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项目管理学科起源于50年代,在美国出现了CPM和PERT技术,60年代在阿波罗登月计划中取得巨大成功,由此风靡全球。从60年代起,国际上许多人对于项目管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目前有两大项目管理的研究体系,即:以欧洲为首的体系—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以美国为首的体系—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在过去的30多年中,他们都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推动国际项目管理现代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 而我国对项目管理系统研究和行业实践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尤其是我国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面对如此的现实,我们怎样才能全面提高我国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去迎接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呢?本文将就此问题作以简要论述。
一、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1984年,我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项目——鲁布革水电站在国内首先采用国际招标,揭开了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序幕。此后,我国的许多大中型工程相继实行项目管理体制。十多年来我国项目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项目管理人才。但是,由于我国项目管理起步较晚,行业不规范,法制不健全等诸多客观原因,使得我国项目管理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其项目管理人才的素质也普遍偏低。真正懂技术,善管理的高级项目管理人才相当奇缺。能统领全局,一贯始终的总工程师级的管理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再加之,项目管理的国际化和信息化正形成趋势和潮流的现实,为迎接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人才已成为我国项目管理界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
在我国,培养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人才有它的紧迫性和必然性,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低下。由于我国对项目管理的系统研究和行业实践起步较晚,到1991年才成立全国性的项目管理研究会,也仅仅只是个二级学会。同时,项目管理作为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在前国家教委1997年新修订的学科目录中还没有列入,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正式发行的项目管理专业刊物。这表明项目管理的发展现状和重要性还没有在科技教育界取得共识[2],也说明了我国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软硬环境还很落后,这无疑是造成我国项目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建筑市场极为不规范,许多项目管理人员都是半路出家,他们在管理项目的过程中也往往受制于人,其素质在实践中也并没有得到多大提高。因此,我们只有培养一批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人才,尽快提高我国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才能改变目前落后的面貌。
2,项目管理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快,中国经济日益深刻地融入全球市场,在我国的跨国公司和跨国项目越来越多。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在我国投资企业达32万家,我国实际利用外资达3577亿美元。我国的许多项目要通过国际招标、咨询或BOT方式运作。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在海外投资和经营的项目也在增加。与此同时,项目管理的国际化正形成趋势和潮流[3]。将于2000年9月在西安举行的项目管理国际研讨会的主题被定为21世纪的项目管理—全球化发展,这表明项目管理的国际化已引起国内外项目管理专家、学者的普遍重视,其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因此,我们只有培养一批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人才,加强我国项目管理在资本、技术、管理、人才、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nextpage]
3,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已成必然趋势。伴随着INTERNET走进千家万户,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已成必然趋势。作为当今更新最快的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普及应用的速度令人吃惊,而且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这给项目管理带来很多新的特点,在信息高速膨胀的今天,项目管理越来越依赖于电脑手段,其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已成为信息战。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项目管理公司已经在项目管理中运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始实现了项目管理网络化、虚拟化。另外,许多项目管理公司也开始大量使用项目管理软件进行项目管理,同时还从事项目管理软件的开发研究工作。种种迹象表明21世纪的项目管理将更多的依靠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新世纪的项目管理必将成为信息化管理。因此,我们只有培养一批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人才,全面掌握现代化管理工具,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二、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思路
面对我国高素质项目管理人才的奇缺和人才需求的迫切性,我们怎样才能培养一批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项目管理专业人才呢?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高素质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奇缺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怎样才能提高项目管理从业人员的素质呢,这无疑是作为工程项目主管部门――建设部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我想建设部应当在工程项目管理人才方面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培养一批符合我国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复合型的高素质项目管理人才。具体地讲,建设部应该把培养21世纪项目管理人才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象抓工程质量那样来抓。在政策上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为项目管理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建设部还应与教育部达成共识,争取尽快在高等学校建立项目管理学科点、硕士点、博士点。也只有同时引起科技界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才能为工程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
2,必须在高校设立项目管理学科点。我国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人才,作为培养工程师摇篮的高等院校无疑应当承担这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随着国际化和信息化的到来,未来的项目管理人才不仅要懂技术,而且要懂经济、善管理,同时还要精通计算机。我们可以看一下西方发达国家,比如德国的咨询工程师在工程项目建设活动中,不仅为业主提供专门的咨询服务,也为设计单位、承包单位,供货单位提供咨询服务[4]。近年来,项目控制(Project Controlling)模式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已开始采用。项目控制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高层次的项目管理咨询活动,其核心任务是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项目“诊断”报告,制定“治疗”方案。它要求其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很高专业知识能力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5]。由此可见,未来的项目管理人才必定是控制整个项目全过程的统帅。在目前的国情下,要培养这样的人才的任务只有也只能由高等院校来完成。各高等院校在充分利用其人才优势、环境优势,尽快建立项目管理学科点,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专业人才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必须加强项目总监的资质认证和培训工作。发达国家相当重视项目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资质认定,形成了相当规模的行业。美国PMI学会主办的项目管理专业资质PMP考试和资质证书,得到社会的公认。获得PMP的人有更多的机会被政府部门和大公司聘任和重用[6]。从1984至今,我国在项目管理的资质认证和培训方面应该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特别是自实行项目监理制以来,已有一大批项目管理人员通过了注册监理工程师的考试,取得了从事项目监理的上岗证。但是只要我们放眼看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这些项目管理人员仅仅是项目施工管理的行家能手,他们往往忽视了项目投资前和项目投资后的项目管理工作,有的甚至对项目投资前期工作一无所知。这不仅不能满足未来项目管理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不能胜任越来越被推行的项目总监制度对项目管理人员的要求。因此,为推动我国项目管理的发展,提高我国项目管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势力,我们必须尽快培养一批项目总监,同时把项目总监的资质认证和培训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