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能源短缺、资源紧张、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过去十年世界能源消费累计增长28%,比上世纪后十年消费增速高出近1倍,全球在能源安全、能源效率、能源环境等方面面临重大挑战。建设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电网,应对全球能源发展的新挑战,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和战略选择。
国际合作
从“智能电网:从创新到发展”一文了解到:智能电网发展致力于让能源产业和普通大众都参与到这一讨论中来,智能电网建设的战略目标传递了非常鲜明的政治信号,给了欧洲参与者一个预期,这为长期的研发、投资创造了非常有益的环境。而这些又对中国有着怎样的启示呢?
在此前举办的2011智能电网国际论坛上,欧盟驻华大使艾德和表示,对于中国而言,智能电网将成为未来可持续城市的一个骨干网络。“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和规模带来了很多挑战,而智能电网所支撑起来的智能生态城将成为中欧利益的交汇点,中国和欧盟将有机会携手将重点转移到智能电网在城市中的实际应用中来,并且共同合作进行这方面的工作。”
艾德和透露,未来中欧可持续性城市化合作伙伴关系,将成为中欧峰会亮点之一。“届时我们将共同签订备忘录,能够使我们共同在监管层面制定一个比较统一的政策,而且我们的政府也有责任确保为智能电网相关的设备所带来的巨大的市场,提供全球开放的竞争平台。”
除了广阔的市场前景,标准化领域的合作也正在成为未来智能电网国际合作的重要领域。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指出,目前美国商务部全国标准技术协会正在努力开发一些开放的标准,用于创造世界各地智能电网的市场。他提醒,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很关键的一点是国际合作,各国必须本着共同的目标。倘若智能电网是零零碎碎分散的发展,将会失去规模经济,致使一些关键的产品市场变得更小,成本就会变得更高,而且当市场走向分裂的话,各国遭受非关税贸易壁垒的风险也将增加。
“不仅仅是互操作性,如果一个设备在中国制造的,那么非常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在欧洲或者美国的市场上发现他们的设备也符合当地的标准,并且能够顺利进入当地的市场。我认为,这种相互之间的交流是非常迫切的,欧盟第一个智能电网标准将于2012年底出台,未来新成立的国际智能电网行动也有助于这方面工作的发展。”艾德和说。
最大的吸纳市场
目前,智能电网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电信领域和信息系统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范围内智能电网方面的投资。英国智能创新观察公司总部的研究结果显示,2030年,美国在智能电网智能化基础设施方面建设的投资预计将达到600亿美元,“从派克研究公司的一份报告中可以看出,截至2017年亚太地区的投资将达到1713亿美元,到2020年欧洲对智能电网技术的投资预计可达803亿美元,而中国将成为最大的消费市场。”
此前,中国首个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在中新天津生态城成功投运。据了解,这个覆盖区域达31平方公里、涵盖6大环节12个子项目的示范工程,是目前国际上覆盖区域最广、功能最齐全的智能电网系统。
尽管中国智能电网仍处于起步阶段,其所需要的强有力的信息采集及加工系统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建设完善,但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和投资速度也大大快于其他国家。
在论坛上,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表示,智能电网建设已经写入我国“十二五”的规划纲要中,国家电网未来5年计划投资1.6万亿元建设智能化电网;到2020年计划形成“五纵六横”特高压输电骨干网架,在中国基本实现坚强智能电网与特高压线路系统覆盖。
近年来,我国电网的试验研究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建成了特高压交流、直流、高海拔、工程力学试验基地,建设了大型风电并网、太阳能发电、智能用电技术等国家级研发(试验)中心,形成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试验研究体系,在大容量输变电设备、储能电池等技术研究和设备研制等方面取得一大批成果,获得专利1529项,电网技术标准体系不断健全。建立了系统的特高压与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发布企业级标准267项、行业标准39项、国家标准20项,编制国际标准7项。
据介绍,我国很早就开展了智能电网发展的探索工作。目前,电网光纤通信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已全面建成,在调度自动化、电网实时动态监控、灵活交流输电、智能化变电站、配网自动化等方面均取得了大量成果,为促进中国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电网与用户双向互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刘振亚表示:“2015年,国家电网将覆盖中国88%的国土面积,支撑9000万千瓦风电和8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的接入和消纳。到2020年,国家电网形成‘五纵六横’的特高压骨干网架,实现电网的实时状态监测和东西部能源的智能调度控制。”
自从“坚强智能电网”这一概念被提出两年以来,我国智能电网的推进和普及一直在以试点的方式进行着。目前,我国已建成6个智能用电试点小区,在建22个智能用电小区,服务平台覆盖3.5万客户。同时也建成了上海世博园、天津滨海新区的中新生态城两个较大型的试点区,而智能电网的建成,将为我国大范围的能源管理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