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被视为比互联网大30倍的产业,是下一个万亿级的信息技术产业,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目前我国物联网已经构成了一个产业链,但上游企业缺乏核心技术,不具备规模效应,因此我国应加大对物联网上游产业的扶持力度。
上海世博局和中国移动近日宣布,从11月1日起双方联合推出世博手机门票。物联网的具体应用再次成为社会的焦点。据悉,目前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都不约而同地看中了物联网的发展机遇,纷纷推出相关服务。但专家认为,目前物联网发展的关键不是下游的具体业务,而是上游射频识别、传感器等技术,我国在该领域的专利数远远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
物联网起步
对于很多人来说,物联网似乎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新概念,但实际上早在1999年物联网的概念就已经提出。所谓物联网即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2005年11月,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该报告指出,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专家认为,该报告的发布标志着世界范围物联网时代正式来临。但物联网技术要想真正实现商用,必须依靠各国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和行动。
2008年年底,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即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全球每个角落的电网、铁路等各种物体中,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然后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物联网整合,最终形成“互联网+物联网=智慧的地球”。这一概念提出后受到美国各界的高度关注,甚至有分析认为这一构想极有可能上升至美国的国家战略,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
“物联网前景非常广阔,它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电工电子示范中心主任赵国安表示。物联网把人们的生活拟人化了,万物成了人的同类。在这个物物相联的世界中,物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可以说,物联网描绘的是充满智能化的世界。
新经济增长点
一个新兴产业从诞生到被世人所熟知通常经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幻想阶段,这个时期为产业发展的最初期,人们只有先去设想、幻想,然后才能朝这个方面努力。第二个阶段为技术研发阶段,目前美国、欧盟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表示,我国高度关注、重视物联网的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开展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据悉,我国已经规划2020年之前投入3.86万亿元资金用于物联网研发。
第三个阶段为实验阶段。此时将进行小范围的试用和检测,这是从理论走向实践的第一步。目前一些企业已开始尝试物联网商用,如IBM的“智慧地球”。在商用领域我国相关企业也开始了探索。在刚结束的2009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三大电信运营商不约而同地开始试水物联网。
此次展会上,中国移动的手机钱包和手机购电业务非常吸引眼球。据了解,该业务可被应用于超市、餐厅等小额支付场合,无需更换手机,只需更换一张SIM卡即可。同时,中国移动的物联网展台还展示了物流信息化、企业一卡通、公交视频、校讯通、手机购电等主题。中国联通则以“无线环保检测平台”展位亮出物联网招牌,该业务通过3G网络,既可实时对水表、灌溉、水文、水质等动态数据进行监测,又可对空气质量、碳排放和噪音进行监测。
第四个阶段为全面推广阶段,这也是投入资金最大的时期。专家表示,一但大规模商用,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终端产品的全面推广势必将推动电信、信息存储处理、IT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市场等众多相关市场的发展。因此,物联网被视为比互联网大30倍的产业,是下一个万亿级的信息技术产业,其或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上游产业是发展关键
“虽然目前物联网刚从理论走向实践,但已经构成了一个产业链,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把焦点更多地放在了下游,而不是上游。”电信咨询机构BDA分析师单超表示,“上游企业由于技术标准、成本以及规模等方面的问题,还处于起步阶段。”
“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在于RFID,国内相关产业目前的状况是缺乏核心技术,不具备规模效应。”飞象网首席执行官项立刚表示,“其实RFID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最重要的是标准问题。”美国起步较早,在该领域占有的专利数已经达到全世界的50%;欧盟、日本的RFID技术也相对成熟;中国由于起步较晚,到2005年专利数仅为美国的6.5%。
项立刚表示:“缺乏核心技术的后果就是国内企业必须高价引进技术或产品,这就会进一步拉高成本。”
物联网发展的另一个瓶颈是规模。“物流网与3G相似,关键在于数据处理和整合。仅仅一台终端没有任何意义,大面积地覆盖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具有海量信息供分析和筛选,从而得到有价值的信息。”项立刚表示。
有专家表示,影响物联网规模化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上游企业乏技术优势,中下游企业应用开发程度不够以及消费者接受度等。这一切都导致覆盖成本相对较高,很容易形成一个死循环,无规模导致成本高,成本高又加大规模化难度。
“3G要在2-3年后才能迎来爆发期,由此可以看出,物联网还需要走很长的路。”项立刚表示,“目前我们需要做的是上游产业建设,设想下游应用的意义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