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政策来看,2012年10月,银监会对商业银行下发了一份《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引》),首次对金融服务外包提出具体要求。《指引》明确指出,银监会有权要求服务提供商接受外部机构的审计,并且将与其派出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外包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外包服务活动风险情况进行延伸检查,监督检查结果应纳入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评级。据悉,目前已有地方银监局开始摸底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外包项目。
除了国家政策的出台,地方标准也在不断完善中。金融机构购买信息技术服务如何保证质量,防范金融风险。今年6月份,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金融机构信息技术服务外包质量管理规范》(简称《规范》),《规范》对信息服务外包质量评价指标提供示范标准,涵盖安全性、可靠性、响应性指标等五大项指标,该《规范》已于7月1日起实施。
不难看出,国家、地方在不断加强对外包市场的监管,但也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据了解,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外包服务提供商还未形成统一的评估体系、定价机制以及管理模式。金融服务外包提供商和银行之间的合作基本上是靠双方制定的合同来约束,但事实上,最终出现风险之后大多依然由银行来承担。
银行用户在选择外包服务提供商时,主要从哪些方面去考虑?星展(台湾)商业银行徐子文谈到,选择外包服务提供商时首先考核其服务品质。招商银行张骏进一步介绍道:“选择的标准包括四条:第一,符合监管规定的资质;第二,能满足银行的管理要求;第三,能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技防服务和技术支持;第四,服务资费方面具备较高的性价比。”
而G4S台湾常务董事兼总经理武亚铭从外包服务提供商的角色出发,谈到如何来保证优质的服务。他以报警为例,说道:“我们的目标是预防犯罪,降低犯罪率,出了事故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是最基本的。而且警卫和巡逻车每天在定点巡检,每三个月由银行的保安经理给我们做培训。”
培训的意义在于传递总行和分行政策以及需要执行的方向,不仅有利于培养警卫团队的合作精神,同时让保安感觉是银行的一份子,让他们找到归属感。每一季一次的集体会议,每一个保安员都相互认识,同时制定标准作业程序。每三个月有一次轮调机会,知道各个银行的作业程序,不会影响客户的品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