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大众筹平台所捧红的明星硬件单品来看,云端化势头非常明显。由此可见,用户不再仅仅只是为其纯粹的功能而买单,以行车记录仪为例,我们来看看它的互联网化蜕变:一方面记录在云端的数据无论在何处都可读取,消费者不再需要考虑购买32G还是64G;另一方面更大的可能性在于云端的服务,配置一个客服系统在行车记录仪也不再只是想象。
随着智慧社区的政策加码,众多地产商纷纷拥抱互联网企业:华远地产恋上360,正荣地产携手小米,方兴地产联合企鹅军团腾讯……在此不求对安防行业所造成的阴影面积有多大,关键在于安防行业如何把控价值链的核心地位。这个地位意味着巨大的蛋糕:根据新浪数据,社区年均总体消费需求为13万亿元,社区商业目前的价值为5.52万亿元。
安防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门禁系统。身份识别可以使用设备,也可以选择由人来主动识别,“人—人”的模式在家庭及社区接受度普遍更高,“人—设备”更适合于人流量更大的商场或写字楼。在此我们只看与智慧社区关联度密切的“人—人”识别模式。
以往传统的门禁模式需要配置一套复杂的线路及组网,且各个厂商的方案各不一样,由于是封闭的系统,虽说实现了“人—人”的识别,但想要各个系统对接与打通非常费劲,更进一步说,由于门禁系统直接掌控业主资源,封闭的系统无法构建智慧社区的大数据,以及在数据之上形成的商业链。由此可见,互联网化一定是智能安防的未来。
“移动门禁”小投入如何实现互联网化?
互联网的技术总是可以渗透在各行各业,一家与安防看似毫不相干的融合通讯服务商,却可以通过ICT的手段低成本快速对接硬件厂商的“移动门禁”系统方案——深圳市云之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单到硬件厂商只需要配置一台带摄像头的安卓机,加上小区稳定的网络环境;软件上,通过一个API接口,就完成了以下体验:
访客输入楼栋号/房号,系统拨通到业主绑定的手机上,接听后确认来访人的身份,便点击“开锁”按键即可完成。”DTMF”技术也应用在类似“10086”的客服系统中,通过按键完成一系列功能。此外,想配置任何按键属性都是可能的,例如呼叫管理处、急救等。
据称,云之讯的这套方案,语音对话,采用混合网络的形式,访客端是通过IP接入网络,而业主端接听则是通过运营商的线路,由于一端有稳定的网络保证、另一端是运营商的资源,音质确保能做到通畅、清晰。而视频对话目前两端走的都是IP网络,业主端在wifi环境下较为理想。因此也给了业主主动权,如果非网络环境下,他可以选择电话接听,而在有wifi环境下,他可以选择视频接听。
如果身在国外怎么办?云之讯的技术人员告诉我们,对接海外的话,美国、韩国、香港、新加波等地的网络通话品质是可以保证的。
更多的想象空间在于将终端屏幕作为入口,强大的互联网能力尽在掌控。这或许正是我们理想的商业模式,而更好地服务于人便是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