态标准输出,实际上抢占了传统集成商的潜在项目机会。前述智慧物业管理企业、O2O移动互联企业企业获得资本市场认可的案例比比皆是。

20200525774_90616818_xxl.jpg

  出入口控制行业设备厂商则呈现两极分化发展:一部分厂商正放弃应用端软件开发,专注于单品硬件的批量制造;一部分厂商则转型开发平台型软件,着力面向场景应用的行业解决方案提供,甚至涉足商业运营模式创新。这两种发展思路并无高下之分,只是能力和策略的不同。一种经过实践且风险可控的进化思路是:

  ●充分挖掘原有硬件开发能力,积极运用轻量级硬件平台及模块组件,打造通用性强的硬件平台;

  ●硬件平台和产品尤其注重引入移动互联标准的模块化、标准接口设计,利于迭代和对外提供集成技术支持;

  ●积极打破传统技术惯性,坚持按移动互联标准构建以云计算、微服务、大数据为应用特征的数据中台;

  ●深入接触终端用户和终端管理者,挖掘其对于出入口控制产品的痛点需求,用户端软件采用轻量级架构,优先考虑微信公众服务号、支付宝服务窗、小程序的轻量级开发;

  ●保持开放式态度,积极迎合第三方移动互联平台、战略合作伙伴的对接需求,探索不同行业解决方案的业态发展,形成垂直行业技术壁垒;

  ●结合自身能力,基于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战略合作伙伴的补贴或战略扶持,适时投身商业托管运营等模式,持续增强软件增值能力,为未来平台升级积蓄力量。

  总而言之,作为设备厂商,不应定位为进化成纯软件化的系统集成商,而应立足于自身硬件开发能力的优势,积极转变思路,以开放式的态度投身移动互联泛安防时代的变革,稳步发展,打造可落地的整体产品解决方案,方可有效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生存发展能力。

  小结:

  泛安防行业竞争态势正呈现白热化:一方面头部企业不断拓展产品线,通过资金实力和技术下沉能力抢占市场;另一方面中小型企业通过专注细分领域发展,坚韧迎战,也未尝丧失机会。尽管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出入口控制领域的软件商业价值目前未能充分体现,但是用户和业界重视软件创新的趋势不可逆转。谁致力于软件创新,就等于持续投入建造增值引擎,终将获得远航的胜利。

  (本文作者为深圳市博西尼电子有限公司产品及企划总监)

参与评论
回复:
0/300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a&s观点。
0
关于我们

资讯是全球知名展览公司百科展览集团旗下的专业媒体平台,自1994年品牌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安全&自动化产业前沿产品、技术及市场趋势的专业媒体传播和品牌服务。从安全管理到产业数字化,资讯拥有首屈一指的国际行业展览会资源以及丰富的媒体经验,提供媒体、活动、展会等整合营销服务。

免责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如使用任何字体和图片文字有冒犯其版权所有方的,皆为无意。如您是字体厂商、图片文字厂商等版权方,且不允许本站使用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请联系我们,本站核实后将立即删除!任何版权方从未通知联系本站管理者停止使用,并索要赔偿或上诉法院的,均视为新型网络碰瓷及敲诈勒索,将不予任何的法律和经济赔偿!敬请谅解!
© 2024 - 2030 Messe Frankfurt (Shenzhen)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兰克福展览(深圳)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7266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264号
用户
反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