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专业的自动化&安全生态服务平台
公众号
安全自动化

安全自动化

安防知识网

安防知识网

手机站
手机站

手机站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资讯频道横幅A1
首页 > 资讯 > 正文

不同场景 智慧养老需求不同

機構VS.社區VS.居家 需求大不同

们以往对于老人看护的观念仍多停留在诉诸情感的关怀,却忽略智慧科技的帮助能带来更优质的看护服务,让人力花费在真正重要的地方,以增进整体看护质量。
资讯频道文章B

      文/刘雨灵

      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不同,智慧养老中的看护可分为机构式看护、小区式看护和居家式看护等三种形式。机构式看护是提供老人全天候的照顾服务,面向无法以小区或居家方式照顾的老人,这类机构包括:赡养中心、老人公寓、老人集合住宅、养护中心、长期看护机构、护理之家、急慢性医院等。小区式看护则为让老人白天到机构中接受照顾,晚上再回家过夜,包括:日间托老中心、日间看护中心、临托服务中心、失智老人日托中心等。居家式看护则由家人或雇用的看护于家中提供照顾,包括政府大力推动的「居家照顾服务」,让老人不需离开「家」,家人成为照顾者,以发挥「就地取才」的看护人力。

  人们以往对于老人看护的观念仍多停留在诉诸情感的关怀,却忽略智慧科技的帮助能带来更优质的看护服务,让人力花费在真正重要的地方,以增进整体看护质量。以下就双连赡养中心(机构式)、台湾受恩(小区式)的智慧化建置现况加以梳理,并从他们的经验来看居家式看护。

  以人为本的全方位照顾:双连赡养中心

  双连赡养中心于2000年正式启用,并于2008年成立老人研究中心,将智能科技系统导入园区各部门,目前共服务432位长者,等待入住候补逾千人,为多年来国内外赡养同业的模范指标。

  智慧看护核心需求

  在长照体系中运用智慧科技e化的主要核心,以照顾更有效益,使老人更安全、更有尊严的理念,而通过软件规划等智能化技术,将平常运作的服务窗体及照顾流程更趋完善并便于管理。台湾一位护理师花在照顾老人的平均时间为每天每位2小时,日本是3小时,德国则有4.4小时,导入智慧科技便是双连希望能增加平均看护时间的原因之一。

  智能化服务模块关键要素

  一个智能化的服务模块需有几个要素:

  1. 软件工程人员与长照现场人员须有共通语言,才能规划出符合护老系统又能发挥效益的智能解决方案。

  2. 受限政府采购法,每一次的项目得标厂商可能不同,但系统及服务应有连贯性。

  3. 看护人员需花时间做教育训练,学习使用科技工具。

  4. 需考虑投资成本,若成本高却不见成效,项目便会停滞。

  智能化系统建置

  双连本身拥有两位正式编制的研究人员,专职负责老人需求与管理需求的研究,得出几个智能系统规划的考虑重点:长者的安全、管理效益以及简化长者操作计算机的繁琐手续。

  1. ZigBee定位系统:利用无线感测技术(WSN),结合ZigBee无线通信协议与智能监控系统,透过老人随身的ZigBee感测卡与视频实时监控系统,中心可在接收事故通知时得知老人所在位置,做出警急应变处理。

  2. ICT平台:建立标准化服务SOP,导入机构营运管理的ICT平台,加速作业时间与数据管理的便利性以提升管理效率。

  3. 服务链接器(Service Connection Device, SCD):功能包括视讯通话、网络收音机、电子布告栏等,老人通过触控式使用设备,透过SCD接口即可与家属视讯通话、实现叫车、叫外送等服务。

  4. RFID智能辨识系统:透过各区内的读取器(Reader),藉由侦测老人佩带的Tag,当老人按下紧急按钮时可得知呼叫位置,提醒人员前往处理。

  5. HOCA智能居服管理系统:与浩鑫策略合作,导入居家照顾服务流程管理平台,提供行政管理与行动管理,实时掌握班表派工、所需服务项目、服务评鉴等讯息,改善人力资源分配。

  6. 资通讯系统优化(进行中):与友达合作,为现有的ICT系统进行优化。

  给业主的智慧化导入建议

  对于不清楚自己需求的赡养机构,建议照以下顺序一步一步来,从这样的经营过程中找出必须注意的重要事项:

  1. 建立老者基本数据库;

  2. 建立看护纪录;

  3. 建立整合型的看护纪录;

  4. 为看护纪录做质量管理;

  5. 整体数据的汇整。

  结合物联网与大数据:受恩智慧看护大楼

  由台湾受恩所建置的受恩智慧看护大楼于今年3月开幕,将智能居家养老系统导入至中心内,并发展定制化的看护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成为物联网与大数据相关技术的养老实践场域。

  智慧看护核心需求

  智慧养老2.0讲求服务弹性,须有强而有力的工具来支撑,以满足老人们的不同需求。过去无论是管理人员或看护人员,皆花费太多时间在无谓的窗体作业,透过信息化的云端管理流程取代纸本作业,将可大幅简化服务前/服务后的效率,让「服务中」的质量与价值最大化,把生活重新带回给老人。

  智能化系统建置

  台湾受恩是单一服务公司,目的是要提供客制化服务,因此需要许多的产品与技术。受恩智慧看护大楼共有四层楼,一楼为日间照顾中心,三楼为短期住宿,四楼为数据管理中心。

  1. 监控系统:一楼的日照中心为老人社交空间,透过装设360度热成像感应摄影机得知其活动状况,代替工作人员因照顾者较多而疏于照看记录的辅助工具。

  2. Beacon微定位系统:实时追踪老人位置,再搭配AI技术分析移动轨迹及行为模式,增强看护环境的安全性与实时应变能力。后续也将规划与其他软硬件结合,布建于邻近小区以延伸老人安全范围。

  3. 人脸识别:导入人脸识别门禁管理应用,并记录老人在中心内的活动情形。

  4. 智慧床垫:可侦测睡眠状态与上下床情形,老人起身时能自动通知看护员协助。

  5. 各式物联网传感器:如空气质量侦测、红外线、水流传感器等,汇整老人生活作息与健康数据。

  6. 大数据分析(进行中):将运用物联网技术所收集的数据加以汇整,于监控中心转化为可视化信息。目前仍处于资料收集阶段,待累积足够数据,未来将进行大数据分析以挖掘更佳的解决方案。

  与厂商的合作模式

  1. 厂商提供整套相关设备产品,受恩负责整合并销售。

  2. 厂商有想法也有解决方案,可进入受恩的看护场所做测试,经过整合后往外输出。

  3. 厂商与受恩皆有各自的服务,彼此串联作服务的链结,是成本最低的作法。

  4. 共同开发,所花费的时间与成本最高。但随着受恩本身的执行能力愈高,共同开发的机会也会日益降低。

  Smart Home切智慧居家看护的问题

  1. 成本过高,没有非得导入的强烈诱因。

  2. 对于可能产生的个人隐私问题有疑虑。

  3. 居家看护为物联网应用,却没有服务团队。

  其实智慧养老最大的需求及数量都在个人居家,许多厂商从Smart Home切进居家看护,感觉用途似乎较明确但其实没那么简单。并非因为居家看护可行,就能做到智慧看护,而是要两条路并行,让市场对智慧家庭的接受度慢慢提升,使欲导入居家看护的家庭觉得有其价值,便可提高建置Smart Sensors的意愿。

  智慧看护新蓝海 需求沟通、教育训练是最大挑战

  智慧看护可说是一个新蓝海,虽有众多科技厂前仆后继进入,却尚未出现真正完善的解决方案,形成百家争鸣的状态。双连赡养中心总顾问蔡芳文认为可能有几个原因:这些厂商可能规模不够大,经营无法永续,自然无法支撑任何一个中小型机构。除此之外,由于业主对自己的需求不甚清楚,厂商亦无法提供适合现场需求的解决方案,以致沟通的过程旷日废时。

  台湾受恩总经理刘庭轩则提出另一种看法:互相找解决方案的过程极长,因此有往往越大的公司可能越难合作,尤其看护服务有许多的工作流程与细节,技术人员需长期到现场蹲点以了解实际状况,然大企业有自己的预算、人力及KPI问题,较难以投入过多人力与资源,讨论修正的时程一旦拉长,往往衍生许多后续问题。

  除需求沟通的过程需长期磨合外,教育训练亦是另一项挑战。第一线照顾工作员与管理者对于智慧化科技的应用产生落差,特别是多数人员不熟悉科技产品而心生抗拒,往往需要在其执行服务时派员陪同做教育训练,所付出的人力、心力亦相当可观。

  安企商机在哪里?

  1. 小区日照中心或赡养机构皆有监控需求,需要大范围监控老人在中心内的活动状况。

  2. 对智能图像分析产生需求,在提供安防监控的同时,可作诸如老人行为偏好、行进轨迹的可视化数据分析。

  3.  智慧养老多从智能家庭切入,视频监控为其中一环,但需考虑如何有效监控又不妨碍被监测者隐私的解决方案,例如利用算法去掉人像信息,改以身体轴线的运动向量呈现等。

  4. 室内定位技术如ZigBee、Beacon、RFID等,以监护老人位置并达到紧急救援目的。

  5. 投入智能看护者多为电子科技大厂,本身不做安控,倾向与其他领域厂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本文转自台湾安防知识网)


参与评论
回复:
0/300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a&s观点。
0
关于我们

资讯是全球知名展览公司百科展览集团旗下的专业媒体平台,自1994年品牌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安全&自动化产业前沿产品、技术及市场趋势的专业媒体传播和品牌服务。从安全管理到产业数字化,资讯拥有首屈一指的国际行业展览会资源以及丰富的媒体经验,提供媒体、活动、展会等整合营销服务。

免责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如使用任何字体和图片文字有冒犯其版权所有方的,皆为无意。如您是字体厂商、图片文字厂商等版权方,且不允许本站使用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请联系我们,本站核实后将立即删除!任何版权方从未通知联系本站管理者停止使用,并索要赔偿或上诉法院的,均视为新型网络碰瓷及敲诈勒索,将不予任何的法律和经济赔偿!敬请谅解!
© 2024 - 2030 Messe Frankfurt (Shenzhen)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兰克福展览(深圳)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7266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264号
用户
反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