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吃饱”,而是更加看重“吃好”。一些消费者对普通食品产生了“信任危机”,转而对“天价食品”情有独钟。用当下一句流行语,就是“我买的不是食品,是信任”。但是,高价食品又能信几分?食品安全问题总是困扰的人们。近日,公安部对位于山东的济南格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展开围捕行动,抓获以柳某某为首的犯罪嫌疑人32名,同时扣押食用地沟油100余吨。事件一出,再一次引起了社会广大关注。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令人触目惊心。
事件回顾:今年3月,浙江宁海公安机关在“大走访”过程中,发现有人利用餐厨垃圾、煎炸废油和地沟污水炼制地沟油。当地警方抓获安徽籍专门收购初炼地沟油的黄某某夫妇等六名犯罪嫌疑人。据交代,初炼地沟油以每吨5000元的价格,转售给了江苏和山东的商户。这其中山东的商户就是柳某某的济南格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
地沟油掀大案,安防业坐视不理?
物联网,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给猪戴上“耳环”、给牛戴条“项链”、在水稻田里装个监视器……从此,猪肉、牛肉、大米等这些食品就有了自己的“生存日记”。复旦大学信息学院院长、瑞典皇家理工大学教授郑立荣表示。RFID电子标签是“物联网”的一部分,通过物联网对农产品建立“电子档案”,动态收集其在整个食品供应链中的流动信息,实现可追溯,位置可跟踪,从而在发现问题食品的第一时间实现主动控制,将危害降至最低。
据了解,目前,我国对食品安全采取分段监管方式,涉及监管职责的委办局等单位名目繁多。而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容易引发管理的交叉和监管真空。国内已经开始采用电子标签这种方式,通过信息的记录追本溯源,对视频的生产、加工、储运、消费领域进行独立第三方施监,以便让消费者了解到食品的产地,日期等相关信息,让消费者放心食用。将来,消费者购买具有“身份”的猪肉、鸡蛋、大米等农产品时,如有任何疑问,都可进行质量追溯。
以“世博食品物流RFID监控溯源系统”为例,包括供博单位提供的蔬菜、水产品、畜禽、奶、蛋、面包糕点、餐饮半成品等专供世博食品的物流箱型车上配备相应的射频识别设备,对装载食品的车辆配备射频识别连续监控设备。在食品进入园区时,执法人员通过手持式办公终端移动设备,就能在现场快速追溯食品和原料的来源,确保供应渠道的安全可靠。
监控系统提高食品信任度
为了加强食品监控,打消消费者顾虑,让消费者“眼见为实”,不少商家开始动起了脑筋。
全国各地陆续上演的现实版“开心农场”就是一例。田间安装的摄像头让人们看到无公害蔬菜的种植过程。公司白领甚至可远程操控蔬菜种植。
另据消息,为防止餐厨废弃油脂(俗称“地沟油”)重新回流餐桌,上海市食安办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餐厨废弃油脂从严监管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从9月1日起到15日公开征求意见。根据意见稿,今后将通过在餐饮服务单位安装“上锁”的油水分离器、传感器,在运输车上安装“GPS”,在处置厂安装视频监控等,实行对“地沟油”的全程监控。
拿什么拯救食品安全危机
仅仅依靠技术手段来保障农产品的质量还是不够的,食品安全问题最终解决需要靠企业的诚信。一个企业不讲诚信的话,怎么样监管都不是很管用。只有企业讲诚信的时候,才可以确保生产出来的食品有可能是安全的,但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安全。
追逐利益时企业的特性,物联网最大的作用就是使得生产者和消费者互动,如果企业不讲诚信的话,就会在市场上会被用户淘汰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