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地球”、“感知中国”一个个物联网的概念相继产生,而实现这些概念的前提则是技术和设备的应用方面。“物联网要发展,必须要集中精力,花大力气发展行业应用。”成都某电子信息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的一位管理人员告诉记者。
物联网界有一个这样的预测,在整个产业里,只有6%的产值是来自于基础传感器和芯片,94%来自于应用,物联网行业在国内还未形成一个规模应用,这是整个物联网行业面临的普遍困境。不过,部分物联网行业企业都在农业、食品等行业跃跃欲试,希望能在市场还没有完全成熟之际占领先机。
引发投资热潮
“按目前的发展态势,公司实现100亿元的销售收入目标已成定局,而公司决策层考虑的是,在实现百亿元销售之后公司未来发展前景。”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今年上半年,九洲电器集团公司董事长张正贵就提出了发展物联网的重要性:“物联网去年占九洲集团销售总量1/3的出口,2015年集团销售计划上的500亿元,都要靠物联网产业的支撑。”
笔者了解到,9月17日,成都高新物联网技术应用工程中心挂牌成立,这个应用中心的建立,是通过整合成员单位资源,组织成员单位形成强强联合体承接成都市的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并搭建公共的、开放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产业链合作创新与交流平台。确立了发展物联网新兴产业为主营业务,应用中心将分阶段投资20亿元,以物联网示范应用项目为牵引,着力推进产业发展。
物联网的投资热潮并不是只在成都公司点燃,整个产业都是如此。11月10日,远望谷晚间披露定向增发预案,拟以不低于每股24.72元增发不超过3400万股募资8.177亿元,投入多个物联网项目。
拟投入的物联网项目包括,铁路车号智能追踪装置、基于RFID的铁路车辆零部件管理系统、基于物联网应用的芯片设计及产业化、RFID手持机产品开发与应用以及自助图书馆研发及产业化。根据远望谷发布的公告预测,这些项目总投资7.92亿元,达产后的合计税后净利润将达到2.55亿元。
根据相关人士近期预计,201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约2000亿元,2015年预计达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达三成,届时中国将成为美国和英国之后第三大RFID联盟。
在物联网萌芽伊始,就有人质疑物联网是“新瓶老酒”,其发展的关键并不在于其核心技术有多大的突破,而看重的是其扩大的应用规模和新的应用领域能给这个产业带来怎样的机遇。
天津大学校长龚克也认同这个观点:“物联网有点类似互联网初期,企业的盈利模式尚不清晰,而中国物联网建设仍处于即开发不同行业的应用和解决方案的起步阶段,社会各界正在努力降低成本及探索各自的经营模式。”
规模应用寻求突围
扩大应用规模和新的应用领域,这也是目前众多物联网企业关注的重点。据介绍,2009年8月20日,成都部分公司就开始在农业方面做尝试,启动了中心6个城区包括79个屠宰场、3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500多个农贸市场、8000多个猪肉摊位、17家大型大卖场、19000家餐饮企业和定点单位的追溯系统部署。
根据这个链条上的覆盖,可以从大卖场延伸到超市以及到社区便利店等相关消费场所,形成真正意义上能够全面覆盖的可追溯体系。
去年,成都一些公司还与四川大学以及四川省地震局联合承担了国家“863”的一个项目———九寨沟的智能景区项目,最终解决了目前在九寨沟出现的景点游客拥挤、乘车站点拥挤、车辆调度拥挤、餐厅拥挤等问题。
据介绍,成都物联网企业在食品安全、烟草物流管理、CNG气瓶管理、公共自行车等多项行业建设了应用典型案例,产业规模今年将达到亿元级,到2015年将达到百亿级的产业规模。“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将经历应用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三个阶段,目前尚处于应用创新阶段。
在该阶段需要大量的行业应用来积累技术向第二阶段过渡,而技术的核心是中间件,通过中间件技术来解决应用系统的可复用、模块化、互操作和一致性等问题,从而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进而降低使用成本,易于行业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