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专业的自动化&安全生态服务平台
公众号
安全自动化

安全自动化

安防知识网

安防知识网

手机站
手机站

手机站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资讯频道横幅A1
首页 > 资讯 > 正文

业界领袖:我们眼中的2019安防(上)

相比去两年前,AI在资本市场经过一番热炒,纷纷选择安防落地,一时间得益于算法、算力的推进,“安防+AI”成为行业争相跟随的理念。2019年,整个行业似乎开始走向理性,在上半年新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并不多,但与之相反的,在微观层面对于智能安防的认知与理解,正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
资讯频道文章B

  “AI的声音要比去年小得多。”

  这是今年众多安防从业人员在今年最直观的感受。

  相比去两年前,AI在资本市场经过一番热炒,纷纷选择安防落地,一时间得益于算法、算力的推进,“安防+AI”成为行业争相跟随的理念。2019年,整个行业似乎开始走向理性,在上半年新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并不多,但与之相反的,在微观层面对于智能安防的认知与理解,正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

20190819824_63909194_xxl.jpg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每个曾改变时代的声音,都成为了时代本身。在2019已过去一半时间,无论是云淡风轻,还是波涛汹涌,回顾与总结都是为下次冲刺做好准备。

  2019年安防有哪些不同,业界领袖们有着哪些独特的体会?a&s传媒与30多位企业高管与专家一起聊了聊。这些声音,或者将成为这个时代最值得玩味的一部分。

  海康威视高级副总裁、研究院院长浦世亮:泛化看待安防领域的人工智能

  这一轮人工智能热潮发展至今已有四五年的时间,对于安防产业而言,人工智能并不是新鲜的技术诉求,因为在很久以前行业就被这样的需求所驱动,视频监控从“看得清”到“看得懂”,需求一直存在,因为这是用技防去替代人防的一个核心能力。但很久以来产业仍处于一种技术与用户需求或方案需求之间存在巨大鸿沟的状态。

  在深度学习出现之前,人工智能在安防领域的应用十分受限,没有办法大规模推广,基本只有车牌识别的应用相对成熟,因为它的应用场景相对规范。人脸识别虽然应用需求广泛,但由于场景的复杂性,极大地限制了人脸识别的大规模普及应用。

  然而这一轮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现有的人工智能尤其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性能实现了极大的突破,所以我们现在会更泛化的去看待安防领域的人工智能。它并不仅仅局限在安全管理上,视频监控其实更多是一种视觉传感器的角色,有了AI加持之后,它可以提取更丰富的数据信息,把物理世界进行数字化转化,然后为包括安防和更多其他实体经济的行业领域赋能。

  华为中国企业智能安防解决方案销售部总经理彭晓东:云+AI正在快速改变传统安防的架构

  新的云+AI的技术正在快速改变传统安防烟囱架构,通过云化方式建网,数据覆盖的广度以及深度会带来数量级的提升,数据价值更是“1+1>N”,实战效果会大幅度提升,云与大数据的结合,可以让AI得到更加广泛的快速应用。同时系统的安全性以及开放创新也会快速成为智能安防时代一个重要标准。

  我们认为整个AI发展的趋势一定会从集中式向分布式发展,最终形成端边云协同态势。AI前置是行业发展的一种态势,许多简单的场景,如果还是像传统的做法,视频传到后端,完成计算后再传结果,计算效率是非常低的,用户体验也很不好。华为认为,首先云端的AI跟前端的AI是协同的,但未来简单的场景仅需要前端的AI。组大网,云化是必选方式,同时对设备厂家提出了更高的技术积累要求包括云计算,大数据,高性能计算,存储,智能芯片等方面的能力。

  宇视科技智慧云产品总工王利彬:智能应用进入成熟阶段

  今年虽然AI看起来没有去年那么火,但从我们自身的角度看AI产品的出货量是成倍的在增长。出现这种现象也有可能是客户的接受度高了,市场不需要再像之前那样宣传,当前在公安、雪亮、智能交通工程项目中,已经不需要我们去过多宣传AI带来的价值,过去几十路与几百路的规模现在已经上升到上千路,智能应用开始逐渐进入到成熟的阶段。

  江森自控旗下泰科安防解决方案中国区销售总经理钟辉:市场竞争向海量数据处理与智能分析转移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平台等技术的发展,AI将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智慧建筑,更好的满足人们对安全、高效、舒适、节能的需求。整体来看,国内安防领域市场规模足够大,机会也足够多。随着AI技术创新和应用需求的推动,国内安防市场将迎来历史性转折点,市场将从过去设备低价竞争,发展到更高层面的海量数据处理和智能分析的竞争。

  天跃科技副总裁范舟:AI智能化工具要形成智能安防管理平台应用闭环

  针对大热的AI智能化应用,当前大部分公司主要专注于围绕产品感知端构建智能化场景。不可否认,感知技术是提升用户业务能力的有效手段,但感知仅能更精准更快速发现场景应用中的异常问题。而从管理角度来看,发现问题仅是起始状态,最为关键的是解决问题、解决效果监控以及管理提升建议。

  我们认为,所有智能化的技术手段仅是工具,并不是最终的管理目标,AI智能化工具必须贯穿落实到管理目标、管理执行、管理监控和管理提升四个环节,形成智能安防管理平台应用闭环。因此,我们这些年的探索,也是希望把最新的技术,例如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以及AI技术、AIoT技术,与客户的最终管理目标相结合,希望在这最后一公里,实现客户管理目标落地。

  Axxonsoft耐实(上海)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荆朝刚:安防行业将往平台化方向发展

  从全球安防市场格局来看,在硬件市场相对稳定,外资品牌要发展需另辟蹊径。从应用场景上来看,安防行业未来将往平台化方向发展,平台将主导智能安防的应用。虽然目前有智能前置的做法,我们也在和合作伙伴在做,但目前的前端芯片性能有限,更多更复杂的AI算法还是需要在后端来完成,而且再高级的AI算法也需要依赖平台来展现价值,所以我们还是认为平台才是核心。

  公安三所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研究员梅林博士:非标准场景AI应用仍有待提升

  在一些标准化的场景中,人脸识别、人证合一、车辆结构化描述等AI技术应用拥有很高的成熟度,应用效果很好。但在一些非标准化的场景下,比如开放式的1:N人脸识别或是非交通卡口的治安监控点,由于安装角度、光线环境等因素,人脸和车辆的识别分析效果依旧有待提升。

  另外,继人脸识别之后,行人重识别正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研究单位的重视,但这也是一个非标场景,角度、距离、光线、装扮等都会对识别分析的效果产生影响,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精准识别仍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但一旦突破了应用瓶颈,便可以很好地助力公安实战应用。现阶段,行人重识别技术还处在相关研究机构技术积累的阶段,距离落地应用仍有待时间考验。

  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视频技术与系统工程研究中心薛向阳博士:AI应用依赖于场景

  AI依赖于应用场景,只要场景确定(即各种边界条件确定),这个时候研发人员比较容易将应用性能等调整得很好。但如果更换了一个场景,原来那套方法就需要进行再调整,这也反映出AI算法模型泛化能力不够,主要以定制化为主,限制了大范围推广。同时,当前许多AI算法都是数据驱动的,需要持续收集大量特定应用场景的数据,然后在应用中进行持续迭代优化,这个过程所需人力与物力对于许多企业而言,显然是会带来非常大的技术成本和运维等综合压力。

  阅面科技联合创始人宋向明:人脸识别市场短期内不会集中

  考虑到人脸识别产品使用的地域性差异、不同群体的接受程度和使用需求,硬件实体的竞争基本不会出现互联网一家独大的情况,人脸识别技术涉及内容较多,还有新产品形态的出现,我认为目前及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都是“百家争鸣”的状态。随着市场教育、开拓,市场在不断扩大,玩家也在增加。

  云天励飞公司公共安全产业线解决方案总监陈希超:AI产业不再单纯比拼算法或设备智能化

  AI产业的发展已经不是单纯比拼AI算法或设备智能化,最重要的是对市场的精确把握、对数据的加工处理能力和精细化应用场景的探索。对于AI公司来讲,敏捷的商业嗅觉和快速响应的研发能力尤为重要,这是AI技术变现的关键;其次,数据是AI系统落地的核心,是产业化的土壤,是新业务场景创新的基础;最后,要聚焦在细分的场景应用、贴近用户需求,基于准确感知用户后再造用户体验度。

  博思廷创始人兼CEO王巍:依靠积淀和协同争取更多的视频AI落地机会

  随着视频AI市场从局部热点向广度和深度同时发展,市场格局也开始进入战国时代。深度学习带来的技术红利正在成为过去时,落地才是重中之重。技术固然重要,但越来越成为一个必要非充分条件,因为技术同质化已经日益明显,技术本身已经无法在市场端形成明显优势。

  因此,技术厂商不能满足于仅从研发端发力,甚至产品或解决方案的单点突破都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和客户要求。为了解决场景化落地的难题,各路英雄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发力云边端协同及商业模式创新。同时,也必须深入用户业务逻辑,合纵连横建立生态协同,以便为用户提供更实用和更具性价比的解决方案,帮助用户实现价值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对市场深刻理解、软硬通吃、积累充分的厂商将获得越来越多机会。

  的卢深视创始人兼CEO户磊:三维识别是未来机器视觉识别重要趋势

  当前安防领域很多场景的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需要更高精度和更高性能的三维人脸识别技术去填补,可以说,三维识别是未来机器视觉识别重要发展趋势,也是安防产业发展的刚需。因此,我们认为,三维人脸识别技术是当前探索AI框架下短时间无法实现突破性情况下,从技术逻辑上来讲十分自然而然的发展趋势。

  杭州宇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团队:单纯的技术优势不足以支撑企业长久立足

  安防市场其实是一个高度碎片化的市场,任何一个场景、任何一个用户都可能有不同的需求,而标准产品还不能完全满足所有的需求,非标准化场景的定制还需要耗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商业环境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要想在市场立足,必须在缝隙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单纯的技术优势并不足以支撑企业长久立足。

  华尊科技董秘景岳:安防产业由前端带动,由平台推动应用

  整个安防产业是由前端带动,然后再由平台推动上层应用。实际上,算法能力十分受限于前端,前端需要解决硬性技术问题,比如产品散热、芯片处理能力、图像精度、三维视觉等,这对于前端厂商来讲是一个很大挑战。这些问题解决了,意味着可从前端获取更清晰、更精准、更稳定的感知数据,从而更大化发挥数据的商业价值。

  在针对算力提升问题,当前很多厂商已经开始智能化前移,不过前端智能化的路依然比较漫长,存在很多提升的空间而根据我们对用户需求的理解,更多用户本着分层解耦的建设思路,更希望前端厂商、算力算法厂商以及应用层厂商相互协同,融合各自长处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中威电子市场总监俞江峰:情感人工智能或将成为人工智能的下一个高点

  不论微表情识别还是基于血谱成像的情感人工智能,其实两三年前这一块的市场就已经有人在关注并衍生出一些相关的技术概念和算法模型,只不过一直没有较为成熟的产品出来,但随着技术研究的深入、用户市场的培育以及相关产品的陆续面世,情感人工智能的应用市场将会被迅速打开,届时也许会重现当前人脸识别市场的盛况。

  这主要是因为,现阶段基于人脸识别的应用市场已经进入到了全面开发的阶段,除了专注于个人身份认证的应用之外,人脸特征的单一性也决定了通过抓拍一张人脸后续将没有办法去做更深入的研究,但如果能够把人的情绪、行为等其他方面的特征信息识别分析出来,那么,围绕着人的研究数据将会更丰富且更立体精准,由此也可以拓展出更丰富且个性化的应用,由此可见,情感人工智能或将成为人工智能的下一个高点。



参与评论
回复:
0/300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a&s观点。
0
关于我们

资讯是全球知名展览公司百科展览集团旗下的专业媒体平台,自1994年品牌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安全&自动化产业前沿产品、技术及市场趋势的专业媒体传播和品牌服务。从安全管理到产业数字化,资讯拥有首屈一指的国际行业展览会资源以及丰富的媒体经验,提供媒体、活动、展会等整合营销服务。

免责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如使用任何字体和图片文字有冒犯其版权所有方的,皆为无意。如您是字体厂商、图片文字厂商等版权方,且不允许本站使用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请联系我们,本站核实后将立即删除!任何版权方从未通知联系本站管理者停止使用,并索要赔偿或上诉法院的,均视为新型网络碰瓷及敲诈勒索,将不予任何的法律和经济赔偿!敬请谅解!
© 2024 - 2030 Messe Frankfurt (Shenzhen)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兰克福展览(深圳)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7266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264号
用户
反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