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楼是专业商业办公用楼的别称,从安全防范整体需求来看,着重强调的是确保上班工作人员的方便、舒适、安全。
在写字楼安全防范系统中,视频监控同样是最重要的一环。其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公共区域(房间内部多由租户自建),如出入口、大堂、电梯前室、楼顶,还有仓库、财务室、机房、车库等人员和财物相对集中的区域。
关键位置采用高清
从技术需求来看,写字楼对高清的需求逐渐升温,这在甲级写字楼中尤为凸显。在诸如出入口、大厅、财务室等区域,安装高清摄像机可以直接捕捉到车牌、人脸等详细信息。与此同时,高清探头可以配合后台智能分析软件,做到出入口处的车牌识别或大厅内的人流统计、财务室的人脸识别等。
在上海复欣物业管理发展有限公司工程部总工程师洪镇德看来,“写字楼对摄像头的清晰度要求在提升,所以在设备更新选型上会采用更高线数的摄像机,继续发展下去就要全高清。”事实上,高清应用的比重在写字楼领域也在提升。从采访中也了解到,在建的“上海中心”除电梯采用模拟+编码器模式外,大部分都采用高清网络摄像机。当然,除了要求高和“不差钱”外,这类标杆性项目也希望在新技术应用上形成一种行业导向性作用。
基于TCP/IP协议,更多的信息交互
写字楼项目监控架构上,模拟系统、模数混合系统、IP网络系统三类形态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应用,上规模的项目整体趋势正朝IP架构发展。“目前写字楼领域,纯IP的、模拟加数字、和模拟的,IP的占有率还没有模拟加数字的市场大——混合架构的占到50%以上,IP系统的在40%左右。”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专家委员会特聘顾问专家陈佳实在面访中谈到。
而这股需求同样得到来自工程一线的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建筑智能化事业部总工程师李进保佐证:“2009年,我们做的京基100安防设计方案其实已经不算最先进,比如视频监控系统,它走的还是编解码器+模拟摄像机的模数混合架构。而从2010年后,现在上规模的项目基本上都是走全IP架构,因为数字+高清的架构优势更为明显。”
TCP/IP架构的建立为写字楼内智能化系统之间信息交互打下基础,不过从目前国内写字楼系统集成程度来看,大多还是停留在一些简单的物理连接(如门禁的开关量与消防系统对接联动),与用户实际需求的自动化还有一段距离。
[nextpage]
统一的标准协议
集成之路踟蹰不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智能建筑行业统一的通信协议的缺失。目前住建部等管理部门并没有针对智能建筑行业安防应用出台明确的规范,安防设计参照的也是通用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其中并没有给出一致的集成模式;而接口方面,据泰科集成安防产品经理王介绍,目前依旧是OPC、BACnet、lonworks、Modbus、ODBC、SQL、WEB、 XML、 API、SDK等多个通信协议并存的局面。由此不同厂家产品之间的数据交换困难重重。
标准协议不一致也会造成垄断,除BA楼控外,监控平台也有类似现象。“像国内某品牌的监控平台,它的编解码并不对外开放,只能兼容几款摄像机,以便用他的编解码器,相关设备也要配备它的产品。”达实李进保说。
“未来智能建筑安防领域应该会出现类似电工行业的一些基础的统一协议。”上海建坤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褚邃良在采访中谈到,目前国际电工协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IEC)会规定一些统一协议和标准,比如以前关于度量衡,有英制、美制和中制,单位有磅、公斤和斤,那么现在全世界统一用千克。安防行业未来也会朝这个方向发展。
超高层及建筑群应急联动
在应付突发事件方面,超高层和建筑群存在明显的安全“软肋”。虽然国内发生类似9.11世贸大楼事件的概率微乎其微,不过还是有可能遭遇到地震、爆炸、火灾和有害气体泄漏等灾难性事件。譬如发生火灾,其火势蔓延快,扑救难度大,人员逃生困难。
如何去疏散人群,如何将灾难降到最小,都是大型建筑物管需要考虑的重点。西门子楼宇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解决方案经理张泳在采访中强调:“一旦发现报警事件,反应时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超高层或建筑群也要和车站、码头、地铁、机场一样建立应急联动平台,并切入到城市应急指挥中心。
对此,GB50314-2006 有做类似要求:“大型建筑物或其群体,应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为基础,构建应急联动系统。”由此,超高层建筑一般都需要设置多个安防控制中心。普通的写字楼或商业大厦只需建设一个安防监控中心机房、一个消防监控中心机房,而超高层、建筑群可能会建设两到三个,以便及时出警。比如在建的上海中心,就在避难层规划设计一个安防控制中心和一个消防控制中心,以便及时出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