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分析技术的发展,视频检测的检测精度和干扰问题已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视频触发检测方式也逐渐脱颖而出,并已受到青睐。
让我们的城市畅通无阻”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目标。
中国的发展,经济的腾飞,使得人民的物质生活质量大幅提高,汽车的拥有量逐年递增,增幅都在15%~20%之间,随之带来的问题就是城市街道的拥挤!几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扩路、道路增宽一直在不断进行,但仍然无法解决道路的拥堵问题。归根结底,保证良好的行车秩序才是解决拥堵问题的根本办法。
为了能在这川流不息的路面上“保障”自己的通行,违规行驶的现象就开始频繁出现,闯红灯、逆行、不按道行驶、违规变道、压黄线、违章停车等等,类型多种多样,如何准确、快速地治理这些违章行为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当务之急!
电子警察的发展过程
政府越来越关注城市整体的秩序和发展,因此下定决心要整治这些违规现象,而一些高科技企业也正是看准这个具有很大潜力的市场,便开始专心研发相关检测的安防产品,直到1996年,中国的第一台电子警察诞生于北京。在当时各地电视台、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都作了大量的宣传报道,但用词都不一致,例如,“电子眼”、“火眼金睛”等等。到了1998年,“东方时空”首先提出“电子警察”的概念,由此“电子警察”开始被各地新闻媒体相继采用。电子警察的出现,不仅可以制止交通违章,同时还可以提高执法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警民纠纷,尤其是夜间执法,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最早诞生的电子警察基于标清产品,每个路口上面分别采用全景摄像机和特写摄像机,当每辆车有违规行为的时候,自动记录三张全景图片和一张用来识别车牌特写图片,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不靠交通警察的非现场处罚。一时间,第一股智能交通的热潮席卷了北京、济南、长沙、福州、杭州、西安等一线城市。
随着科技的进步,高清产品逐步推出,智能交通又一次站在了科技最前沿。2009年,交通开始步入高清时代,由于高清图片的分辨率是过去标清产品的数倍,清晰度也大幅提高,图片在放大之后可以清楚看清车牌号码,因此,在高清架构中,省去了过去的特写摄像机,由一个全景的高清摄像机全面实现抓拍和识别功能(图1)。
在以往的电子警察应用中,有两种车辆检测方式,即地感线圈和纯视频(表1是两种方式性能的比较)。
随着智能分析技术的发展,视频检测的检测精度和干扰问题已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视频触发检测方式也逐渐脱颖而出,并已受到青睐。
纯视频电子警察的检测方式和各自的优缺点
视频触发技术指的是采用图像智能分析理解技术,对连续视频序列进行分析,自动侦测单个或多个目标在特定区域的出现、滞留、变化、运动和消失等,进而对其行为的合法性做出判定。
根据具体的技术路线,可以将视频卡口分为以下三大类:
基于背景建模方式
基于背景检测技术实现,源于如下设定:当没有车辆在视频检测窗口中通过之时,视频中呈现的是路面、路侧建筑物、树木等物体成像特性,这些特性变化在相邻帧视频流中差异很小,变化缓慢,因此可以检测相邻视频序列中某设定区域的图像特性变化,来判定车辆的进入、滞留、运动、变化、离开等事件特性,从而实现系统抓拍。
背景检测技术一般选用图像像素点的RGB、YUV或SLE等色值,也有采用更为复杂、抽象的数学刻画来作为检测特性。但无论如何,该技术方案优缺点都很突出。
优点: 计算量小;实现简单;对系统处理单元要求不高,适合嵌入式化,对提高抓拍系统整体稳定性有显著意义。
缺点: 检测指标不稳定,很容易受天气、光照、阴影、非机动车、成像设备抖动、传输链路噪声、车辆行驶特性的干扰。采用这种技术方案的产品,不是抓拍率不能达到公安部标的要求,便是产生海量的多抓,严重侵占存储资源。
基于前景建模,车牌检测
前景建模的一种方式,基于前景检测的技术实现,源于如下设定:当车辆在视频检测窗口中通过时,会在某时段内的视频序列中,在特定区域连续出现车辆特性,进而判定车辆的进入、滞留、运动、变化和消失等事件特性,从而实现系统抓拍。牌照检测特性指的是以机动车牌照作为前景检测特性。
优点: 有牌照的车辆,检测精度高、检测性能稳定,可以很好适应各种天气、光照、阴影、非机动车要素、成像设备抖动、传输链路噪声、车辆行驶特性的干扰。
缺点: 是不能对无牌车辆检测;同时受制于车牌特性在图像整体大视野中稳定性的变化,如牌照变得不可辨识时,不能给出更为细致的车辆运行特性,从而丧失深层行为判定能力。
每一种算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单独使用任何一种算法都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但随着采集像素的不断提高,处理设备的性能的提升,使得将几种算法结合使用成为可能,可以互相弥补不足,使之达到最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