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R即是Digital Video Recorder—数字视频录像机或数字硬盘录像机,我们习惯上称为硬盘录像机。它是一套进行图像存储处理的计算机系统,具有对图像/语音进行长时间录像、录音、远程监视和控制的功能。
第一代DVR发展于1990年代后期到2005年,典型特征是:采用MPEG1/2视频压缩算法,具备TV输出显示接口。第一代DVR在性能、功能、容量上远远超过了模拟录像机,因此迅速的占领了视频监控录像市场,但是由于是初代产品,在功能、人机交互、产品形态上比较粗糙。
第二代DVR从2005年发展至今,典型特征是:采用 MPEG4/H264视频压缩算法,具备VGA/HDMI高分辨率显示接口,具备以太网接口,具备GUI图形交互界面。第二代DVR(下称:二代机)把硬盘录像机经过几年的市场竞争和深入开发,把DVR单机功能发展到了极致,网络成了DVR的标准配置。但是从本质上说,二代机的产品定位,设计原则和初代机没有本质区别。
近年来IP监控开始兴起,传统DVR的统治地位开始动摇。混合接口DVR,NVR,集中存储正在逐步蚕食传统DVR市场。各种说法喧嚣日上,有人说NVR将替代DVR成为市场主流,有人说集中存储将成为主流。那么,DVR真的已经开始衰落了么?恰恰相反,DVR将进入全新发展阶段:第三代DVR,或者可以称为DVR 3.0。是什么促进了DVR向下一代演进呢?我们可以分别从技术维度和市场需求维度来分析。
回顾下典型视频监控IP方案中的各种设备:IP摄像机、DVR、NVR、IP存储、数字视频矩阵、上墙解码器、PC客户端。他们的核心功能对比如下:
从历史经验看,全功能设备融合单一功能设备是发展必然趋势。比如手机融合MP3播放器、融合照相机。当然这个融合是长期的、局部的,比如手机会融合低端照相机,但是无法融合所有照相机。从表格1中可惜看出,DVR是全功能设备,NVR、IP存储、数字矩阵其实都是DVR的子集。从这个角度说,DVR为什么就不能提供NVR、IP存储、数字矩阵的功能呢?当然是可以的。DVR如果提供了这些功能,那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DVR了,可以认为是下一代DVR,或者也可以称为DVR 3.0。
从客户实际需求角度看,目前的经典视频监控方案看起来已经很完整,很好用了。以某银行的CCTV监控系统方案为例,系统由多台模拟摄像机、IPC、DVR、NVR、IP存储组成的分布式存储设备,由一套X86服务器集中控制,如下图:[nextpage]
在这种经典系统中存在各种角色:
编码服务,由DVR实现;
存储服务,有DVR、NVR、IP存储实现;
解码服务,由解码服务器实现;
人机交互服务,由PC客户端实现;
虚拟矩阵服务,由解码服务器实现;
数据转发服务,由X86服务器实现;
平台控制服务,由X86服务器实现。
第一个感觉是什么?系统很复杂,硬件设备很多种,配置很繁琐,这就是目前客户对经典视频监控系统的感觉。我们应该有这么一种设备,他具备以下功能:
它具备存储功能,他可以和DVR一样提供模拟视频的存储,也可以和NVR一样提供IP视频的存储。
它具备虚拟矩阵功能,不仅仅可以为本地机器提供显示/画面分割服务,也可以为友邻设备提供跨设备的显示/画面分割服务;
它具备人机交互功能,不仅仅可以为本地机器提供配置、管理人机交互,也可以为友邻设备提供配置、管理界面;
它具备自我管理,无需专门的管理平台,只要设备一打开,全网就知道它能提供的应用服务资源列表,比如存贮资源、显示资源等。全网都可以向它申请资源服务;
它具备即插即用功能,不用配置IP摄像机和存贮设备的配对关系,IP摄像机会自动找到最合适的存储位置,自动存贮可以根据带宽、硬盘容量、物理位置等各种因素综合判定;
它具备互相协作功能,某个存储节点宕机后会有友邻设备替补服务,
它具备负载均衡功能,无论是存贮,转发,友邻设备之间能互相协商,使大家的负载压力降到最低点。
如果有了这种设备,我们为什么还要复杂、昂贵的平台服务器?我们为什么还要配置复杂、安装麻烦的视频矩阵?我们为什么还要在NVR上一个一个的配置IP摄像机?一切都不需要了,只要把这种设备插上网线,一切都OK了。这种设备我们可以称为DVR 3.0。
DVR 3.0是DVR 2.0网络时代的深入发展。在DVR 3.0时代,硬件形态已经不再重要,DVR 3.0可以说是一种理念,一种系统架构,一种用户体验。无论是X86平台,嵌入式平台,板卡系统,只要符合这种理念,都可以称为是DVR 3.0设备。
未来一到三年间,是视频监控IP化的关键时期,也是3.0 DVR发展的黄金时期。渐显老态的普通DVR重新将重新焕发新春,小型矩阵等边缘产品将逐步被核心产品融合,对整个产业格局将产生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