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已经过半,上半年经历了日本地震、重庆宣布170亿建立最大安防体系、故宫被盗、佳能宣布进军中国安防市场等一系列关乎安防的大事件。国内安防行业也是风声水起,小编总结出安防行业发展的五个关键词:高清、网络、智能、无线和节能,与大家一同分享。
高清:让我们看得更清楚
美国权威IT市场调研公司MultiMedia Intelligence 的总裁马克· 柯尔斯坦提到了推动视频监控设备市场发展的四大技术因素:百万像素摄像机、高性能编解码器、强大的分析技术、以及便于从闭路电视(CCTV)迁移到IP/ 联网视频监控的所有底层技术。从他的话里我们可以看到,这四大技术因素中的百万像素摄像机、高性能编解码器以及IP网络技术,都与高清产品相关,代表了高清产品中采集、编解码、网络传输方面的发展方向。
众所周知,2010年作为国内整个视频监控的“高清元年”,各家厂商都不约而同的推出了自己的高清系列产品。高清技术的发展成为了国内主流厂商的重要课题,这直接带动了高清解决方案在视频监控中的应用。
龙头企业松下、索尼、三星,从前年到去年一直在推广高清,绝对听不到单纯的高清产品,他们配的是摄像机的高清、硬盘录像机的高清,以及配置的显示设备也是高清的。
2011年上半年的北京安防展、上海安防展以及美国西部安防展上,我们可以看到各大安防厂商都力推高清监控产品和解决方案,在美国西部安防站上甚至出现了800万像素的高清摄像机。2011年高清监控的市场更加壮大,高清正逐步取代传统模拟监控,成为监控市场的主流。
在产品系列与配套方面,摄像机自身系列是否完整,配套设施是否齐备,将直接影响到百万数字高清摄像机的应用与普及,只有掌握住摄像机的3A等关键技术(自动增益控制、自动白平衡、自动聚焦),方能推出各种特性与品种的全系列的数字摄像机,以满足工程的不同应用需求。百万高清监控的后端设备纯数字视频录像机PDVR(或NVR)、混合DVR等比过去的传统DVR技术门槛高了很多,要求更高的VGA输出分辨率与更高的解码与处理性能,硬件结构也比传统DVR复杂了很多,因此国内只有少部分DVR厂家能成功地做出百万高清后端录像设备。
在一些百万高清监控项目中通常还要求上电视墙,百万高清上墙不是采用矩阵或传统的解码卡与解码盒,而需要百万高清专用的上墙解码设备。由于目前高清液晶监视器分辨率普遍高达1080P,因此也急切需要视频前端与录像设备与之相匹配,也是两百万高清方能让高清监视器发挥到最佳的价值,否则还用传统D1设备,那就白费了高清液晶监视器的效果。
而在镜头方面,百万高清镜头可选空间太小,并且价格较贵,也影响了百万高清的快速普及。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当务之急除了技术与配套,还有一个重要点,那就是对百万高清认识观念的偏差与正确引导,这需要国内那些百万高清技术领先的企业共同去推动它。
网络:高清监控应用的必要条件
采集高清画面之后第一个需要考虑的就是视频信号传输问题,高清视频对传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路高清视频信号需要三根同轴线缆同时传输。数字传输一般采用DVI、HDMI 或者HD-SDI 传输,其中DVI 或HDMI 的传输距离只有几米,不适合用于监控传输,而HD-SDI虽可以传输100 米左右,但对同轴电缆的要求很高,线缆的价格也非常昂贵。无论是模拟方式还是数字方式传输,未经压缩的高清视频信号传输成本都明显高于以前的模拟标清视频信号。而采用视频压缩编码并通过IP 网络进行传输时,高清视频与标清视频在传输成本上的差异很小。因此,可见高清监控首先必须基于视频压缩处理并通过IP 网络进行传输,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高清视频的传输成本,从而让高清监控真正具有实用意义。
2011年上半年网络监控摄像机开始逐步占领市场,刚刚宣布进入中国安防行业的日本佳能公司首批也推出了几款网络监控摄像机。高清的应用基础是网络化的视频监控。当前网络化监控业务在中国整体安防市场所占份额有限,这不仅与中国监控市场发展尚不成熟有关,更在于网络监控与传统的模拟产品相比没有'杀手锏级'的技术优势。因此,只有大力发展高清的技术并解决局限其发展的问题,才能使网络化的高清视频监控赢得市场。而且从全球调研数据显示,近几年来网络监控市场在高速成长而传统的模拟监控产品的市场份额则保持平稳。
智能:解决视频监控有效性的出路
解决视频监控有效性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让摄像机具有更高的“智能”。从人眼的视觉实践中都能够体会到,人眼看到的是一个包括150度视角的大范围的全景图象,而真正清晰的只是其中注视着的焦点部分。同样,视频监控摄像机的监视画面中真正需要关注的也并非是全部画面,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如果摄像机能够自行识别监视的焦点,每次传输、显示、存储的是这真正有用的部分画面,那么视频监控的有效性将大大提高,图像的传输压力也会减轻、存储量和存储设备都将大大下降,工程的投资效益也会大幅提高。
智能安防与传统安防的最大区别在于智能化,我国安防产业发展很快,也比较普及,但是传统安防对人的依赖性比较强,非常耗费人力,而智能安防能够通过机器实现智能判断,从而尽可能实现人想做的事。杨教授以智能视频和非智能视频举例,智能视频使人可以不必盯着画面,机器自动识别,并能对突发事件自动报警,而非智能视频监控则需要人去判断。
物联网安防也有智能判断,比如周界防范,对于刮风下雨等自然情况,导致围栏晃动,经过智能分析可以判断出是否是风力等自然因素影响,或是有事件发生,从而排除因自然因素导致的误报警情况发生,减少因误报导致的出警,降低了保安人员的劳动强度,极大地节省了人力。智能安防是按照人的思维方式处理安防报警的事件。
在2011年的北京安防展上有企业带来了智慧城市和智能视觉物联网的新概念。智能视频分析服务器。可以把摄像头变成智能摄像头,相当于给摄像头装上一个大脑,使摄像头能实现入侵自动报警、火灾报警等。智能视频分析服务器使摄像头可以自动识别危机成分等功能。
不言而喻,在智能安防工程中还应该注意它们与原有的技术、产品的关系。只有使得新的系统与原有的安防系统两者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才可能发挥出智能安防所设想的效果和效益。把安防的监控范围扩展到人的信息行为方面形成“智能安防”,还会有许多新技术、新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无线:实现远距离可移动监控
在IP视频系统中使用无线网络的优势很明显,无线监控省去了电缆、可以通过3G手机网络查看直播或录播的视频实现移动监控,而且在大范围和远距离的传输中有时候只能选择无线传输。北京西单的客流预警系统传输电路的搭建就使用了无线监控。
通过对企业的采访我们了解到美国的医院、法国一个占好几个街区的集贸市场都采用了我国安防企业的无线网桥传输方案和无线监控的前端。目前,国内的很多矿区,比如抚顺的煤矿、大庆的油田、湖北的是水泥厂也都有应用无线监控产品。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经历了模拟信号传输和数字信号传输两个时代。在视频监控系统还处在模拟监控时代,就出现了第一代无线监控系统。这时的监控系统以微波的方式发送模拟的视频信号。但这种技术已经逐渐淡出了市场。
随着视频压缩技术的发展,网络视频技术实现了模拟视频的数字化处理,将连续的模拟信号通过AD芯片采集后交由专用数字信号处理器处理,并按照IP包的格式进行数据封装,以网络信号发送出去。这样在无线网络中的传输设备就被引进到视频监控系统当中。对于无线设备,它可以透明地传输网络视频信号,进而实现无线的网络视频传输技术。这方面的代表是无线微波扩频技术,主要的代表厂家是摩托罗拉。这种传输方式可以实现54M的汇聚带宽,传输距离可以达到几十公里,在林区监控、油田监控等一些特殊的应用现场应用广泛。
近些年来随着国内主流IT厂商的推动,第三代无线通讯技术逐渐成熟,包括SCDMA技术和WIMAX技术。这些技术将视频监控系统带进了更广阔的应用领域。实现了信号城区覆盖,可以为一个城市提供无线解决方案,也为无线监控技术的民用化铺平了道路。诸如小门瞳、G视通这类民用监控产品就可以以手机彩信的方式传输实时的监控画面。
节能:未来发展新动向
如今各国能源危机越来越紧迫,严峻的能源现实令各行各业不得不加大对“节能环保”的关注度,各国政府更是纷纷推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规划。温总理在哥本哈根作出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减排承诺,政府大力推动和扶持新能源产业,使得迫在眉睫的节能发展产业得到有力支持,中间潜在的巨大发展空间不言而喻。
在全球性能源问题越来越严峻的现实下,越来越多企业敏锐地发现,节能型产品必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在国内,相当一部分安防行业已将产品触角伸向这一领域。从目前现状来看,节能型产品既是市场需求,也是市场潮流,而风光节能产品又正是这场潮流的引领者。全球节能成为共识,安防节能责无旁贷。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产品节能与否将成为衡量安防产品技术含量的新标准,事实证明这种市场趋势非常明显。
我们不难发现,安防行业也在不断阐述着节能理念。特别是随着“平安城市工程”的推进,使用节能产品与传统产品在能耗与成本上的落差非常明显,节能产品的市场空间和社会价值的双重意义更加凸显。
目前,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正在按照有关程序上报国务院审批。规划期内累计直接增加投资五万亿元,本次五万亿投资中,约有60%将用于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投资。另外,深圳市近日下达了2010年深圳市三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第一批扶持计划,其中新能源产业就占了23580万元,新能源产业将年新增产值270亿元。
随着政府对节能环保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以及“平安城市工程”的推进力度越来越大,安防节能产品的市场空间和社会价值的双重意义越来越重大。对于安防行业来说,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降低产品和系统本身的功耗,以及电源供应方式的转变。目前,各厂家已经推出各种节能环保的产品,相对于其偏高的市场价格,其接受度到底如何,还得等待市场的检验。但是安防行业节能化已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