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略分析:
1.2010年以来国内安防产业持续高度景气,CPS中国安防综合发展指数从今年月份的3740.60点增长至8月份的4512.87点,显示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
企业盈利能力持续改善,营业收入整体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受益于下游需求的强力拉动、政府对产业的大力扶持、产业科技实力的不断增长、民众消费能力以及安防意识的不断提升,国内安防产业未来将长期受益。
2.位于产业链上游的安防芯片产业由国外企业所把控,产业链下游的系统集成产业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市场相对比较分散。而处于产业链中游的硬件设备厂商已具有一定的研发技术实力,在部分领域也已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产业中具有品牌优势和技术优势的企业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市场集中度有望提高。预计安防设备厂商在产业链中受益最为明确。
3.硬件设备厂商将向安防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随着我国安防应用层次的提升,国内领先的硬件设备厂商必将面临着向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的要求,而产品线建设、产品定制能力以及软件开发能力是推动设备商转型的最关键因素。
4.硬件设备厂商是产业链中受益最明确的环节,建议重点关注具有技术优势以及品牌优势的硬件设备厂商,如国内的龙头企业海康威视以及大华股份。由于其具有更强的转型潜力,同时已经开始拓展海外市场,我们相对地看好其长期发展。
5.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国内安防产业发展情况,我们对国内安防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了分析。据CPS中安网及中国安全防范协会对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覆盖视频监控、防盗警报、楼宇对讲等安防产业的300家重点企业所采集的月度财务数据统计显示,这些企业截至今年8月的营业收入总计373446.77万元,较7月份增加6377.03万元,环比增长1.74%,公司资产总计2843577.89万元,较7月增加214656.48万元,环比增长8.17%,企业利润总额30620.01万元,较7月增加492.51万元,环比增长1.64%。
浙股推荐:
海康威视(002415)
海康威视是领先的安防产品及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不断提升视频处理技术和视频分析技术,面向全球提供领先的安防产品、专业的行业解决方案与优质的服务,为客户持续创造更大价值。
海康威视拥有业内领先的自主核心技术和可持续研发能力,提供摄像机/智能球机、光端机、DVR/DVS/板卡、网络存储、视频综合平台、中心管理软件等安防产品,并针对金融、公安、电讯、交通、司法、教育、电力、水利、军队等众多行业提供合适的细分产品与专业的行业解决方案。这些产品和方案面向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60年国庆大阅兵、青藏铁路等重大安保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
研究报告:
海康威视的实际控制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于2010年11月22日与重庆市人民政府签署《关于重庆市社会公共视频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总承包框架协议》。海康威视是本次项目实施的总包商。根据重庆市政府要求的系统整合接入能力按不低于50万个视频监控点建设,同时视频系统将具备共享性、先进性、成熟性和可扩展性,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我们预计项目将主要采用基于IP的高清数字摄像机,总数有几十万个,如果按照25万个摄像机,每台3000元粗算,仅前端摄像设备就超过7.5亿元。
公司测算的项目总投资为50亿元,预计项目投资将有18%-20%左右用于海康威视的前后端视频设备。由于项目采取BT模式,建设期为2-3年,建完后重庆市政府2年内完成回购,预计项目全部建成需要3年时间,公司最早将于2013、2014年正式产生收益,预计EPS总共增厚1元以上。
2010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93亿元,同比增长66.58%;营业利润69,186万元,同比增长49.91%;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24,706万元,同比下降47.97%;基本每股收益1.39元/股。
公司业绩的增长依托于安防行业景气度的攀升,其中安防视频行业的市场需求包括零售行业、智能楼宇、金融、教育、煤矿、城市客运货运、城市轨道交通、城市治安、环保等众多领域,市场的分散性保证了公司承受需求变动的能力。根据《2007中国安防监控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预测,2011年国内市场视频监控录像设备(不含NAS)和监控摄像机产品的销售规模分别为84.78亿元、224.17亿元,2012年将分别达到93.26亿元、246.59亿元。
募投项目提高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募投项目2012年完全达产后,公司视频监控录像设备(不含NAS)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6.87%,数字监控摄像机产品达到3.04%,将分别带来37.69亿元和18.14元的营业收入,预计公司2012年营业外总收入或将接近60亿元。
我们看好安防行业的持续景气及公司相关的视频监控产品,并预计公司2010-2012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1.87元、2.55元、3.47元,按10月26日股票收盘价测算,对应动态市盈率分别为40倍、29倍、21倍,维持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