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机器视觉时代 视频监控超进化
尽管同被认为是人工智能下属科目,但机器视觉与我们行业所熟悉的计算机视觉严格上并不一致,计算机视觉侧重于图像信号本身及相关交叉学科的研究,如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等,而机器视觉侧重于广义图像信号与自动化控制(生产线)方面的应用,如零件直径测量、表面缺陷检测、条码识别等,对速度和准确度的要求要比计算机视觉高出很多倍。
机器视觉系统是运用现代先进的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传感技术,很好地给人们提出机器代替人眼进行测量与判断的办法。作为以视频图像为核心的安防企业,对于图像技术并不陌生。后半场入局与国际机器视觉品牌同台竞技的海康,就打出了“起步便于世界同步”的口号。
在生产线上,人在从事测量和判断的工作可能会因疲劳、个人差异等产生误差和错误,但是机器却会不知疲倦地、稳定地进行下去,且准确性高,能让工厂真正节省时间及成本,优化物流过程,提升生产力及产品质量。根据公开资料,海康威视机器视觉运用到流水线、仓储中心、中转站和集散中心,不仅实现自动化对包装上数字码信息的采集、识别、管理和分析,更与其主业视频监控系统互联,实现包裹追溯等功能。
也有人这么提过,如果说工业机器人是人类手的延伸、交通工具是人类腿的延伸,那么机器视觉就相当于人类视觉的延伸,也是实现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必要手段。正因为此,海康威视推出面阵相机、线性相机、立体相机等机器视觉系列产品,正是看到未来市场对于此类相机的需求(定位、识别、读码、检测、信息管理等)。
当前安防行业已经初步完成智能场景的适配,随着深度学习算法和智能芯片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安防”将全面与IT大数据业务平台形成无缝的对接,形成真正的智能大安防时代。而当前的机器视觉正是安防行业向前前进的一小步,是人工智能穿透产业的现象之一,以海康威视为代表的拥有深厚研发实力的安防“大咖”,自然不会放过这一商机。
无人机“矛盾”都要“型”
外行谈起无人机,第一时间会想到大疆,行业人员谈起无人机,大部分会想起海康威视,这并没有多大的夸大成分,海康威视在2015年深圳安博会上,推出无人机产品以来,一直是行业热议的焦点。
作为海康威视机器人策略的重头戏,其无人机有什么亮点呢?一言以蔽之,便是与大疆等无人机厂商形成领域差异化的产品。当前安防企业的产品已经覆盖了手持单兵、指挥大屏、管理平台……结合无人机产品,将能让用户实现对一些特殊环境的目标跟踪、设备巡检、道路监控、区域巡查等功能。作为视频监控系统的延伸和重要子系统,海康威视在无人机上,立足安防,专注行业,致力打造全球领先的行业级无人机解决方案。
与智能安防时代相呼应,海康威视无人机支持智能视觉感知系统,能够智能感知障碍物,实现自动悬停,灵活避障;支持超声波光流系统,能够在无GPS的情况下精准定位,让起降更加安全。
相比一般的无人机厂商,安防企业拥有着先天的优势:深耕行业市场、一体式解决方案,在用户选择产品时赢得更好的印象——例如星光级成像、热成像、4K高清成像等等,这些安防厂商娴熟的视频采集设备与处理技术,在无人机上一样绽放光彩。
2016年,在原有的无人机产品上,海康威视推出了“防御者”系列干扰器,作为“反无人机”市场的开山之作,其通过无人机的数据链路和定位系统,切断无人机和遥控器之前的通讯,迫使无人机悬停,降落或将其驱离。看上去简单的原理,对于禁飞区域而言,当之无愧“神器”的存在。
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统计在2015年7月~2016年6月期间,无人机产业在安防领域规模约有1.8亿元,占比12%。海康威视无人机产品线,经过两年的摸索,已经齐全“矛与盾”,攻防兼备,开始朝着智能化与专业化的方向不断进军,未来市场可期。
后记
从海康威视专门成立的海康机器人本身的定位而言,纵观其三大核心产品线,行业用户或许是其机器人业务的核心,目前而言,行业用户相比家庭用户对于机器人的需求确实更为旺盛,但与主业安防相比,市场营收还无多大亮点,市场仍需慢慢培育。就如海康威视总裁胡扬忠说的那样,“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却是必由之路,要有耐心”。海康威视机器人战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不仅仅是自身对于技术的不懈投入,也是制造大企责任意识的觉醒,在智能安防时代,海康威视正在进行着新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