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博世安防事业部将迎来自身的百岁诞辰。作为全球安防行业的先锋者,最初以消防探测主机起家,百年间博世不仅见证着全球安防的发展,而且至今仍孜孜不倦地为创造更安全的世界而不懈努力。
回顾博世安防发展历程,“创新与领先”一直贯穿着博世的光辉发展历程,以视频监控为例:
2005年,博世推出完整前端到后端的模拟监控系统;
2011年,博世实现全系列产品的IP数字化;
2013年,博世于深圳安博会推出4K摄像机;
2015年,博世所有前端摄像机均支持智能分析功能;
2017年,博世提出超越安防的应用概念;
2019年,博世推出全新Camera Trainer摄像机机器学习应用。
早在2016年期间,博世基于自身在传感器、软件和服务的优势,将物联网确定为集团重要的发展战略,安防自然也是其中之一。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沉淀,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加持下,博世安防在新的智能时代也被赋予了新的活力。虽然外商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难免要应对更多的挫折与挑战,但在国内上海中心、南水北调、港珠澳大桥等大型项目中,博世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得益于其产品及方案的品质与领先的技术优势。
博世战略及市场推广高级经理陈烨表示,博世将助力万物智联为核心发展方向,持续搭载AIOT时代的智能建筑科技,打造出物联网时代的智慧安防,进一步让科技成就生活之美。“外商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一定是有所为与有所不为。博世的任务是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方案,在最严苛的管控系统下,确保品质,可以对标全球最高、最卓越的品质。”
博世的“有所为”
基于人工智能的物联网应用系统已经被视为是未来安防的方向,但在行业变革时老牌玩家虽然对行业有认知优势,但却难以补足基因和技术短板,往往便会倒在产业变革的关键期。对于博世而言,企业发展逻辑非常简单:开发出高品质的产品、满足用户的需求获得收益、坚持投入强化产品能力,打造正向飞轮的第一步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智能物联网之眼
在15年前,博世已经率先开始研究将人工智能的技术与框架应用到摄像机或编码器等产品上来,智能视频分析(IVA)的前端应用让摄像机可以实现将运动目标从场景中识别出来,然后计算与分析其轨迹,判断出视频中是否存在着违规的行为。博世安防产品高级产品市场经理邓刚表示,IVA作为人工智能在安防应用雏形,很早便在周界防护、博物馆等场景中实现了落地。
为了全面迎接智能时代的挑战,博世的技术研发从未停歇。在人工智能的投入上,其不留余力地在全球建立五个研发中心,与全球知名科研院所、高校展开广泛合作等,以安防为例,已经有超过170多名科学家在进行模式识别、图像识别等研究。当下博世全系列的摄像机已经具备了智能分析功能,可支持智能视频分析、实现结构化数据、实时分析与报警、大数据分析与整理等功能。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结合,是重新定义安防系统的历史关键点,它可以创造超越安防应用场景的服务以及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在完成了前端智能的初步基础上,博世也开始思考与部署未来智能安防的系统。邓刚介绍,在意识到智能前端仅能通过固定规则进行分析判断的局限性,以及实际应用场景的环境因素对算法产生的巨大影响后,博世便着力打造新一代的智能安防摄像机——融入机器学习的技术,让摄像机可针对具体的场景完成自学习。
博世称新一代智能摄像机为,物联网之眼。邓刚介绍,新技术使得摄像机能执行更多的任务,扮演物联网综合感知的角色。“Camera Trainer是博世今年发布的新应用,其将机器学习引入博世摄像机,使摄像机可以学习场景中不同对象的位置和形状,让智能视频分析终于拥有了面向对象的适应能力,主要解决便是物联网环境中普遍存在的碎片化难题。相较于神经网络算法,Camera Trainer对硬件需求较低,训练过程简单,通过少量学习次数即可探知并精准识别用户定义的对象和场景,这使得这一应用的落地性和灵活性更强,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直接关心的翔实且精确的数据,而且在控制成本的同时将数据转化为更高的安全和业务效益。”
视觉识别技术也应用于博世的门禁系统。基于深度学习人脸识别算法,博世也推出了人脸识别读卡器,集成了成熟的人脸识别技术,多种卡片技术和密码保护技术。人脸识别门禁系统不仅为门禁系统引入新的验证技术来提升系统防护能力,又继承了现有门禁系统完整的业务管理架构流程和应用场景。它不仅适合于新系统的建设,也方便现有系统的改造和升级。同时,人脸识别读卡器本身也是集成了多种数据(视频,卡片信息,密码)的综合感知物联网传感器。由于安装位置在出入口旁,与监控摄像机数据形成了互补,以便构建更完善的物联网解决方案。
(二)专业报警王者风范
虽然相比视频监控市场的关注度,防盗报警显得内敛很多,但在智能时代,防盗报警作为安防系统的基础性设施,其重要性丝毫未有减少。与视频监控一致,用户对于事前防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如何实现防范于未然与精确报警,是报警厂商需要直面的难题。
博世防盗报警产品已经在中国深耕了二十余年的历史,无论是产品口碑,还是认可度都领先于市场。随着用户需求以及项目应用的变化,对防盗报警产品综合性能以及场景应用的丰富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博世在产品的设计以及应用上,也与时俱进地进行了一次华丽升级。
博世防盗报警产品技术经理王宇介绍,为了满足市场新的需求,博世安防在中国推出了由全球专业研发团队开发的8500/5500两个系列的控制主机,并在此基础上,打造了一套全新的集成解决方案。“新方案不仅可以实现报警的功能,同时也集成了博世视频监控系统与门禁控制的功能,适用于小型、中型到大型的应用场景,全面满足用户的需求。”
与市面上一般的控制主机不同,新产品采用板载IP设计,让网络化及分布式的应用更加便捷,并可以直接与博世的监控系统与门禁系统形成底层对接,如与智能分析中行为分析功能进行对接,让场景化应用更加的丰富。除此之外,新产品在云服务、远程操控(支持APP操作)、安全可靠性都有出色的表现,尽显灵活、创新、互联、可靠的王者风范。
这些底气的来源是什么?除了精工制造的基因外,高灵敏的探测器必不可少。王宇介绍,作为博世的拳头产品之一,探测器是博世防盗报警的核心优势所在,衡量一个探测器优劣的三项指标分别是,捕捉性能、抗误报能力、性价比,博世在每个维度上都尽力做到极致:
(1)在捕捉性能上,博世一是采用高质量光学元件设计,可以实现光学35毫米的焦距,而市场一般的入侵探测器的焦距仅在20-25毫米间,这能让其可在探测区域获取更多的能量,从而转化成更多的数据,实现更好的性能表现,如可对缓慢移动、快速闯入、爬行、边界移动、间歇性移动等情况进行探测;二是采用一步探测技术(FSP),与市场采用的传统脉冲处理技术不同的是,在融入算法之后,能实现更加快速的人体检测体验;三是采用动态温度补偿技术,作为博世专有算法技术,能在当人体温度过于接近室内温度时实现有效探测的同时,还可降低因传统探测器采用单纯提高灵敏度而导致的误报或因无法识别人体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而引发的漏报;
(2)在抗误报能力上,博世探测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抗荧光干扰,在36-40W的荧光灯干扰的情况下,不会引起探测器误报。二是抗白光干扰,一般的探测器能在6500勒克斯照度的白光不会引起设备故障,博世已经能达到1W的设计指标,比同类产品高出30%左右。加上其他的防宠物误报等人性化设计与领先光学设计,能让探测器整体的误报降低35%;
(3)在性价比上,博世探测器一方面通过提出五年质保,降低返修率等措施降低维护成本,另一方面通过专业设计,减少安装步骤,节省安装成本,两者结合性能上的优势,让博世探测器的优势非常显著。
(三)拓展数据可视化服务
随着智能安防时代的开启,未来市场必然会是数据规模与计算能力的角逐。数据作为未来智能应用的核心,更被视为未来的新能源。不少安防企业近年来围绕这数据的应用,开始了转型升级。
博世解决方案高级经理陈创表示,智能应用的落地要以用户需求为动力,在过去由于技术或者价格的因素导致推进的不尽人意,但现在的算力与智能均有了质的飞跃,能给用户创造更好的体验。“博世提供的所有智能应用都来自于与行业用户深度沟通,在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博世一方面让智能分析功能都内置于所有摄像机之中,减少用户额外的投入,另一方面在硬件运算能力加强的基础上,保证智能分析的精度与性能,真正实现数据变现与加速智能应用的落地。”
据陈创介绍,目前博世安防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帮助用户实现数据的挖掘:
一是通过新的Camera Trainer,实现机器学习自定义场景,帮助用户实现数据价值的变现。例如在水位分析应用中,通过Camera Trainer 训练摄像机根据水位线的位置变化辨别水位情况,数据经过累计一段时间后,可结合温度、气候等因素形成相关关系,为防范洪灾、河道管理提供有力保障。在工业场景中,借助Camera Trainer可以对生产流水线上的拥挤度及跌落情况进行检测,同时通过在传送带上设置占用警报,以避免货物堆积。在仓储物流链中,通过Camera Trainer可以实现摄像机对卸货区空闲度的计数与监测,从而提高业务效率。
二是基于博世传统的智能分析结果为用户提供服务。如通过目标对象如人、自行车、机动车、卡车等的颜色、速度、运动方向等,分析出监测场景的拥挤程度、目标停留时间等信息,通过这些记录的积累,可以精确呈现目标人员或车辆的轨迹或者速度等信息。
通过合作伙伴共同努力下,博世已经广泛在工业、机场、零售等应用场景实现落地,积累了多套成熟的数据服务案例。
博世的“有所不为”
在中国市场的布局中,博世一直坚持恪守专业与开放的原则。
在专业性上,区别于一般的产品供应商纯粹为推广自身的产品而做服务,博世更倾向于凭借制造、应用的经验,满足客户真实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全球最高、最卓越品质的产品。因此博世在拓展数据服务的时候,生态合作伙伴与集成商伙伴都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他们负责完成“最后一公里”的服务,共享市场红利。陈烨笃信,发挥整合产线最大的优势,联合合作伙伴,通过细分市场,深耕行业能实现博世在中国市场更好的发展。
在开放性上,博世一直走在全球安防的前沿。在智能时代下,开放的生态系统是促进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去年开始,博世与全球安防5个玩家打造开放安防生态联盟(OSSA,属非盈利性组织),以实现单一的IOT基础架构以及标准化的接口来应对行业挑战为共同愿景,加速创新应用落地。此外,博世还成立了安防物联网公司(SAST),着手开发安防OS系统,让全球所有的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可以在系统上进行算法与应用的上传与下载,推进智能安防的落地。
“在这个过程之中,挑战固然存在,但这些都是博世在安防产业中理应扮演的角色。无论是OSSA还是OS系统,都是面向全球安防玩家开放的,一枝独开不是春,封闭的心态是博世所不为的。”陈烨说道。
为与不为的辩证
归根结底,企业的成败之论无非在于是否真正理解“风物长宜放眼量”。
博世的为,是加速产品与技术的创新,不为,是为万物智联、科技成就生活之美打下坚实的产业环境基础。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成熟,所有行业的边界逐渐在消失,安防行业也不例外。对于博世安防而言,汽车的智能网联、智能家居、工业4.0、智能建筑都将是未来的拓展的方向。
智能安防本身便具有无限想象空间,跨行业的融合将是未来的常态。今年7月,博世和戴姆勒合作推出的自动代客泊车技术已在德国获得法律法规的批准。这也是首例得到政府许可的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能被应用于日常生活中。除了戴姆勒之外,博世正积极推动与中国本土OEM整车厂商的合作。通过场端“上帝视角”的智能摄像机与车辆雷达等传感器的交互传递,车辆能够在智能基础设施的引导下完成自动泊车功能。用户需要车辆时,只需掏出手机轻轻一按,车辆就会回到用户身边。自动泊车技术的落地,让博世更加坚实了跨领域合作的信心。
在这个时代,开放者赢,中央控制者输。博世的为与不为,将让更多的高山与高山相遇,为下一个辉煌的百年奠定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