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幸,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原本相互独立的工业制造、医疗健康、安全防范、物流管理等不同行当,在智能算法底层被打通之后,各个应用场景中的智能应用,越来越相似,并往大数据上靠拢。本文以海康威视机器人业务布局为例,阐述当前安防企业在智能机器人道路上的探索。
机器人促进物流仓储自动化
当我们在网购时,萦绕人心的是什么?据调查,产品质量、性价比、售后服务、物流服务已经成为网购后最关注的点。撇开产品本身,物流服务已经上升为网购体验最重要的环节,如何提升物流速度与品质,远远没有人们想象中如增加仓库搬运工、增加快递人员等那么简单。
根据目前统计的数据,我国智能物流设备市场的容量到2014年已达496亿,2015年达到684亿,预计到2018年智能物流装备市场容量将可达1360亿,年增速将超过20%以上,这为物流装备提供商提供了很大的发展机会。市场表现出如此旺盛的需求,具有前瞻眼光的企业,纷纷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开始在智能物流领域发力,以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最为引人注意:
据网上资料显示,京东自建仓库物流系统“亚洲一号”从 2014 年开始正式投入使用,其软件部分的仓库管理、控制、配送信息系统均由京东自主研发。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武汉这五地的仓库共同组成了“亚洲一号”物流配送系统,其中作为京东旗舰工程的上海“亚洲一号”基地已向第三方商家提供仓储服务。“亚洲一号”中 99% 的操作已实现自动化,部分硬件采用欧洲进口的自动分拣机、堆垛机。自动分拣机的分拣处理能力超过 20000 件/小时,准确达 99.99%。
京东的主要竞争对手,天猫当然也不会坐以待毙,与京东自建物流系统不同,天猫的物流采用第三方——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服务。只要工作人员手动将标签(涵盖整套订单系工统的信息)贴在纸箱上,与装货入箱之外,后续的其他程序(传送、扫描)基本上依靠自动化完成。如依靠 WMS 仓储系统和 S 型的拣货路线,可自动配齐订单上的货物、在封箱环节中,通过图像识别技术,确保货物能与订单信息相匹配、运货机器人任货物运输者的角色等。
以海康威视为代表的安防企业切入这块市场,则不仅仅是为京东、天猫及其已有案例应用的网易考拉等电商平台提供仓储物流解决方案,更瞄准了基数庞大的制造业热度不减的自动化需求。但到底自动化有什么样的魔力,能让企业纷纷加大投入?以案例数据来说明:在海康威视安防产业基地中,一期项目投入使用海康威视机器人近900台,实现覆盖仓储总面积12万平方米,日出货1亿元供货需求,节约调度、仓储等岗位人工约70%,提升订单处理效率40%。
据介绍,海康威视产业基地一期工厂仓库与产线车间已实现原材料自动入库、出库管理、产线自动上料、生产过程环节智能检测等功能。作为电子制造商角色的海康威视,其智能制造的梦想蓝图的架构已经初步完成,而其意欲将自身的成功案例复制给厄待“智能化”的制造业厂商的“野心”,可窥一斑。
移动机器人除了在物流仓储领域(智能仓储、智能搬运、智能分拣解决方案)大放异彩之外,海康威视也将其应用在智能停车中,泊车机器人通过视觉&惯性双导航定位,将定位误差缩小于5mm以内,可完成2500kg汽车的升举、搬运、旋转、下放,2分钟内帮助用户实现停好车,并可同时调度500辆汽车,最多可并排停放4排汽车,在乌镇互联网大会期间该应用使得同等面积停车场停车数量增加40%。当前机器人虽为牛刀小试,但其将颠覆传统行业的观点,已经成为业内共识。同时,“机器人不是在复制人,它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存在”的观点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虽然家庭陪护机器人也是有一定市场的需求,但总体而言2B才是重头戏,因为这些行业机器人带给用户的利益更为直观,例如每年提升多少工作效率或者节省多少成本,对于它的“绩效”远远要比家庭陪护机器人来得更加的直接。同时在当前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相关政策的催动下,未来行业市场的潜力将远远大于家庭消费市场。困扰于成本及转型双向需求的行业用户,对于智能制造有着殷切的期望,而拥有嵌入式、ISP、模式识别等技术的安防企业,抓住中国制造2025的机遇,实现产品外延是趋势也是必然之路,更有望打破外商对该市场的垄断,让用户真正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