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专家提醒,洋模具巨头加速进军中国市场的新一轮战役已经发动,本土模具工业因'先天不足'而危机凸显。在与洋模具的'近身竞争'中,本土模具工业亟须加快技术品牌升级。
专家分析,本土模具工业发展过程中已凸显'四个瓶颈':
一是产品低端,以中低档为主,同质化现象严重。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高档模具制造能力严重不足,每年我国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据海关统计,2004年我国进口模具达18亿美元,主要是较高档的模具。
二是技术落后,技术人才短缺。统计资料显示,本土模具企业每个职工平均每年创造模具产值约合1美元左右,而发达国家一个模具从业人员平均创造产值约达20万美元。在国外,模具企业中技术人员所占比重在25%至50%左右,而本土模具企业这一比重不足5%。
三是管理粗放化。本土模具企业大都是中小企业,许多模具企业至今沿用作坊式粗放经营管理模式,在模具交货期和成本、质量控制方面问题层出不断。
四是标准低下,模具标准件水平低。目前发达国家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一般为80%左右,而本土模具企业仅为30%左右。发达国家模具制作普遍实行'无纸化',模具师靠电脑设计,产品加工也就是向电脑输入数据,进行模具开发。
此间专家提醒,当前模具工业凸显向高速度、高精度、高性能方向发展的新趋向,在发达国家模具企业'近身竞争'下,本土模具工业必须加快技术品牌升级步伐。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韩小明教授建议,专业技术含量愈益成为模具工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本土模具工业应加快培养专业人才,进军高档模具市场,提高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的设计制造水平,大力发展快速制造成形和快速制造模具技术。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崔新健认为,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是本土模具企业必须补上和加强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要积极建立自己的网络信息系统,对市场需求做出最迅速的反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中小企业司顾强处长分析说,深圳模具企业主要分布在松岗、公明、石岩、龙华、坪山等镇、村内,企业间缺乏协作,产业链的各项资源很难合理配置。政府应引导模具产业加速整合,从产业个体竞争向产业集群竞争转变,促进模具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在共同品牌和标准下'集体产销',打造模具区域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