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6年开始,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Web服务器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异军突起,视频监控产业开始进入网络化时代。对于远程监控来讲,网络视频监控的监控方式比较灵活,以网络为基础的视频监控突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省去了传统布线和线路的维护费用,降低了监控成本;用户在授权的情况下,可以随时按需监控,实现即插、即用、即看。一时之间,网络视频监控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环宇飞扬总经理铁守侠曾说,2009年的网络视频监控只是处于市场推广阶段,我们面对的是厂家津津乐道、用户摆手说“不”的状态,而到了今年,用户开始关注的是如何使用的情况,也就是说网络视频监控开始走入我们的生活中。
虽然网络视频监控在贴近我们,但问题是,在实际的应用当中,我们却发现了各种各样不如意的问题,比如网络传输的问题,比如系统兼容性的问题,比如安全的问题,随着网络视频监控应用的推广,这些矛盾愈发凸显。
我们知道,一套网络化的视频监控系统除了前端的摄像机外,还有视频编码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监控软件等,在众多的产品中,要保证不同厂商产品的互连互通、有效传输,同时避免用户被某个厂商的产品“栓牢”,相关标准的制定便显得尤为重要。现今,我国监控市场处于一种无标准状态,市场基本上被几个大品牌厂商所垄断。
苏州科达刘志强曾说,“标准已经成为安防业的一个短板,随着网络化的普及,这种短板的问题暴露得越来越严重。由于缺乏标准,导致不同系统的图像不能互联共享,不同厂商的图像不能互联共享,后期扩容维护非常困难,开发上层应用面临大量的开发成本。标准化对于推动网络视频监控的发展意义重大。因为过去的模拟和DVR数字监控产品正是由于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而使得厂家各自为政,每个厂家都采用自己的标准,致使步入网络化时代后,用户面临监控系统联网等诸多核心需求时障碍重重。”并不是只有刘志强有这样的感慨,安防业内有很多人也面临这样的困惑。
目前在安防监控领域中存在着多个与标准相关的组织,有的是地区性的,有的是政府性的,甚至有的就是一个大项目下的标准组织,但都没有得到广泛认可,也不具备约束性。不过,可喜的是,由占据了视频监控市场占主流地位的重要厂商发起成立的某些标准,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安防厂商、集成商和分销商的支持,成为安防业界比较具有影响力的行业标准,比如ONVIF标准、PSIA标准以及HDcctv联盟。根据IMS Research的调查显示,目前ONVIF组织的成员占据市场72%的份额,已在北美、欧洲和亚洲地区拥有众多会员企业,截止2010年5月,ONVIF已经有超过150多家成员。
再如网络传输的问题,依托于互联网基础上产生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结束了它封闭的历史体系,开放的网络也让视频监控系统迎来了不曾遇到的烦恼:受网络带宽影响,远程视频监控的效果并不如人意。为此,网络摄像机视频编解码技术领域也开始了新一轮的革命,在2010年,H.264以其具有高压缩比的同时还拥有高质量流畅的图像的优势开始大行其道。“如果网络摄像机的视频编码连H.264或MPEG-4都不是,那就说不过去了。”当这样的声音开始在我们耳边响起的时候,我们知道,网络视频监控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现有的网络基础不是一日就能改变的,要能够达到远程监控的目的,又有企业开始在网络传输带宽方面动起了脑筋,于是,双码流技术应运而生。双码流技术通过采用一路高码率的码流用于本地高清存储,例如QCIF/CIF/D1编码,一路低码率的码流用于网络传输,例如QCIF/CIF编码,同时兼顾本地存储和远程网络传输。在这种情况下,双码流技术能实现本地传输和远程传输两种不同的带宽码流需要,本地传输采用高码流可以获得更高的高清录像存储,远程传输采用较低的码流以适应CDMA/ADSL等各种网络而获得更高的图像流畅度。
应该说,双码流是对网络视频监控的一次提速,这种创造性地将双码流拓宽应用,实现任意码流格式选择编码技术,使大规模的视频监控系统中成百上千台摄像机产生海量的视频、音频、存储、报警以及管理数据,能在用户所能获得的网络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得已确保传输系统的稳定运行。
目前视频监控领域的双码流技术已经发展到了高清双码流,支持720P(1280*720,30fps)+Full D1(720*480,30fps)的双码流技术已经成为主流技术,被用于某些厂商的高清网络摄像机和高清网络视频编码器中。
2010年,无线视频监控作为有线网络视频监控的一个补充,开始向民用市场渗透。中国电信的“全球眼”和中国联通的“宽视界”开始为网络化监控带来更为迅猛的发展和更为广阔的市场。随着3G的商用,无线视频监控也开始摆脱传输带宽的障碍,从而大大促进了视频监控业务在民用市场的进一步渗透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