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务院批准,由国家科技部、山东省政府和威海市政府共同创办的国家级高新区,是全国三个火炬高新区之一。高新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辖1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57个行政村、16个居委会,总人口26万。经过18年开发建设,威海高新区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的投资热土,跻身全国首批创建创新型科技试点园区。
与其他市区相比,威海高新区的社会治安管理面临高新技术企业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多、重点治安保卫单位多、流动暂住人口多的“四多”特点。由于社会治安局势复杂,警力不足,前些年区内刑事和治安案件发案不少,公安干警疲于应对接出警。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为此,高区党工委、管委决定,从2007年起,分三步全面推进技防设施建设。第一步:2007年实现建成区动态监控系统建设全覆盖;第二步:2008年实现镇、街道办事处动态监控系统建设整体升级; 第三步:2009年实现动态监控系统建设“村村通”。
到2007年底,区内主要干道、规模以上企业周边及内部、学校周边及内部、公共聚集场所和重点要害部位,全部安装了动态监控设施。区管委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新建了古寨、初村和金海滩三个派出所,建成了区公安分局治安动态监控中心和卧龙、古寨、初村三个派出所动态监控平台,实现了警务区、派出所和公安分局动态监控系统三级联网,大大提升了辖区社会治安防空能力和刑事案件侦破效率。
为确保技防建设“村村通”工程顺利实施,高区管委把农村技防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技防设施建设的意见》,统一监控系统硬件和软件标准,对各部门在技防建设中的职责进行明确分工。
技防建设的最大难题是资金,建设和运行的费用投入较大。资金从哪里来?为解决这一问题,高区在怡园街道办事处进行试点的基础上,采取“五个结合”的方式,使技防建设“村村通”工程迅速推开。一是与旧村改造相结合。按照“谁开发,谁投资”的原则,把技防设施建设纳入旧村改造整体规划,由开发商出资,与回迁房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毕家疃、西涝台等12个村通过这种办法安装了动态监控设备。二是与部门包村相结合。由包村机关部门和事业单位筹措资金,为15个经济困难村安装了动态监控设备。三是与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建设相结合。依托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实现远程教育和动态监控系统二网合一,有3个村通过这种方式,完善了动态监控设施。四是与企业帮扶困难村相结合。鼓励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有16家企业给帮扶村安装了动态监控设备。五是与富村帮扶困难村相结合。引导建成区毕家疃、后峰西等经济强村,对口帮助部分困难村安装了动态监控设备。
只有将全区布设的5569个监控探头全部纳入公安网络平台,实行统一调度、实时掌控,才能提高动态监控系统的共享度和利用率。但这需要一大笔网络运行和维护费用。谁来为这笔费用买单?威海高新区探索了四条途径:一是公开竞标。以镇、街道办事处为单位,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择网络运营商,降低运行成本。二是分级负担。与公安监控平台和监控中心联网的费用,分别由区和镇、街道办事处财政承担,减少农村和厂企的负担。三是“谁投资,谁受益”。布设在企业、工业园区和经营网点及周边区域的监控费用,由受益单位承担。四是改造升级。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了分局动态监控中心和三个派出所动态监控平台,实现了辖区村、派出所和公安分局动态监控系统三级联网,全区农村监控探头联网率达到96.5%。
为配合农村技防建设“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充分发挥监控系统的作用,威海高新区管委建立了四项工作机制:一是动态监控与治安巡逻联动机制。依托卧龙、金海滩等派出所和巡警大队,整合辖区22个村的50多名巡逻队员,成立了5支村际联合巡逻队,实行“五统一”管理,使“游击队”变成“正规军”,更好地发挥了作用。二是动态监控和研判机制。对案件多发地段和多发时段实行动态集中观察。如商场发生盗窃案多时,就部署探头集中监控商场;森林火灾多高发时期,就把探头指向山林。三是督导检查机制。坚持日常检查和突击抽查相结合,确保各单位动态监控系统正常运转。四是奖励机制。专门设立安泰专项奖励基金。到目前,通过动态监控系统查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38名,给值班有功人员发放奖金2.8万余元。
动态监控系统在平安高区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侦破2008年“11·26”杀害出租车司机案件中,通过调取初村镇院下村的动态监控资料,及时发现了线索,仅两天时间便将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
下一步,威海高新区将在已经实现在动态监控“村村通”的基础上,加快实现重点机关事业单位“家家通”,规模以上企业“厂厂通”,居民小区“区区通”,初中以上学校“校校通”,大型商场超市“店店通”,为建设平安和谐高区,服务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