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中国安防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产业发展将呈现许多重要的发展趋势:“安防”的内涵不断丰富,“大安防”产业将得到认可;产业集聚更趋明显,集群效应有待发挥威力;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出现调整,中西部安防产业将有较快发展,产业升级也将有明显进展;产业集约化发展加速,产业的增长质量将有所提高;出口方面将可能有新的突破;安防业与保险、 建筑、IT、物业管理等行业间的融合将趋于深入。为适应“十二五”期间产业发展的趋势,合理发展“大安防”产业,提出如下措施建议:
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
1)在巩固发展硬件产品的基础上,着力增强软件和系统集成能力,大力促进发展报警运营服务、咨询服务、风险评估、资质认证等现代安防服务业,使中国安防的产业链各关键环节的发展更趋均衡。
2)通过自主创新,加快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配套技术的研发,加强推广应用,扩大高端产品市场份额,改变低水平恶性竞争的局面;通过专业化分工协作,形成主产品、零部件的大规模生产能力,以及配套产品的协作生产能力,推动中国安防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产品换代和产业升级。
二、进一步转变增长方式,促使产业发展更加集约化
要进一步转变增长方式,把增长方式转变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增长方式上来,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从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产业发展道路,实现产业发展更加集约化。
企业方面,借助资本的力量,通过股份制改造、上市、并购等形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使之成为产业集约化发展的骨干力量,进一步发挥其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对中小企业实行择优扶助政策,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提高与大企业的配套能力,增强中小安防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合理引导产业布局,积极发挥产业集群效应
1)紧抓中西部大开发的机遇,配合国家“十二五”期间“扩内需、调结构”的发展主线,引导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纵深发展,使之成为转移东部地区安防产品加工制造业务的承接地,并在中西部地区的成渝经济区、武汉城市圈等区域重点打造特色安防产业生产基地。
2)重点培育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三大安防产业集群,实现跨行政区划、跨业务类型、跨职能分工的产业内部联合,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优势、范围经济优势和资源共享优势,为中国安防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等发展方式进行探索,并为中西部安防产业的更好发展积累经验。[nextpage]
四、调整产业出口战略,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十二五”期间,中国安防产业的出口外销形势将会依然严峻,因此必须适时调整出口战略,着眼于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
出口区域上,在维持传统外销市场(欧洲、北美等)优势的基础上,着力开辟以俄罗斯、巴西、印度等国家代表的新兴市场,进一步扩大和平衡产业的出口区域,增强产业出口的抗风险能力。
出口结构上,要加大力度对出口业务的结构进行调整,逐渐减少OEM形式的、低利润率的产品出口,多出口附加值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有条件的企业应不失时机地在国外推出自己的品牌,也可通过重点发展对外承包工程、设立分支机构、寻找代理等方式逐步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来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进一步提升中国安防产业的美誉度,增强中国安防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五、推动业内交流,扩大国际合作
在“十二五”期间,要继续加大和加强与国内外有关行业协会、组织机构及企业的联系,开展多方位合作,搭建市场贸易平台、技术交流平台。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标委会、认证中心、检测中心、媒体、中介的作用,通过会议、展览、座谈、参观、考察、培训、合作等方式,逐步建立与完善以信息、技术、商务、金融、专家咨询等为主要内容的行业服务与交流体系,促进业内贸易、技术、信息及人员的合作交流,扩大国际合作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